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簡介
1949年5月解放軍攻占上海之後,新組建的華東軍區海軍就從招商局接收了“江通”、“江達”兩船。在1950年4月23日於南京江面舉行的命名大會上,“江通”命名為“瑞金”號,“江達”命名為“興國”號。船上加裝了2門美式76.2毫米高平兩用艦炮,2門37炮,4門25炮。兩艦當時稱為“護航炮艦”,屬於華東軍區海軍第7艦隊。歷史
1954年3月18日,國民黨海軍出動1240噸的“太”字號護衛艦、650噸的“永”字號炮艦、280噸的“江”字號炮艇各一艘挑戰,處於絕對劣勢的解放軍海軍“延安”號和“興國”號護航炮艦立即起航迎戰。10時11分,解放軍炮艦開炮擊中國民黨海軍“永”字號炮艦尾部。
因為解放軍航空兵已經掌握海區制空權,“延安”、“興國”兩艦雖然發現敵偵察機一架在我艦編隊上空盤旋偵察達20分鐘之久,但沒有引起足夠重視,也未及時採取防範措施。
12時6分,“延安”、“興國”兩艦進至檀頭山西南角,國民黨空軍4架F一47型戰鬥轟炸機利用山頭隱蔽,突然地向我艦實施襲擊。由於思想麻痹,沒有及時收聽空情通報,兩艦對敵機來襲毫無準備。當敵機4架臨空時,艦上負責對空觀察的人員警惕性不高,識別能力差,誤報是我機。指揮員也決心猶豫,未能按“凡事先未接到通報之飛機,均應視為敵機,並以炮火擊毀之”的規定行事,及時下令開火,也未按規定下令啞射,以至第1、2架敵機投彈時,未遭到任何火力抗擊。不過2艦遭到突然襲擊後臨危不亂,立即向第3、4架敵機猛烈射擊。迫使敵機未能進入轟炸航路。倉惶投彈後即逸去。此戰敵機先後投彈8枚均未命中。
此時,駐寧波海軍航空兵第6團殲擊機2架起飛支援,在南田上空遇敵4架F-47型機。我編隊展開猛烈攻擊,僅2分鐘,擊落擊傷敵機各1架,掩護“延安”、“興國”2艦平安駛抵石浦錨地。
此次“延安”、“興國”2艦對海對空戰鬥擊傷敵艦l艘,消耗100毫米炮彈93發,76.2毫米炮彈11發,37炮彈19發,25炮彈17發,我艦無任何損傷。
但兩艦把高炮戰位人員抽調去主炮運彈,直接影響及時抗擊空襲。同時炮手對空射擊技術不夠熟練,戰術水平較低,捕捉目標不迅速。敵機空襲時,兩艦16門高炮一共只打出36發炮彈,同時出現炮彈遠離敵機的現象,未能充分發揮艦載高炮火力的作用,也未能擊落敵機。
5月17日夜,“瑞金”與“興國”兩艦悄悄駛往檀頭山補充彈藥。本擬當夜補充完畢,於拂曉前返抵錨地,目的是避開白天敵機空襲,不料18日晨5時才裝彈完畢,此時天已放亮,編隊請示返航。前線指揮所令其自行返航。
早在天亮之前,解放軍前線指揮所截獲了國民黨軍飛機將轟炸海上大目標的情報,並且曾發現3架次PB4Y前來偵察,但這些訊息並沒有通報部隊,甚至在“瑞金”和“興國”返航之際,前線指揮所也沒有通報航空兵加以掩護。當日天氣陰,雲高200米,海面有霧,視距不良。解放軍前線指揮所對敵機在複雜氣象條件下的作戰能力估計不足,給敵機造成可乘之隙。
此時國民黨軍為緩解解放軍艦艇對大陳島的嚴重威脅,令國民黨空軍第11大隊“掃蕩”海上目標。天還未亮,12名飛行軍官已經完成任務提示,剛上任不到兩個月的大隊長鄭永達親自領隊。他本身對於F-47N戰鬥機並不熟悉,所以臨出發前還在座艙中學習各部機件的操作方式,不過他所帶領的11個僚機飛行員卻是從3箇中隊中挑選出來的。
12架F-47N起飛出海後,發現東海上空都覆蓋著非常低的雲層。靠著羅盤與時間的推算,國民黨軍機群到達大陳空域,但飛機下方仍是濃密的雲層,根本無法觀察海面,所以12架F-47N仍然編隊盤旋。鄭永達好不容易發現一個小雲洞,於是立即推頭鑽下,但因為那個洞實在太小,大編隊並須化整為零逐次通過,如此一來使得原有隊形全都散了。
1955年5月18日“瑞金”、“興國”兩艦成單縱隊航行,航速10節。6時43分,他們發現敵機,距離約18千米。“瑞金”保持原航向,“興國”號向左出列,成防空隊形。6時45分,編隊左舷110度發現敵F-47型飛機4架,高度50米,距編隊約9千米時,指揮員下令射擊。
