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描寫
文學作品中對人物生存和活動的具體環境的描寫。包括對自然景物、社會環境、場面等的描寫。能揭示時代、歷史背景,深化主題,為情節的展開烘托氣氛。是刻畫人物性格的必要手段。其中,社會環境是指能反映社會、時代特徵的建築、場所、陳設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風等。自然環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節變化、風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作用
在當文章中的環境描寫不是可有可無的,而是服務於文章的主題和人物刻畫。
可很多學生在寫作時,不論情況如何,總是“風和日麗,天高氣爽,小樹對我招手,小鳥為我唱歌”,純粹是為了寫景而寫景,卻不知“一切景語皆情語”(王國維)。下面我們就從幾位文學大師的筆下去體會一下環境描寫的重要性。
一、環境描寫交代社會背景
魯迅的《孔乙己》開頭對鹹亨酒店的介紹:
魯鎮酒店的格局,是和別處不同的:都是當街一個曲尺形的大櫃檯,櫃裡面預備著熱水,可以隨時溫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兩文銅錢,買一碗酒——這是二十年前的事,現在每晚要漲到十文······但這些顧客,多是短衣幫,大抵沒有這么闊綽。只有穿長衫的,才踱進店面隔壁的房子裡,要酒要菜,滿滿地坐喝。
對鹹亨酒店的介紹,是為了交代孔乙己生活的社會環境,渲染“短衣幫”與“穿長衫的”兩個涇渭分明的社會群體,表現了社會嚴重的階級對立,人與人之間冷酷的關係。作者刻畫這樣一個勢力、冷酷、虛偽的社會環境,為我們渲染了一種冷漠悲涼的社會氣氛,為情節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預示著人物悲劇的必然性。鹹亨酒店可以說是當時中國黑暗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的縮影。
二、環境描寫是文中人物心情的暗示
法國短篇小說大王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中有兩處景物描寫。
A、我們上了輪船,離開棧橋,在一片平靜的好似綠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駛向遠處。
B、在我們面前,天邊遠處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陰影從海里鑽出來,那就是哲而賽島了。
第一處環境描寫是在菲利普一家懷著發財夢去旅遊時,那時他們收到于勒發財的信,菲利普的二女兒也因此結了婚,一家人高興出遊,那時的海面在他們眼中美的如“綠色大理石桌面”。可見一家人的心情多么愉快。但出乎預料的是,他們在旅遊的船上卻遇到了破產後淪落為水手的于勒,他們一家發財的夢想破滅了,所以,他們旅遊的目的地在他們眼中卻成了“紫色的陰影”,不著一字,卻淋漓盡致地寫出了菲利普一家失望、沮喪的心情。
三、環境描寫和人物的活動是血肉相連的
當代作家曹文軒的《孤獨之旅》中,有關暴風雨的描寫和杜小康的成長是分不開的。蘆盪的暴風雨是極其可怕的:“雷聲”“如萬輛戰車從天邊滾動過來”,“暴風雨”“歇斯底里”“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暴風雨衝垮了鴨欄,驚散了鴨群,杜小康表現出成人般的勇氣和堅強,在暴風雨中搏鬥。暴風雨給了他一個成長的機會和舞台。可以說環境愈是惡劣,愈是能突出主人翁杜小康的勇敢和堅強,也愈加使人物形象活靈活現。
