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教育

環境教育

環境教育是以人類與環境的關係為核心,以解決環境問題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為目的,以提高人們的環境意識和有效參與能力、普及環境保護知識與技能、培養環境保護人才為任務,以教育為手段而展開的一種社會實踐活動過程。簡而言之,環境教育就是以人類與環境的關係為核心而進行的一種教育活動。環境問題是由於人口增長、現代科技和現代生產力迅猛發展所產生的問題。因此,人類對生存環境惡化的擔擾導致了環境教育的應運而生,其原始的動機還是來自於人類對自身生命的關愛和珍惜。

基本信息

定義

環境教育 環境教育

環境教育(environmental education),指藉助教育手段以提高人們對環境的了解和對環境問題的認識。可以使人們對人與環境的相互關係有正確的認識,動員全社會成員共同努力來保護環境。  

環境教育分為普通環境教育和專業環境教育兩個方面。普通環境教育在於幫助人們獲得有關環境和環境問題的基本知識,激發人們關心環境、愛護環境的積極性,增強解決環境問題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專業環境教育在於培養具有分析環境和解決環境問題能力的專業人才。  

基本目標

提比里西宣言明確指出,環境教育的目標包括:1. 增強人們對城市和鄉村區域中的經濟、社會、政治和生態的相互依賴性的認識;2. 給予每個人保護和改善環境所需要的知識、價值觀、態度、決心和技能;3. 在個人、團體和整個社會中創造出新的有利於環境的行為規範。  

指導原則

1. 將環境作為一個整體看待--自然和人工環境,技術和社會環境(經濟、政治、文化歷史、道德、美學都屬於社會環境)均屬於一個整體;

2. 環境教育應當是終身教育,從學齡前開始,一直持續到所有正式和非正式的教育方式當中;

3. 在教學方式上為綜合學科形式,從每個學科中提取出特定的內容以形成整體和平衡的觀點;

4. 從當地、國家、區域和國際的觀點來分析環境問題,這樣學生才可以理解不同地理區域的環境狀況;

5. 在預防和解決環境問題的過程中,提倡本地、國家和國際合作的價值和必要性;

6. 在發展和經濟成長過程中,明確地考慮環境因素;

7. 使學習者能夠計畫自己的學習經歷,並給予他們機會以做出決定並接受該決定帶來的結果;

8. 環境意識、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價值觀是對每個年齡的學習者都應該教授的,但對於較年幼的學生,應對其更加強調有關當地社區的環境意識;

9. 幫助學習者發現環境問題的症狀和根本原因;

10. 強調環境問題的複雜性,從而強調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重要性;

11. 利用多樣的學習環境和多樣的教學手段,學習有關環境的知識、在環境中學習,並強調實踐活動和親身體驗式學習的重要性。  

特點

環境教育具有全民性、終身性、全球性和學際性等特點。  

全民性

環境教育,從對象上看,是全民教育,具有全民性的特點。因為環境質量的優劣和每一個人的生產活動、生活活動息息相關,沒有全民的關心、參與和身體力行,困擾人們的環境問題就難以解決。環境教育應該滲透到人類生活的各種領域:家庭、學校、廠礦、企事業單位等。總之,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應該有環境教育。

終身性

環境教育,從時間上看,是終身教育,具有終身性的特點。環境教育的終身性決定它應該是從搖籃到墳墓的教育,應該滲透到人生的各個階段:嬰幼兒、青少年、壯年、老年。

全球性

環境教育,從空間上看,是全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都在進行的教育,具有全球性的特點。環境問題是一個全球性互相影響的問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不管來自北美、歐洲或亞洲,在地球周圍積存構成的溫室效應將影響整個地球。雖然這些環境問題發生在某個國家或地區,但其災難性後果必將是全球性的。地球只有一個,必須共同關心和愛護人類共同的家園——地球。因為人們已進入了人類進化的全球性階段,每個人顯然地有兩個國家,一個是自己的祖國,另一個是地球這個行星。

