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內容
《瑪麗·德·美第奇抵達馬賽》是其中第六幅。畫中描繪瑪麗王后乘宮船抵達馬賽港,她盛裝立於船上待迎,顯得高傲、自尊、神聖不可侵犯的威嚴,前來迎接的是一位身著古羅馬裝束,象徵馬賽的姑娘正向王后伸出雙臂,表示馬賽歡迎她的光臨。畫家竭盡熱烈豪華,天上人間各有天使美女為她吹奏歡迎樂曲,海神與仙女為她拉縴護衛。神人交混、歷史與神話摻半,熱鬧非凡,大大滿足了瑪麗王后的虛榮心。既沒有違背歷史,又沒有得罪王權,唯有外交天才的魯本斯才能做到。 為使畫面美麗動人,畫家以鮮艷華麗的色彩和精緻的筆觸塑造人物形象和環境道具,前景突出描繪了女神豐艷的裸體,肉體的魅力更加強了畫面的神話色彩。沒有一個畫家能像魯本斯這樣描繪人體扭動的動作,肌肉用力時會這樣全身騷動。他畫的人體,本身就會說話。
作品賞析
法國亨利四世1610年被天主教徒刺殺後,由王后瑪麗·德·美第奇攝政幼子路易十三。瑪麗王后想為自己樹碑立傳,特聘魯本斯為她創作大型連環歷史畫《瑪麗·德·美第奇的生涯》,共21幅,它們既有相對獨立性、又有完整連續性。畫家為了迴避瑪麗王后和路易十三之間的矛盾和歷史的真實性,巧妙地運用歷史和神話相結合的浪漫主義表現方法。
這是現實與神話摻半的藝術典範。畫面充溢著華麗的美感,盛裝皇后與法蘭西姑娘的高貴、莊嚴、雍容和水中女仙肉體的魅力,加強了畫面的神話色彩。這是一種浪漫的虛構手法,將重大歷史事件與真實人物融進虛幻的頌揚性環境之中,裝飾性的表現技法與巧妙的比喻象徵,形成一種輝煌、綺麗和醉人的讚美氣氛。
總體性說就是極端嚴謹的素描,飽滿而富裝飾性的色彩,線條流暢的對稱性構圖。但是油畫也是分很多流派的,每種派別都有不同的特點。
作者簡介
彼得·保羅·魯本斯(1577—1640)。巴洛克風格繪畫大師,魯本斯是安特衛普一位律師的二兒子,會說五種語言,著迷於古代事物。作品有《朝拜的賢士》、《復活》、《愛之園》、《末日審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