四、環境描寫是揭示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
-
十九世紀俄國著名作家契訶夫的《變色龍》中,開頭是警官奧楚蔑洛夫走過的市場:
四下一片寂靜。廣場上一個人也沒有。商店和飯館的門無精打采地敞著,面對著上帝創造的這個世界,就跟許多飢餓的嘴巴一樣,門口連一個乞丐也沒有。
只用寥寥數筆就真實地再現出沙皇統治的社會的一片蕭條敗落的景象,反映出十九世紀八十年代俄國社會的陰森可怖的黑暗面貌。這種社會環境正是產生迎合現實、阿諛逢迎的奧楚蔑洛夫性格的土壤,而奧楚蔑洛夫精神又維護了腐敗黑暗的社會制度。因此,鞭笞奧楚蔑洛夫性格,具有更重要的社會意義。
五、環境描寫可以反襯和烘托人物形象
在魯迅的《藤野先生》中,以“上野爛漫的櫻花”之美來反襯清國留學生不男不女、不倫不類的醜態:
上野的櫻花爛漫的時節,望去卻也像緋紅的輕雲,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結隊的“清國留學生”的速成班。頭頂上盤著大辮子,頂得學生制帽高高聳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辮子,盤得平的,除下帽來,油光可鑑,宛如小姑娘的髮髻一般,還要將脖子扭幾扭,實在標緻極了。
那一群扭捏作態的“清國留學生”與那美麗的櫻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啊!對比之餘,不能不使讀者感到“清國留學生”令人作嘔的醜態躍然紙上。
而在魯迅先生的《故鄉》中,作者把少年閏土置於神異的圖畫中:
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戴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地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
作者用自然景色之美來烘托少年閏土的活潑,勇敢,天人合一,使少年閏土這個形象在這個廣闊而又鮮活的世界裡活靈活現。
通過以上這些名篇佳作的分析,我們發現,文章中的環境描寫是至關重要的,而且它與文章的主題以及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密不可分的。我們也要學會在作文中巧妙而恰當地運用這些方法。
相關
一、交代事情發生的地點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實性。
例如:“車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沒有山,沒有水,也沒有人煙……”《白楊》首段便交代了地點:使人初步感受到大戈壁的荒涼與貧瘠,為下文爸爸的沉思做了鋪墊。另外如《孔乙己》中開頭對魯鎮酒店的格局的描寫也是如此,確定了故事的背景。
二、渲染氣氛。
例如“天灰濛濛的,又陰又冷,長安街兩旁的人行道上擠滿了男女老少。”《十里長街送總理》一文中的環境描寫,渲染了悲哀的氣氛,襯托出人們悼念周總理的極其沉痛的心情。另外如《故鄉》中對故鄉景象的描寫,渲染了一種悲涼的氣氛。而魯迅《藥》一文結尾一段:時令雖已是清明,然而天氣仍“分外寒冷”,“歪歪斜斜”的路旁是“層層疊疊”的叢冢;這裡沒有生機,只有“支支直立”的枯草發出“一絲髮抖的聲音”;這裡沒有啼鳴的黃鶯,只有預兆不祥的烏鴉,而且“縮著頭,鐵鑄一般站著”。這裡藉助環境描寫渲染出了墳場陰冷、悲涼的氣氛。
