環境社會學

環境社會學

本書從社會建構主義的視角出發,對環境議題和問題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探討。在逐步廓清環境社會學基本形貌的基礎上,作者指出,固守實在主義的立場不利於我們認清環境議題和問題的實質與全貌;應該注意到,環境議題和問題本身亦是社會定義和建構的產物。本書則集中探討了環境話語。社會型塑。環境傳播等具有建構主義特色的環境社會學維度,並介紹了一種全新的自然、社會與環境的突現模型。作者意圖呈現一種獨特的視角,以便重新認識環境議題和有關環境的持續性爭論。

基本信息

產生背景

上世紀60年代以後,由於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的迅猛發展,西方工業國家環境問題層出不窮,人類社會開始感受到自身生存面臨的威脅。由此而引發的民眾環境意識普遍覺醒和環保運動的發展壯大給各國社會和國際社會帶來了一系列變化,如一些國家相繼出台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政黨的政治傾向逐步向環保傾斜以及國際間與環境問題相關的協商會議也日益增多。進入90年代,環境保護已經從科學家和民眾的呼聲變為大多數國家領導人的共識,至此,圍繞著環境問題整個世界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以研究當代問題為主的社會學界同樣密切關注著由環境問題導致的種種社會問題。社會學的分支學科——環境社會學就在這種背景下應運而生。

正式產生

1978年,美國社會學家R·E·鄧拉普和W·R·卡頓撰寫的論文《環境社會學:一個新的範式》公開發表,該文被認為是環境社會學正式形成的標誌。在文章中,兩位學者向傳統社會學的基本範式提出了挑戰,創造了“新生態範式”的理論概念。在此之前,西方傳統社會學中也存在著一些資源環境管理方面的淺顯研究,如荒野、森林的合理利用和保護及社會效用等。但在鄧拉普等人的眼中,這只能算作是“環境問題的社會學”,而環境社會學則應當著重研究環境與人類社會之間的互動關係。

一個新學科的成立在某種程度上首先取決於學術團體和組織的產生和發展:1974年美國的社會問題研究委員會率先成立了環境社會學特別委員會這一學術分支機構,第二年美國社會學協會也成立了環境社會學分會。這些學術機構的成立標誌著環境破壞導致種種的社會問題已經引起社會科學家的高度重視,環境社會學作為一門新興學科已經得到社會的承認。國際社會學學會下屬的環境和社會組與社會生態組於1992年合併成環境和社會研究委員會,這是國際上第一個環境社會學研究機構。從此,環境社會學的研究方向從工業化引起污染的清潔問題開始向關乎人類生死存亡的可持續發展問題轉變。

研究對象

關於環境社會學的研究對象,一般認為應當圍繞環境問題的社會原因和社會影響來進行。環境的改善和惡化會給人類社會帶來好的或壞的結果,而環境的變化往往都是人類的行為使然。因此,環境社會學研究的責任就是闡述人類行為導致環境變化給人類社會帶來各種影響的社會特徵及其問題的根源。在這裡,環境社會學的具體研究領域應當包括:1)政府、企業和組織對環境問題的反應;2)人類對自然災害和環境災難的反應;3)環境問題社會影響評估;4)能源及其他資源短缺的社會影響;5)社會不平等與環境風險之間的關係;6)公眾意識、環境主義和環境運動;7)環境問題及政策的國家比較;8)對公眾環境態度變化的調查;9)與環境相關的大規模社會變遷;10)人口增長、貧富差距與環境的關係。有的社會學家還指出,環境社會學不僅要研究環境與社會的一般關係,而且要了解環境與社會相互影響、制約、作用的機制,從而探討在環境問題上決定人類行為的價值觀、道德觀和思想根源。

理論觀點

在環境社會學研究的短短20多年歷史中出現了不少新的理論觀點,其中有幾種較為典型,值得人們注意:

新生態範式 這是鄧拉普和卡頓提出來的激進的具有生態中心主義色彩的觀點。

(1)人類雖然具有其他生物無法比擬的突出特徵,但他們仍舊是全球生態系統中互相依賴的眾多物種之一。

(2)人類同樣受到大自然生物鏈錯綜複雜的影響,因此人類的行為往往會產生難以預料的環境後果。

(3)人類的生存依賴於一種具有潛在限制性的生物物理環境。

(4)儘管人類的發明創造和技術發展有可能在一段時期內突破自然承載力的限制,但生態法則對於人類來說不可能改變。

鄧拉普等人的“新生態範式”偏離了傳統社會學“社會事實只能被其他的社會事實所解釋”的原則,它以生態環境為中心,形成了關於社會與環境互動關係的新的研究領域和分析框架。另外他們還在上述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環境三維競爭功能”的概念,其主要意思是,環境對於人類有三種功能:一是為人類和其他生物提供生存空間;二是為人類和其他生物提供生存資源;三是為各類廢品和污染物提供儲存空間。鄧拉普指出,環境的某一功能的過度使用將會限制其他功能的正常發揮,而且人類活動的巨大影響會在不同程度上破壞環境履行其三種功能的能力,並使某種功能或全部功能變成危害人類和生態系統的反功能。當今環境問題的產生正是由於環境三種功能之間矛盾的解決和協調出現了障礙所致。

代謝斷層理論 今天,馬克思經典理論中的生態思想再次被人們挖掘出來進行重新審視和研究。美國學者J·B·福斯特認為,馬克思對那個時代主要的生態環境問題如土壤退化、森林減少、城市污染、人口增長等等進行了深刻的分析,提出了人類與自然之間存在代謝關係及人類社會和自然界應當共同進化和持續發展的觀點。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說道:“資本主義生產把人口集中於大城市,使城市人口增長到前所未有的數量,這樣導致了兩個結果:一方面它集中了社會流動力量,另一方面它干擾了人與自然之間的相互代謝的作用……”,“在倫敦……他們對450萬人產生的污物毫無辦法,任其污染泰晤士河”。同時他還說:“在自然界的必然王國里,自由僅僅存在於:社會化的人、工農生產者,以合理的方式駕馭人與自然的代謝,使代謝置於人類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是由某種盲目的力量來控制;以最小的能量消耗……最有價值、最合理的方式來完成代謝”。

