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皇家理工學院

瑞典皇家理工學院

瑞典皇家理工學院(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成立於1827年,位於瑞典斯德哥爾摩。瑞典皇家理工學院是瑞典最大的工學院之一,校名原為“工學院”(Teknologiska Institutet),1877年起改為現名。瑞典全國約三分之一的工程師都出自這所大學。該校除了位於斯德哥爾摩東城的主校區外,另外還有西斯塔、漢寧南、胡丁厄和南泰利耶幾個校區,是瑞典最大、最古老的公立理工類高等學校,也是一所國際性的高等教育機構,與世界上多所大學和學院建立了研究和教育關係。瑞典皇家理工學院在《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增刊》2014年世界大學綜合排名中位列第117位,工程及信息技術學科世界排名列第38位。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瑞典皇家理工學院校徽瑞典皇家理工學院校徽

名稱:瑞典皇家理工學院 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KTH)

目前,該大學在校本科及碩士生12,000名,在校博士以上研究生1600名,教職員工3500人,總占地面積為260,000平方米。瑞典皇家理工學院擁有設施一流的物理研究中心,並不斷完善其提供的各類課程以適應當前社會的新需要致力於自然科學各個學科(如:建築、產業經濟、城市規劃、環境技術、電子等)的教學和科研,也設繼續教育,尤其在信息與通信技術和生物技術領域有自己的專長。

★瑞典最大的理工大學之一

★承擔著瑞典近三分之一的工程技術研究

★在微電子領域,SoC和一些工藝水平方面處於歐洲先進水平

★西斯塔校區所在的Kista科技園是僅次於美國矽谷的全球第二大信息技術中心

辦學規模

校區及學院

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地區有四個校區,皇家工學院的主校區位於東城的Valhallavägen,由建築師埃里克·拉勒斯泰特於1917年興建。校區的建築物和周邊由20世紀初的瑞典藝術家Carl Milles、Axel Törneman、Georg Pauli、Tore Strindberg和Ivar Johnsson修飾。主校區內最古舊的建築物於1994年進行了全面的翻新工程。雖然此校區於當時已算是很大,但KTH很快便擴展校園,建造了新的建築物。現時,KTH的教學和科研大樓分別位於斯德哥爾摩省的幾個校區──除了在斯德哥爾摩東城外,還有西斯塔、漢寧南、胡丁厄和南泰利耶。

主校區

瑞典皇家工學院主校區瑞典皇家工學院主校區

建築和建設環境學院

生物技術學院

化學科學與工程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通信學院

電子工程學院

工程科學學院

西斯塔校區FORUM樓西斯塔校區FORUM樓

西斯塔校區

信息與通信技術學院

漢寧南、胡丁厄和南泰利耶校區

技術與健康學院

其他公共學術部門

科學信息與研習部

KTH商業聯絡部

學校聲譽

除了在廣泛的專業領域內為學生提供一流的教育和研究設施以外,學校還與世界上許多國家的大學有著合作研究的項目和課題。瑞典皇家理工學院不斷完善其提供的各類課程以適應當前社會的新需要,特別是針對新興的信息工程和生物學,學校新創建了信息工程大學和擁有一流設施的物理研究中心。理論教學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學校與企業的互惠合作使得其畢業學生深受用人單位的歡迎。

學校資源

現代化的實驗室和優越的電腦設施為研究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在歐盟的研究課程中KTH起著主導作用。

學科設定

瑞典皇家工學院目前提供很多英語授課的碩士課程,包括:機械工程, 材料科學與工程, 生命科學技術, 信息通信技術, 產業管理與創新, 工程物理學與數學, 能源與可持續發展, 計算機科學與電氣工程, 建築與土木工程學等等(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 Computer Science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Engineering Physics and Mathematics, Energ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dustrial Management and Innov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ife Science Technology,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echanical Engineering)。

世界排名

皇家理工大學在《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增刊》2014年世界大學綜合排名中位列第117位,工程及信息技術學科世界排名列第38位。

科研領域

主導的領域

學位授予儀式學位授予儀式

⒈分子生物學

2. 科學信息化

⒊信息與通信技術

⒋產品研究

⒌運輸系統

參與的領域

⒈癌症科學(聯合卡羅琳斯卡醫學院)

⒉氣候建模(聯合斯德哥爾摩大學)

⒊氣候建模(聯合隆德大學)

⒋危機與安全(聯合林雪平大學)

⒌能源(聯合烏普薩拉大學)

⒍神經科學(聯合卡洛琳斯卡醫學院)