三、烘托人物的心情。
例如《心愿》一文,在點明“我”在一個假日去巴黎的一座街道公園看書之後,交代了“我”周圍的環境以及“我”由花叢聯想到北京一事,表達了作者思念祖國的思想感情。
四、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質。例如《一夜的工作》一文寫周總理工作的環境:“這是高大的宮殿式的房子,室內陳設極其簡單……”可以看出,總理生活多么簡樸。又如《窮人》一文中寫道“屋外寒風呼嘯,洶湧澎湃的海浪……這間漁家的小屋卻溫暖而舒適。”由此可知,桑娜是個十分勤勞的人。另外如《驛路梨花》中對小茅屋的描寫,則寫出了人們的熱心與善良。
五、推動情節的發展。例如:《曹操煮酒論英雄》中“酒至半酣,忽陰雲漠漠,聚雨將至。從人遙指天外龍掛”一句,因為天氣的變化,引出了對“龍”的評論,從而推動了情節的發展。
另外如《邊城》中寫道:“天已快夜,別的雀子似乎都休息了,只杜鵑叫個不息。石頭泥土為白日曬了一整天,草木為白日曬了一整天,到這時節各放散出一種熱氣。空氣中有泥土氣味,有草木氣味還有各種甲蟲類氣味。翠翠看著天上的紅雲,聽著渡口飄來生意人的雜亂聲音,心中有些兒薄薄的淒涼。”情竇初開的翠翠“在成熟中的生命,覺得好像缺少了什麼”,“好像眼見到這個日子過去了,想要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但不成”。翠翠渴望愛情而還沒有著落,有孤單失落之感。這時祖父在渡船上忙個不息,顧不上她,杜鵑叫個不息,泥土、草木、各種甲蟲類氣味,生意人的雜亂聲音,更增添了翠翠內心的紛亂和孤獨之感,因此她“心中有些薄薄的淒涼”。這裡的環境描寫成為人物心裡活動的契機並映襯著人物的心情,還有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的作用。
六、深化作品主題。分析小說的主題,離不開對人物和情節的細緻分析,也離不開對環境的認真考察。如老舍的《駱駝祥子》中,為了刻畫人力車夫祥子的辛苦,揭示舊社會勞動人民的悲慘,作者極力刻畫了日烈雨暴的情景。當日烈到人不能忍受的程度,祥子還不得不拉車掙錢;當雨暴到人不能行走的程度,祥子還不得不在雨中掙命。通過這樣的環境描寫,展現了祥子吃苦耐勞、勤勞的本性,從而揭示了舊社會勞動人民生活的疾苦和悲慘的主題。
當然,一段具體的環境描寫,它的作用往往是多方面的,這需要根據具體的語言環境去綜合分析,切忌生硬地把它歸結為某一種作用。
創新四法
環境是人物生活的“土壤”,是人物性格形成和發展的依據。蘇洵說過:“狀難寫之景於眼前,含不盡之意於 言外”確實,成功的環境描寫,不但可以渲染氣氛,而且還能讓人感受到整個時代、整個環境的生活氣息, 感受到作者心靈深處的思想與情感,具體來說,有這樣幾種寫法可以讓文章染上新的色彩。
一、連串式描寫,展開故事的情節,在文章中,多次使用景物描寫,不僅可以使情節顯得更加真實、更加引人,還能自然地展開情節。在一 篇題以《關心》為題的中考滿分作文中就三次出現了景物描寫。開頭是這樣描寫的: “細雨綿綿,如同那扯為斷剪不斷的縷,我的煩惱就像這綿綿的雨絲,沒有盡頭。” 中間接著說: “放眼望去,那一片片的竹林在雨中顯得更加嬌美了,那一簇簇的綠葉,經過雨水的洗刷之後,更加綠了, 更加亮了。” 結尾的時候,作者再次寫到了景物: “我呆呆地佇立雨中,望著父女倆消失在茫茫的雨霧中。心中忽然靜靜地淌過一陣熱流。”“雨依然飄灑, 不過,雨絲卻成了母親的雙手,在輕撫著奔跑的我。” 同樣寫雨,卻用了三段情感不同的文字,情節自然。用這種方法寫出來的文章,脈絡分明,極富情感。
