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近年來,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民生活結構的改變,農村白色污染、生活污水、畜禽養殖污染等問題越來越突出。對此,甘肅莊浪縣高度重視農村環境綜合整治,2011年底,舉辦“環保夜校”,培訓農民環保知識,引導農民解決問題。
“環保夜校”是基層探索農村管理的一個縮影,意義深遠。農民不是不渴望轉變,看看那些拋家舍業去城市打工的農民,就知道,他們拚命地賺錢,無非是想讓生活更好些:看看那些留守兒童的眼神,有誰願意讓自己的兒女少年缺少父愛母愛,只是為了生活不得已罷了。如果農村能好,就近能夠消化人口就業,誰願意不遠千里奔赴打工地。人窮志短,作為地方政府,扶貧要扶到點子上,精準扶貧要做到幫扶有物,更要注重脫貧思想指導,傳經送寶,要從傳經上下苦工,找出一條適合當下農村實際的新路子,讓農民有奔頭,才能換取全面小康的新勝利。
具體做法
莊浪縣環境監測大隊副隊長張曉峰說,“環保夜校”上課的老師都是環保局等相關單位的工作人員,每節課人多時有110多人,少時也有二三十人。目前,莊浪縣成立環保夜校31個,每個夜校每年舉辦至少4期500人次的培訓,累計舉辦培訓130多期6.5萬多人次,通過對環保法律法規、農村環保新技術等內容的培訓,人人關心、支持、參與環保的良好氛圍逐漸形成。
效果
“地膜不能再亂燒了。”這是甘肅莊浪縣韓店鎮潘河村農民潘小林上完村裡的“環保夜校”後,印象最深的知識點,“在地頭燒地膜污染環境,對人體有害,對土地也不好。現在我們都把地膜收起來,交給專門的資源回收筒處理。”
“現在使用農藥時,會仔細看說明,不會胡亂混在一起就往農作物上噴。”潘能能是潘河村的環衛工人,因此,說起環保理念來頭頭是道,“家裡的農家肥也會有意識地積攢在一起,用到地里,農產品更綠色健康,也解決了糞便臭氣熏天的問題”。
與此同時,莊浪縣探索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長效機制,近幾年累計完成投資1853萬元,其中爭取項目資金1714萬元,集中實施了12個鄉鎮31個村的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依法依規採購分類式垃圾箱2662個,垃圾清運車20輛,建成了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站3處,敷設管網3765米,並將設施設備輻射到12個村,按照生活垃圾“戶分類、村收集、鄉清運、縣處理”的模式,日可處理生活垃圾20噸,日處理畜禽養殖廢物300噸,通過項目實施,農村環境衛生有了顯著改善,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提升。
張曉峰告訴記者,為進一步開展農村環境保護工作,莊浪縣已在臥龍、南湖、朱店3個鄉(鎮)建成了環保所,配置專職環保工作人員,輻射周邊多個鄉鎮的環境管理工作,“十三五”末,莊浪縣計畫在每個鄉鎮均成立環保所。
“通過這些整治,環境衛生好了,村里乾淨了,我們感冒都少了,人好像也精神了。”村民李代學認為,村裡的環境變化主要是因為人的意識不一樣了,“農民現在都有了環保意識,平時有了垃圾也能自己處理,知道了垃圾必須分類。以前都是亂扔,現在在路上看到塑膠瓶,就自己撿了隨手扔到垃圾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