歷史沿革

沿革

1827年,工學院建校。

1867年,聯合礦業學校建立礦業科學、機械工程、化學技術與工程、土木工程專業。

1877年,更名皇家工學院。

1901年,建立電子工程專業。

1912年,建立造船學專業。

1917年,搬遷入主校區至今。

1927年,完善完整的學術體系,開始授予博士學位。

1932年,建立研究與工程物理專業。

1983年,建立計算機科學專業。

1990年,建立工業貿易專業。

R1核反應堆

1945年,美國於日本城市廣島和長崎投擲核子彈,結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此後,瑞典軍方領導層才明白深入研究核子武器技術,以避免瑞典遭受核子攻擊的重要性。當時,由於所有關於核子物理學的研究成果都被美國保密,瑞典對此一無所知。於是,包括Rolf Maximilian Sievert在內的瑞典科學家團隊便著手研究這一範疇,終於建築了一座核反應堆作試驗。

經過數年基本研究後,他們開始在皇家工學院地下25米的房間建築一座300千瓦(後來發展至1兆瓦)的核反應堆,名為“Reaktor 1”(即反應堆1號,簡稱R1)。反應堆位於斯德哥爾摩的一個人煙稠密的地區,約4萬人就住在方圓1千米內。這反應堆是瑞典皇家工程學院(Ingenjörsvetenskapsakademien)的重要研究工具。1954年7月13日下午6時59分,這反應堆達到臨界質量,並造成瑞典第一次核反應。R1曾是瑞典幾乎所有核子研究的主要場地,直至1970年因危機意識而停用。現時校內的Q餐館就位於R1核反應堆附近。

校友榮譽

Hannes Alfvén被授予諾貝爾獎Hannes Alfvén被授予諾貝爾獎

Hannes Alfvén,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電漿物理學家

Lennart Carleson,阿貝爾獎獲得者(國際數學最高獎)

Johan H?stad,G?del獎獲得者(理論計算機科學獎)

傑出校友

Carl Daniel EkmanCarl Daniel Ekman

Teodor Aastrup,瑞典Attana公司CEO

Salomon August Andrée,北極探險家

Ernst Alexanderson,發明家

Joe Armstrong,Erlang程式語言創立者

Kurt Atterberg,作曲家

Karl-Birger Blomdahl,作曲家

B?rje Ekholm,Investor公司CEO

Carl Daniel Ekman,木質紙漿產品設計者

Knut Fr?nkel,北極探險家

Christer Fuglesang,太空人

Kurt Hellstr?m,Ericsson公司前CEO

Ivar JacobsonIvar Jacobson

Ivar Kreuger,實業家

Peter Lindgren,死亡金屬樂隊吉他手

Dolph Lundgren,演員

Carl Munters,發明家

Seif Haridi,Mozart編程系統創立者之一

Ivar Jacobson,順序圖與UML創立者之一

Helge Palmcrantz,發明家

Tinga Seisay,外交家

Baltzar von Platen,發明家

Gunnar Widforss,美籍瑞典藝術家

Christer FuglesangChrister Fuglesang

Karl Johanstr?m,控制工程師,IEEE榮譽勳章獲得者

歷任校長

1825年–1845年:Gustaf Magnus Schwartz,瑞典皇家科學院的物理及技術教授、工學院創始人

1845年–1848年:Joachim Åkerman(署任),法倫礦業學校總監、1827年至1839年間任工學院首任化學教授

1848年–1855年:Lars Johan Wallmark,物理學家、瑞典皇家科學院及瑞典皇家農業學院會員

1856年–1877年(–1890年):Knut Styffe,礦石工程師、化學實驗師(laborator)

皇家工學院校長

“校長”的瑞典語為rektor。

(1856年–):原為工學院院長

1890年–1902年:Gustaf Robert Dahlander(署任),理論及套用物理學教授,職銜仍為“föreståndare”

1902年–1909年:Anders Lindstedt,數學及理論力學教授,職銜由“föreståndare”改稱“rektor”

1909年–1922年:Carl Jacob Magnell,土木工程教授,第一位在KTH畢業的校長

1922年–1927年: Henning Pleijel,理論電子工程教授

1927年–1931年: Tore Lindmark,蒸汽科學教授

1931年–1943年: Henrik Kreüger,建築工程教授

1943年–1964年: Ragnar Woxén,機械工程教授

1964年–1968年: Lennart Stockman,纖維素工程教授

1968年–1974年: Göran Borg,數學教授

1974年–1980年: Anders Rasmuson,套用化學工程教授

1980年–1988年: Gunnar Brodin,電子計量學教授

1988年–1998年: Janne Carlsson,材料力學教授

1998年–2007年: Anders Flodström,材料物理學教授

2007年:Anders Eriksson(署理),結構力學教授

2007年–今:Peter Gudmundson,材料物理學教授,任期至2013年11月11日

高校排名

高校排名

全球高校網(4ICU)國家高校排名1

QS機械工程排名28

泰晤士報高等教育-QS世界大學排名110

泰晤士報高等教育-QS世界大學工程排名38

韋伯麥特里克斯網(Webometrics)世界大學排名84

法國巴黎高等礦業學院世界大學排名89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