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株高30-90厘米,花直立,節間短,葉長橢圓形,略波狀緣,葉面泛布各種乳白色或乳黃色斑紋或斑點,性耐蔭,葉色綠意娉婷。主要栽培品種有瑪麗安、KIKI、金色太陽、白玉、多仔斑馬、黃金寶玉、天堂萬年青等。
生長環境
黛粉葉的生長適溫為25~30℃,白天溫度在30℃,晚間溫度在25℃。可生長範圍,2月至9月為18~30℃,9月至翌年2月為13~18℃。冬季溫度不低於10℃,否則葉片易受凍害。
黛粉葉喜歡環境濕度80%。土要乾到表面2cm就要澆水的啦。在生長期應充分澆水,並向葉面噴水。如久不噴水,則葉面粗糙,失去光澤。土壤濕度以乾濕有序最宜,夏季應多澆水,冬季需控制澆水。
黛粉葉耐陰怕曬。光線過強,葉面變得粗糙.葉緣和葉尖易枯焦,甚至大面積灼傷。光線過弱,會使黃白色斑塊的顏色變綠,以明亮的散射光下生長最好,葉色鮮明更美。
土壤以肥沃、疏鬆和排水良好的壤土為宜。盆栽土壤用腐葉土和粗沙的混合土壤。
分布範圍
原產南美巴西,喜溫暖、濕潤和半陰環境,它為多年生常綠草本。莖多肉質,葉卵狀橢圓形、寬大,綠色葉片嵌入黃、白色斑,優美高雅,1996年從國外引進,是室內裝飾的重要觀葉植物。雖然瑪麗安的種植已經頗具規模,但對其養分的需求規律還不清楚,各營養元素對其生長的影響還缺乏具體數據,目前仍沒有專門有關瑪麗安的水培研究。對瑪麗安的研究多為組織培養,同一培養基組合,液體培養比固體培養更有利於芽的繁殖,而且耐澇性好,這說明瑪麗安可能適宜靜止水培。本研究擬通過不同營養液配方配製的營養液以靜止水培的形式來栽培瑪麗安,以期篩選出適宜的營養液配方及探討進行靜止水培的可行性。
種植技術
基質準備:以疏鬆、排水和通氣性好的品氏 5-40mm規格的進口泥炭,將泥炭加水拌勻,(加水的標準:加水拌勻後,手緊握一把泥炭,水從指縫中滲出)待上杯種植。
上盆:對重新使用的舊盆,必須要用高錳酸鉀1000倍液浸泡半個小時以上,然後用清水沖洗,晾乾待用。種植分二個階段,首先用9cm盆,1株/盆,種植2-3個月,等根系封底後,轉到18cm盆,1株/盆,種植3個月便可達到銷售規格。
繁殖方法
常用扦插、播種和組培繁殖。
扦插繁殖:以7~8月高溫期扦插最好,剪取莖的頂端7~10厘米,切除部分葉片,減少水分蒸發,插於沙床或用水苔包紮切口,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室溫24~30℃,插後15~25天生根,待莖段上萌發新芽後移栽上盆。
播種繁殖:黛粉葉必須經人工授粉後結果。種子成熟後應立即播種,種子需清洗乾淨,以免霉爛。播種前盆土應消毒,播後覆土1厘米,保持室溫24~29℃,播後7~14天發芽,苗高3厘米時移栽。
組培繁殖:目前,已採用側芽、頂芽為外植體。經常規消毒後接種在添加6-苄氨基腺嘌呤3毫克/升和萘乙酸2毫克/升的MS培養基上,45天后不定芽長至2厘米時轉移到添加吲哚乙酸2毫克/升的1/2MS培養基上,約20~25天可生根,形成完整小植株。
栽培管理
黛粉葉盆栽常用15~20厘米盆。生長期每半月施肥1次,或用"卉友"20-8-20四季用高硝酸鉀肥。室溫低於15℃以下,則停止施肥。如冬季溫度低於10℃,澆水過多,會引起落葉和莖頂潰爛。若植株僅落葉,莖部不爛,則待溫度回升後,仍能繼續發芽展葉。盆栽植株生長1~2年後,基部的萌櫱較多,可結合換盆進行分株繁殖。如植株生長較高,可留基部2~3節剪除地上部,留下的莖節仍可萌芽發枝,保持較好株形。
病蟲害防治
主要有細菌性葉斑病、褐斑病和炭疽病危害,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灑。有時發生根腐病和莖腐病危害,除注意通風和減少濕度外,可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灑防治。
產後處理
黛粉葉葉片大,具有美麗的色斑,適合盆栽觀賞,點綴客廳、書房,十分舒泰、幽雅。用它擺放光度較低的公共場所,黛粉葉仍然生長正常,碧葉青青,枝繁葉茂,充滿生機,特別適合在現代建築中配置。黛粉葉在黑暗狀態下可忍受14天,在15℃和90%相對濕度下貯運。
病蟲害防治
葉斑病:濕度大的天氣,易於發生。病斑直起初為褐色小斑,周邊呈水浸狀褪綠色,並呈輪紋狀擴展,圓形至橢圓形,邊緣褐色內灰白色。後期病斑中心出現黑褐色霉斑,潮濕條件下變成黑褐色霉層。防治此病的方法是及時清除病殘葉片;用800倍代森錳鋅防治,一星期一次,連續3-4次即可。
炭疽病:主要發生在葉片上,嚴重時可蔓延至葉柄上。病斑初期呈水浸狀小黃斑,擴展後是橢圓形至不規則狀的褐色或黃褐色,稍顯輪紋狀,後期病斑連成一片呈乾枯狀,並產生輪紋排列的小黑點。這種病主要是通風不好,有介殼蟲危害時有利病害的發生。防治此病的方法是加強養護、增施磷、鉀肥;發病初期可用1000倍百菌清防治,一星期一次,連續3-4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