學際性

環境教育,從內容上看,是各個學科協同進行的綜合教育,具有學際性的特點。環境教育的學際性特點是由環境問題的廣泛性和綜合性特點決定的。環境問題的解決,必須依靠多學科的通力合作才行。所以,環境教育決非某一學科的任務,而是所有學科的共同任務。它不僅包括自然科學各個學科,而且還包括技術科學、數學科學、哲學和社會科學的各個學科。只有這些學科通力協作,環境教育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提出與發展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類的生產能力不斷提高,規模不斷擴大,致使許多自然資源被過度利用,生態環境日益惡化。面對全球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國際社會達成了共識:通過宣傳和教育,提高人們的環境意識,是保護和改善環境重要的治本措施。1972年斯德哥爾摩人類環境會議是全球環境教育運動的發端,會議強調要利用跨學科的方式,在各級正規和非正規教育中、在校內和校外教育中進行環境教育。隨後環境教育開始體現 在各國政府工作中,並逐漸形成全球性的環境教育行動。

197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前蘇聯的提比里西召開了政府間環境教育會議。在提比里西會議上,各國初步意識到環境教育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提比里西宣言》指出“從其基本性質看,環境教育對更新教育過程可以做出貢獻”,還呼籲“要有意識地將對環境的關心、活動及內容引入教育體系之中,並將此措施納入到教育政策之中”。提比里西會議是環境教育發展史上一個里程碑。《提比里西宣言》突破了環境教育概念以知識為主的特點,明確提出環境教育的目標包括意識、知識、技能、態度和參與五個方面,拓展了環境教育的內容和方法,把環境教育引入了一個更廣闊的空間,為全球環境教育的發展構建了基本框架。

1987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WCED)發布了《我們共同的未來》,1992年的地球高峰會議(Earth Summit)提出了《21世紀議程》(Agenda 21),使環境教育成為世界公民必備的通識,也是國際共負的責任。《21世紀議程》是人類大家庭為創建未來可持續發展的行動綱領。《21世紀議程》指出:“教育對促進持續發展是非常關鍵的,它能提高人們對付環境與發展問題的能力,正規和非正規的教育對改變人們的態度都是必要的,使他們有能力估計並表達他們對持續發展的關心。”《21世紀議程》提出了環境教育的重要任務:重新確定教育方向,以適應持續發展的需要;提高公眾的意識;進行培訓等,從而對整個人類社會的環境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聯合國1992年環境與發展大會以後,中國很快就制定了環境與發展十大對策,確定實行可持續發展戰略,並在世界上率先制定了《中國21世紀議程》。在該議程中寫道:“加強對受教育者的可持續發展思想的灌輸。在國小的《自然》和中學的《地理》等課程中納入資源、生態、環境和可持續發展內容;在高等學校普遍開設《發展與環境》課程,設立與可持續發展密切相關的研究生專業,如環境學等,將可持續發展思想貫穿於從初等到高等的整個教育過程中。” 世界其他國家也紛紛行動起來進行可持續發展的教育,如1993年6月,東南亞國家聯盟為持續發展舉行了環境教育會議;1993年年9月,在印度新德里舉行了為實現持續發展的環境教育的全球討論會,等等。

199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提出“為了可持續性的教育”(Education for Sustainability),要求把環境教育與發展教育、人口教育等相融合,建立了環境、人口和發展項目(EPD項目),開始將環境教育轉向可持續發展的方向。

199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希臘的塞薩洛尼基召開會議,確定了“為了可持續性的教育”的理念。這標誌著環境教育已不再是僅僅對應環境問題的教育,它與和平、發展及人口等教育相結合,形成了“可持續發展教育”。“可持續發展教育”思想的出現,為“綠色學校”的蓬勃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基於世界環境教育發展的趨勢,聯合國教料文組織在1997年召開了一次世界環境教育培訓大會,總結成績,根據需要確定優先發展的教育領域和教育對策,並在此基礎上,制定了21世紀第一個十年的環境教育與培訓行動計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