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妾子女
嫡福晉費莫氏,一等侯勒保之女,側福晉白都氏,雲騎尉德興之女,
側福晉徐佳氏,廣容之女,
庶福晉劉氏,劉丙文之女。
子一:多羅瑞敏郡王奕志。道光七年丁亥九月十一日午時生,母為側福晉徐佳氏,廣容之女。
史書記載
瑞懷親王綿忻,仁宗第四子。嘉慶二十四年,封瑞親王。道光三年,命在內廷行走。八年七月,薨,謚曰懷。子奕約甫晬,上命定親王奕紹檢察邸第官吏,內務府大臣敬徵治家政。十月,奕約襲郡王,予半俸。尋更名奕志。三十年五月,薨,謚曰敏。無子。賜綿忻福晉郡王半俸。鹹豐三年,福晉薨,復賜奕志福晉郡王半俸。十年十年,命以惇親王子載漪為奕志後,襲貝勒。同治十一年,大婚,命食貝勒全俸。光緒十五年,加郡王銜。十九年九月,授為御前大臣。二十年,進封端郡王。循故事,宜仍舊號;更曰端者,述旨誤,遂因之。載漪福晉,承恩公桂祥女,太后侄也。二十四年,太后復訓政。二十五年正月,賜載漪子溥?頭品頂帶。十二月,上承太后命,溥?入為穆宗後,號“大阿哥”,命在弘德殿讀書,以承恩公尚書崇綺、大學士徐桐為之傅。明年元旦,大高殿、奉先殿行禮,以溥?代。都下流言將下詔禪位,大學士榮祿與慶親王奕劻以各國公使有異同,諫止。
二十二十六年,義和拳亂起,載漪篤信之,以為義民,亂遂熾。五月,命充總理各國事務大臣。義和拳擊殺日本使館書記杉山彬,復及德國使臣克林德,圍攻東交民巷使館。八月,諸國聯軍自天津逼京師,上奉太后出狩,載漪及溥?皆從。次大同,命載漪為軍機大臣,未逾月罷。命奕劻與大學士李鴻章議和,諸國目載漪為首禍。十二月,奪爵,戍新疆。二十七年十月,上奉太后還京師。次開封,諭:“載漪縱義和拳,獲罪祖宗,其子溥?不宜膺儲位,廢‘大阿哥’名號。”賜公銜俸,歸宗。
二十二十八年六月,別以醇賢親王奕枻子鎮國公載洵為奕志後,襲貝勒。宣統間,為海軍部尚書。改海軍部大臣,加郡王銜。
瑞王墳
瑞王墳,隸屬於北京海淀區四季青鄉,因清代嘉慶皇帝第四子(瑞親王)綿忻的墓地“瑞王墳”而得名。"瑞王墳”——“瑞親王墓地”位於香山腳下,其實離香山還有些距離,準確位置是在北京西五環與閔莊路的交叉之處。瑞王墳建於清道光九年(1829),為嘉慶皇帝第四子和碩瑞懷親王綿忻和夫人之墓。
經考:瑞王墳原陵園坐北朝南,長九十餘米,寬四十米,平面呈北圓南方之狀。這可能是封建統治者信奉“天圓地方為祥地”之故。原有園牆高約四米,園內松柏繁茂,殿堂儼然。南有牌樓,青石台基為座,四角翹檐式綠琉璃瓦蓋頂。其南原有神橋,橋下是月牙河。牌樓北側為宮門,兩側立朝房,宮門內建享殿五間。再北為墓室區,寶頂建於漢白玉石級之上,至今寶頂之須彌座尚存,雲絲花紋雕琢十分精細。青石拱券結構的單室地宮建築及漢白玉墓門,保存完整。如此一座帝王陵寢於民國二十二年(1933)被盜掘後,又經風雨和人為破壞,地面建築僅存殘破不堪的牌樓了。
據當年墳戶之一的潘啟安老人說:民國二十二年秋日,數十人荷槍實彈,突然出現在瑞王墳。將墳戶禁固於朝房內。次日拂曉,在寶頂一側炸開一個洞,將所有殉葬品盜走。
1946年,綿忻繼孫貝勒載洵之子溥佻曾到此將墳地建築拆賣。墳內二尺多粗的古樹也被砍伐殆盡,以折錢為生。瑞王的子孫破落到何等地步可想而知。
因墓被盜後發現墓穴內有地下水灌入,故當地曾流傳“水澆葬,必定喪”的說法。其實瑞王墓地風水再好,也挽救不了封建王朝以及瑞王家族被無情的歷史潮水沖沒的命運。如今瑞王墳只能作為歷史的遺蹟罷了。
現存有碑亭、地宮、陽宅等,保存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