二、情景式描寫,揭示人物的情感 把內心的“情”,自然地滲透到外物之中,這就是“情積於內而發之於景”。在寫作中,真正做到了景中有 情、情中有景,才會情景合一、水乳交融,所謂“情哀則哀,情樂則景樂”就是這個道理。魯迅小說《故鄉》 開頭寫陰晦嚴寒的深冬氣氛、荒涼瀟索,沒有活氣的村景,貼切地襯出了自己的悲涼心情;孫犁《荷花澱》 一文,開頭將夜寫得充滿詩情畫意,只是為了揭示水生嫂那恬靜、安樂的心境。由於景物描寫的恰當運用, 於是就有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那份高雅志趣,有了“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那分傷感悲涼。 一位學生在《茵草坪上的故事》中有這樣一段描寫,作者不直接寫內心滋生的思念之情,只說: “一場雨之後那一遍茵草地更綠了,那一株株的綠草一下子似乎長子一大截,讓這片小小的草地變成了一 張厚厚的絨毯,我感到,那正在滋生的不是小草,而是自己無法阻止的思念。” 這樣的句子含蓄有情,與一般的景物描寫就有了不同。
三,對比式描寫,襯出深刻的主題,環境描寫,還可以將人物在不同年代、不同情況下的不同感受,通過景物體現出來。杜甫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歷來為人們所傳誦,這就是因為兩者之間形成了強烈而鮮明的對比。在《初三的煩惱》一文 中,作者與“楓”初次相識於一個艷陽高照的春日,文中寫道: “這是一個太陽特好的春日, 柔柔的輕風、暖暖的陽光,枝頭綻放的新綠,無不讓人感到一種勃勃的生機, 廣闊的田野里也如一張淺綠的地毯,一望無垠。” 由於種種原因,後來,作者又不得不與“楓”相別,在這時,作者又用了一段景物描寫,不過,已不是春 日的美好景色,寫出的是秋天的蕭條與孤寂。文章通過春秋景物的不同,鮮明地寫出了人物心境所發生的 巨大變化,深刻地揭示了文章的主題。
四、夢幻式描寫,反映人物的期待 在文章中,我們還可以採用“以虛襯實”的寫法,就是用虛幻的景物來襯出現實社會,折射出人物內心的 感受或期待。如楊朔的《海市》一文中,先對虛幻的海市蜃樓花了大量的筆墨,極力寫出了它的令人神往。 然後寫出尋找時看到的真實的海市——欣欣向榮的長山列島。這時,作者感嘆,“我們看到的長山列島勝過 了海市蜃樓的實景。”虛幻的海市蜃樓寫得越美麗神奇,就越能寫出城市在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顯示出來的 朝氣蓬勃。 唐代詩人楊萬里寫過這樣的詩句:“春花秋日冬冰雪,不聽陳言只聽天(自然之意)。”確實,環境描寫 不能為景而寫景,更不可“情不夠,景來湊”,應該學會讓景物說話,這樣它才能為我們的文章“錦上添花”。
描寫要求
環境是形成人物性格、並限制其活動的特定場所,它決定和影響著人物的性格。同時,人物性格有時也反作用於環境。寫故事性較強的記敘文,除情節外,也要寫好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寫好這兩種環境,可較好地烘托人物,進而充分、明確地表達中心。
運用環境描寫要做到:目的明確——為表達中心思想服務;具體生動——給人身臨其境之感;抓住特徵——寫出獨具特色的景物。
客觀描寫是比較真切地再現景物原形的描寫,通過寫景來寫情,即我們所說的“借景抒情”。
主觀描寫是指作者帶著主觀情感去寫客觀景物,自覺或不自覺地把主觀感情融入景物之中,這在寫作中稱做“寄情於景”。