當時從國民黨軍飛行員的角度往下看,遠遠地海面上散布著各式各樣的船隻,一時之間還無法辨別目標,2號機何建彝中尉突然發現右下方兩點鐘位置,正有船隻不斷向空中射來曳光彈!原來“瑞金”與“興國”兩艦指揮員因為不懂空軍常識,搶先開火反而暴露了自己的位置,由於開火距離偏遠,對敵機幾乎不構成威脅。
鄭永達當即對著距離較近的“瑞金”號俯衝而下,高度50米進入,實行超低空轟炸。本來當“瑞金”號在左舷110度,距離9千米發現低空的F-47型飛機時,就應下令規避,這時將有約40秒時間,可轉約60度角,將敵機置於艦尾方向。減少被彈面積,降低蔣機的攻擊效果。根據計算,敵機從90度舷角進入實施超低空投彈攻擊的平均命中機率,比從0度或180度舷角進入投彈攻擊的平均命中機率要大4倍,所以採取規避方法可以大大地降低敵超低空攻擊的效果。但“瑞金”號卻並沒有加速機動,也未轉向規避。敵機在距離“瑞金”號左舷200米處投下了炸彈,但只見兩股爆炸水柱在船首旁激起。萬幸2枚炸彈未直接命中。
何建彝和長機拉開了必要的距離,採取相近的方向和高度進入實行平桅轟炸。按照當時情況,敵機進入戰鬥航路有40~50秒的時間,“瑞金”艦的戰術半徑是25秒,完全可以從容規避。不幸“瑞金”艦又規避錯了。蔣機從左舷110度舷角進入時,正確的規避方法應該是:右滿舵,將蔣機置於180度舷角的艦尾方向上,然而“瑞金”號艦長卻下達“左舵”的口令,以小舵角轉向進行規避,結果正好把90度舷角置於蔣機的進入方向上。
由於思想麻痹,當時2艦8門25毫米高炮全部故障,沒及時修復,只剩4門76.2毫米炮和4門37炮。“瑞金”艦對空射擊方法也是錯誤的。當時應該集中朝一個威脅方向射擊,“瑞金”艦用的是分散射擊,以致火力密度不夠。後又改用雙數彈幕,以致出現射擊空隙為敵機所乘。據台灣方面的報導說:何建彝看準了艦身的正側面俯衝而來,他多堅持了一秒鐘才按下投彈鈕,那2枚500磅(226千克)炸彈隨著飛機向前衝去!當這架F-47N快到“瑞金”號的正上方時,何建彝發現眼前的桅桿甚至高過了自己的視線!他大驚之下立即猛力抱桿,飛機擦桅而過險些相撞,並且馬上看到一陣紅光從下方映到座艙之內,顯示強烈的爆炸已經發生,但何建彝還來不及回頭張望,座機已經沖入低空雲堆里去了。由於何建舞的座機在1秒鐘之內就失去了蹤影,所以“瑞金”號以為已將那架F-47N擊落海中了。
2枚炸彈以很大的動能直接穿過“瑞金”號左舷駕駛台下的主甲板,並鑽至右弦爆炸!造成整座駕駛台當場垮下,機艙內部動力操縱全部失靈。駕駛3號機的連廷華上尉則改由從“瑞金”號右舷110度進入,並降低高度至50米,在距離400米時投彈兩枚,命中該艦右舷水線處,“瑞金”號艦體立即傾斜下沉。這時有的解放軍忙著滅火,有的則站在淹及腰部的水中射擊,機被擊傷。
6時52分,“瑞金”號沉沒,犧牲56人,傷40人。之後,第四架蔣機向“興國”號攻擊時被擊落(此戰果為誤報)。“興國”艦指揮員正確進行了抗擊和規避。未受損失。當日15時,在艦上引導組的配合下,解放軍海軍航空兵發揮其空中優勢,在同一空域擊落敵機一架(未經國軍方面確認)。
“瑞金”號在服役的4年間,共參加作戰9次,航行18000多海里。中共海軍黨委為了表彰該艦,特別保留了“瑞金”艦名,重新賦予另一艘護衛艦。
“瑞金”、“興國”兩艦,艦炮是老式的單管76和37炮,面對敵機從兩個方向超低空攻擊,進行編隊集火抗擊,取得了擊落敵機1架,擊傷1架的戰果。
“瑞金”艦沉沒是華東軍區海軍創建以來最嚴重的損失。戰鬥中損失是難免的,但“瑞金”艦遭此重大損失,主要原因是“瑞金”艦指揮員臨戰處置上存在嚴重失誤,缺乏在突發事變面前一個艦長所必備的良好心理素質和高度的智慧與才能。
而“興國”艦在同樣遇到空襲時正確地實施了抗擊和規避,結果未受損失。實戰證明,超低空平桅轟炸是完全可以被粉碎的。另一方面,在擁有制空權的情況下也不可麻痹大意。
“瑞金”艦沉沒事件帶來了深遠的影響。此後,台灣海峽的歷次海戰,解放軍均無千噸以上大中型軍艦參加。畢竟中國傳統上追求萬無一失,同富於冒險傳統的歐洲和日本海軍有所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