福斯特指出社會—生態的“代謝”理論主要植根於馬克思對勞動過程的理解,他用“代謝”一詞來定義勞動過程和描述人與自然通過勞動結成的關係,認為保障生態系統的持續利用是對人類社會進步的必然要求。馬克思生態思想的社會學理論框架的關鍵在於人與自然相互代謝作用中出現“斷層”的問題,在馬克思看來,正是資本主義大工業和大農業生產阻斷了人類社會與自然界之間正常的代謝和交流關係,從而產生了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

早在19世紀社會學的奠基中,馬克思就準確地使用了“代謝”一詞來形容人類社會與自然界之間的關係,他對生態環境退化問題提出了一套進行系統分析的方法和途徑,至今它們仍在環境社會學對環境與社會互動關係的研究中發揮著作用。

苦役踏車理論 美國社會學家A·施耐伯格於1980年提出“苦役踏車”理論,這是一種人類社會與環境的衝突理論。在工業社會,發展的中心動力就是持續的經濟成長,這成為企業生存和擴張的標準、工業經濟成功的標準以及一個國家能否強盛的標準。在經濟成長的同時,人們為了避免產品的積壓和刺激生產的繼續擴大,就一味地鼓勵民眾大規模地消費和大規模地廢棄,於是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這一維持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運行的怪圈就形成了,這就是施耐伯格所謂的“苦役踏車”理論。然而毫無節制的經濟快速增長必定帶來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它不但大量消耗著不可再生資源,而且還產生超出地球儲污能力的環境污染問題。施耐伯格認為,出現這種“苦役踏車”式惡性循環的深層原因應當歸咎於絲毫不受限制地爭奪市場份額的競爭邏輯,歸咎於造成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大量污染的經濟政策和制度。只要這種結構性的因素和機制沒有改變,環境問題就不可能得到徹底的解決。

關於環境與社會關係的現狀與未來,施耐伯格用社會環境辯證法進行分析,從中得出三種可能性:一是“經濟綜合系統”即最大限度地追求經濟成長,忽視經濟成長與資源環境之間的矛盾,這是目前某類社會經濟發展的寫照;二是“管理綜合系統”即嘗試通過管理去控制那些危害人類健康和生態系統的生產行為,但這無助於從根本上解決環境問題;三是“生態綜合系統”即對社會的生產和消費採取特定的控制和削減措施並使用可再生資源來降低環境破壞和資源銳減的程度,從而使經濟發展具有可持續性。該學者認為,第三種可能性只是一個假設的例子,只有當資源環境被損耗破壞到極其嚴重的地步,以至掌權的政治力量開始傾向於這種可能性,它才會實現。

除了以上幾種較為典型的環境社會學理論之外,國際上還有不少社會學家從社會學領域的多方位多角度對資源環境問題的產生和解決進行了探討,其中涉及社會變遷、社會行為、社會階層、社會人口以及社會心理等等,同時還有人將國家和個人的富裕程度、社會不平等狀況與環境問題聯繫起來進行研究。總之,運用不同的社會學知識和理論來解讀人類社會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這對新興的環境社會學的理論建設來說都是有益的嘗試。

圖書簡介

書 名: 環境社會學

作 者:(加)漢尼根

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5-1

ISBN: 9787300103235

開本: 16開

定價: 35.00元

作者

約翰·漢尼根(John Hannigan)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博士,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社會學教授。長期從事環境議題和問題,社會運動、大眾媒介與傳播社會學。後現代城市社會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並發表了大量研究成果。專著《環境社會學:一個社會建構主義視角》(1995)和《夢幻之城:後現代城市的樂趣與利益》(1998)是其代表著作。

圖書目錄

第1章 環境社會學

:一個求知的領域

地理和生物決定論的失敗

社會學者作為發展和進步的“推銷員”

古典社會學理論與環境

面對環境社會學的誕生:1970-2005

第2章 環境社會學的當代理論視角

關於環境衰退與破壞的兩個基礎性解釋

關於現代主義和環境改善的兩種規範性理論

一個主要論爭:真實主義與建構主義

超越自然/文化的分割:協同建構主義和關於“社會自然”的分析

第3章 環境話語

研究環境話語

環境話語的類型學

第4章 話語、權力關係和政治生態學

話語和政治生態學

水私有化案例

第5章 環境議題和問題的社會建構

社會問題的建構

環境問題之社會建構中的關鍵任務/過程

環境主張的聽眾

成功建構環境問題的必要條

第6章 媒體與環境傳播

製造新聞

大眾傳媒與環境新聞報導

結論

第7章 科學、科學家和環境問題

科學作為一種提出主張的活動

科學的不確定性和環境問題的建構

把環境問題定義為科學議題

現身:向世界傳播新的環境問題

科學與環境決策

科學在解決環境問題中的角色

管制性科學和環境

第8章 風險

風險與文化

風險的社會學視角

風險的社會定義

風險建構的“競技場”

權力和環境風險的社會建構

跨國視角中的風險建構

第9章 生物多樣性損失:

一個全球環境問題的“成功之路”

背景因素

集成主張

呈現主張

抗爭主張

結論

第10章 邁向環境與社會的“突現”模型

模糊地帶

突現的社會學基礎

邁向自然、社會與環境關係的突現模型

結論

縮略語

人名索引

主題索引

參考文獻

譯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