自然環境是文中常見的描寫對象。社會環境,可以是居室陳設、布局、人物活動場所及當地風土人情等等。場面則是特定的時間與場合內人物活動的總面貌。寫故事性較強的記敘文,要寫好環境。有人說要畫好兩幅畫,即圍繞人物活動的一幅“風景畫”和另一幅“風俗畫”。
方法指導
小說是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故事情節的敘述和環境描寫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敘事性文學體裁。聯考中,涉及小說閱讀的命題一般都與環境、情節、人物、主題等有關。環境描寫歷來都是聯考熱點,因此教師和學生在這方面都要積極做好備考準備。
題型預測
(1)在文中準確找出描寫環境的句子。
(2)就指定的環境描寫說出具體作用。
(3)依據文章內容發揮想像續寫一段環境描寫。
答題指要
首先,要找出描寫環境的句子必須明確什麼是環境。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自然環境是指人物活動或事件發生的自然空間內的景物構成的畫面;社會環境是指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例如,2007年聯考寧夏卷中的“小說第一段寫林沖剛到牢營就有犯人介紹牢營的情況,這樣寫有什麼作用”,考查的就是社會環境;2008年聯考海南卷中的“小說兩次寫到一陣冷颼颼的風有什麼作用”,則是對自然環境的考查。
其次,無論是指出環境描寫的作用還是
發揮想像續寫一段環境描寫,都離不開對環境描寫的把握。小說中的環境描寫是整篇小說不可分割的構成部分。它和人物形象的塑造、故事情節的發展、小說主旨的表現等有極其重要的關係。因此,分析環境描寫的作用可以從人物、情節、主題以及環境本身等多個角度去考慮。具體地講,環境描寫通常有以下幾方面的作用。(1)環境方面:①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或地點;②暗示社會環境,如背景、習俗、思想觀念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等;③渲染氣氛,奠定基調。(2)人物方面:①烘托心情;②表現身份、地位、性格等;③暗示命運。(3)情節方面:①暗示或推動情節的發展;②為後面情節的發展作鋪墊或製造懸念;③作為情節發展的線索。(4)主題方面:①揭示主題;②深化主旨。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環境描寫在渲染氣氛和烘托心情方面的作用在歷年的聯考試題中考查得最頻繁,因此應特別注意。
實戰演練
南京樂團招考民族器樂演奏員,其中招收一名木笛手。兩輪過後,每一種樂器只留下兩名樂手。終試在藝術學院階梯教室。走進屋門,朱丹站定,小心謹慎地從絨套中取出他的木笛。主考席的正中就是那位聲名遠播的丹麥音樂大師。大師讓助手把一張卡片遞到他手中。卡片上面寫著——在以下樂曲中任選一首表現歡樂:(1)貝多芬的《歡樂頌》;(2)柴可夫斯基的《四小天鵝舞曲》。
朱丹眼裡閃過一絲隱忍的悲戚。他向主考官歉疚地說:“對不起,今天我不能演奏歡樂曲。”“為什麼?”“今天是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紀念日。”
久久,一片沉寂。
大師揮了揮手:“那么,你現在可以回去了。”
朱丹頓時湧出苦澀的淚。他流著淚向主考席鞠了一躬,把抽出的木笛又輕輕放回絨套,轉過身,走了。
入夜,石頭城開始落雪。
朱丹披著雪花走向坐落在雞鳴寺下的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紀念碑。那裡,竟然有一隊孩子方陣。大孩、小孩、男孩、女孩,高矮不一,衣著不一,顯然是自發聚集起來的。他們的頭上、肩上積著一層白雪,仿佛一片幼松林:堅忍是童稚的堅忍,緘默是天真的緘默;每個孩子都手擎一支紅燭,一片紅燭流淌著紅寶石般的淚。
頃刻間,雪大了,一團一團,紛紛揚揚飄灑下來。仁立雪中,朱丹小心謹慎地從絨套中取出木笛,輕輕吹奏起來:聲音悲涼隱忍,猶如脈管滴血;寒冷凝凍了這個聲音,火焰溫暖了這個聲音;墜落的雪片紛紛揚起,托著笛聲在天地間翩然迴旋。
吹奏完畢,有人在朱丹肩上輕輕拍了一下。
朱丹回頭一望,竟然是那位丹麥音樂大師。大師說:“感謝你的出色演奏,你已經被樂團正式錄取了。”
(選文有改動)
1.文中對雪的描寫有什麼作用?(3分)
2.文中兩次寫朱丹小心謹慎地從絨套中取出木笛意圖是什麼?(3分)
3.主人公朱丹是一個怎樣的人?請簡要概括。(4分)
4.假如你是孩子方陣中的一員,在當時的情境中你會有什麼感受?(不超過50字)(4分)
參考答案
1.渲染氣氛,烘托人物,推動情節。
2.表現朱丹對民族音樂的摯愛。
3.既有出色的音樂才華又有崇高的民族精神。
4.我們一定要牢記歷史,發憤圖強,振興中華。
寫作示例
西邊天際出現了比胖娃娃的臉蛋還要紅還要嬌嫩的粉紅色。太陽的周圍最紅,紅得那樣迷人。紅色向四下蔓延著,蔓延了半個天空,一層比一層逐漸淡下去,直到變成了灰白色。天空中飄浮著柔和的、透明的、清亮的、潮乎乎的空氣。
煙雨濛濛,炊煙縷縷。山鎮被春雨籠罩著,山也朦朧,花也俊俏,如詩如畫,若虛若實,讓人如痴如醉。無邊無際的平原平坦、廣闊,像一個碩大無比的墨綠色的大翡翠圓盤,蒼茫浩渺,氣魄攝人。一片連綿不斷的平原,在天空下伸展,沒有山丘,像風平浪靜的日子裡的海一樣平靜。那霏霏的雨絲,宛如一片朦朧的煙霧,遮掩了綿延千里的淮河平原。
高原的氣候,真叫人無從捉摸。忽而喜,忽而怒;忽而風滿天,忽而平靜得紋絲不動。高原上的春天短得像兔子的尾巴,一閃便不見了。綠草如茵的草原上還有一條細細的河,袒露在陽光下,遠遠看去,像一條發光的銀項鍊。
雨後的草原,野花競放,像一塊剛浸過水的花頭巾,連露珠兒也都是五顏六色的了!一片遼闊的大草原,大得無邊無際,微風扶著泥土散發出的芳香,把一大片一大片莊稼吹得如漣波蕩漾。夜幕籠罩著草原,一盤圓月從魚鱗般的雲隙中閃出,草原上瀰漫起朦朧的月光,像是升騰起來的一片淡淡的銀霧。草原多么像海啊!只是比海寂靜;草原多么像一幅沒有框子的畫,廣漠得望不到邊際。遠遠地眺望,草地上有團團白雲在蠕動,原來這是牧場的羊群,一隻只白生生的,肥壯可愛,使草原更加生機勃勃。
“好雨知時節”,在這群芳鬥豔時悄然發生。雨後的草原,群花競放,像一塊剛浸過水的花頭巾,連露珠兒也都是五顏六色的了!那妖艷欲滴的牡丹,在春雨的滋潤下,越發顯出國色天香,傾國傾城的美貌。花瓣上滾動著一顆顆露珠,裹著它那誘人的色彩,悄然無聲的滴落,帶著餘香鑽進草叢。小草兒也傲立起頭,冒出針尖似的小腦袋,如剛出生的小孩子,在春雨的滋潤下,透著可愛的綠,新生的綠,在雨水的擁抱中茁壯成長。草間上那一點靈動的色彩,似明珠,如翡翠,鑲嵌在單純的綿綢上。綠茵茵的草坪上還有一條細細的河,袒露在陽光下,遠遠看去,像一條發光的銀項鍊。鳥兒低飛,在春雨瀟瀟下時,在樹梢婉轉地唱。鳥語花香,風光無限好!
典型例句
疲倦的月亮躲進了雲層休息,只留下幾顆星星像是在放哨。
一輪圓月升起來了,像一盞明燈,高懸在天幕上。
月亮睜大眼睛,和藹地望著村落和田野,極像一隻被擦亮的銅盤。
圓月漸漸升高,她那銀盤似的臉,流露著柔和的笑容。
明鏡似的圓月,已經被遠方藍藍的高山托上天空。
月亮,圓圓的,像紡車,紡著就她浪漫的遐思。夜,靜極了,玉盤似的滿月在雲中穿行,淡淡的月光灑向大地。
一輪杏黃色的滿月,悄悄從山嘴處爬出來,把倒影投入湖水中。
滿月像個黃黃的燈籠,從東方天邊挑起在天空。
夜晚,滿月升起來了,一片寧靜隨著銀霧般的月光灑在大地上。
月亮漸漸升高,她身著白色的紗衣,嫻靜而安詳,溫柔而大方。她那銀盤似的臉,透過柳梢,留下溫和的笑容。
月亮像一個新娶來的媳婦,剛剛從東天邊上來,就又羞答答地鑽進樹葉子裡藏起來。
月亮像飽經風霜的老人,不緊不慢地梳理著白花花的月光。
月亮像一個含羞的少女,一會兒躲進雲間,一會兒又撩開面紗,露出嬌容,整個世界都被月色浸成了夢幻般的銀灰色。
優美造句
月亮
是那么明亮,把大地照得一片雪白,樹木、房屋、街道都像鍍上了一層水銀似的。
門外西邊的林梢,掛著的上弦月已經變成一片金色的西瓜,不再是一條彎彎的眉毛。
清晨,殘月像一塊失去了光澤的鵝卵石,拋在天邊。
一枚新月好像一朵白色梨花,寧靜地開放在淺藍色的天空中。
夜空掛滿了星星,月亮像一隻釣魚的小船,仿佛航行在寬闊的銀色的長河裡。
月亮像一張弓,彎彎地掛在天空。
一鉤新月從遠處的林子裡升了起來,它那樣白淨,就像剛煉過的銀子似的。
一彎新月像一把銀打的鐮刀,從黑黝黝的山峰上伸了出來。
一彎新月升起來了,像只玉琢的香蕉嵌在天幕上,漾著碧輝。
一彎新月宛如一葉小舟,翹著尖尖的船頭,在深夜的靜湖中划行,給我送來一片情思。
一彎新月高高掛在墨藍色的天空,清澈如水的光輝普照著大地。
新月如一隻金色的小舟泊在疏疏的枝丫間。
半個月亮斜掛在一棵槐樹尖兒上,好像一瓣橘子。
月亮小得像一隻發卡,彎得使人心醉。
一彎朦朧的月亮正林蟬翼般透明的雲里鑽出來,閃著銀色的清輝。
夜空中的一彎銀鉤,灑下無限清輝。
月牙兒彎彎的,像姑娘們笑得甜甜的嘴。
月牙兒下邊,柳梢上面,有一對星好像微笑的仙女的眼,逗著那歪歪的月牙兒和輕擺的柳枝。
寧靜的夜晚,涼風習習,寧靜的夜晚,涼風習習,漆黑的夜空中飄渺著一點星星的痕跡。
造句詞法
彎彎的月牙兒猶如一隻銀亮的小船。
窗外彎彎的月牙兒,像開放在幽藍的夜空中的菊花瓣。
那彎彎的月牙兒在薄雲里穿梭,像梭魚似的,活潑可愛。
月牙兒像姑娘的眉毛,彎彎地掛在純淨的空中。
月亮升起來了,紅暈暈的,活像誰從東方地平線上挑起個大紅燈籠。
月亮升上來了,像是剛剛脫水而出的玉輪冰盤,不染纖塵。
月亮姑娘升起來了,仿佛正悄悄地對身邊的小星星說話。
一輪圓月正冉冉升起,那銀色的月光映著幾絲兒羽毛般的輕雲,美妙極了。
初升的月亮掛在山頂上空,雖然像雲朵一樣蒼白,但是每一刻都在變得更加明亮。
環境欣賞
月亮出海了。在騰空的一瞬間,它仿佛猛地一跳,渾身披滿水花,讓多情的大海把它沖洗得分外明麗和潔淨。
一縷清柔的月光透過窗子,灑在了窗台上,窗台宛若鍍了銀。
月光,像一匹銀色的柔紗,從視窗垂落下來。
月光穿過樹陰,漏下了一地閃閃爍爍的碎玉。
十五的圓月像一隻雪球,鑲嵌在墨藍墨藍的夜空上,顯得格外皎潔。
冷月高掛枝梢,寒風把光禿禿的樹枝,吹得呼呼直叫。
初冬的月亮,又清又冷,從西面瀉下冰一樣的銀輝。
月亮最後升到冷清清的天空,白晃晃一片晶瑩。
月亮從樹林邊上升起來了,放出冷冷的光輝,照得積雪的田野分外白,越發使人感到寒冷。萬點繁星如同撒在天幕上的顆顆夜明珠,閃爍著燦燦銀輝。
夜幕降臨,幽藍幽藍的天空中點綴著無數的小星星,一眨一眨地,仿佛在邀請人們到廣闊的太空中去遨遊。
沒有月亮,繁星像是大荷葉上的露珠似的閃爍著.
當一隻從繭中拚命掙扎的蛹最終化成了在空中飛舞的蝴蝶時,這種生命的驕傲,對生命的渴望是無法想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