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徵特性
武陵山區作中稻種植,全生育期149.6天,比對照Ⅱ優264短0.5天。株高111.4厘米,穗長23.6厘米,畝有效穗數17.2萬穗,穗粒數164.1粒,結實率84.3%,千粒重29.4克。抗性:稻瘟病綜合指數2.3,穗瘟損失率最高級3級,中抗稻瘟病。耐冷性中感。米質主要指標:整精米率48.6%,長寬比3.1,堊白粒率60%,堊白度10.0%,膠稠度52毫米,直鏈澱粉含量20.3%。秈型三系雜交水稻品種。武陵山區作中稻種植,全生育期149.6天,比對照Ⅱ優264短0.5天。株高111.4厘米,穗長23.6厘米,畝有效穗數17.2萬穗,穗粒數164.1粒,結實率84.3%,千粒重29.4克。
抗性
稻瘟病綜合指數2.3,穗瘟損失率最高級3級,中抗稻瘟病。耐冷性中感。
米質主要指標
整精米率48.6%,長寬比3.1,堊白粒率60%,堊白度10.0%,膠稠度52毫米,直鏈澱粉含量20.3%。
產量表現
2011年參加武陵山區中秈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659.6千克,比對照Ⅱ優264增產6.5%;2012年續試,平均畝產629.2千克,比Ⅱ優264增產2.7%;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644.4千克,比Ⅱ優264增產4.7%;2013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80.6千克,比Ⅱ優264增產4.4%。
栽培技術
1.稀播勻播,培育多櫱壯秧。
2.秧齡期30~35天,畝栽1.0~1.2萬穴,基本苗6萬。
3.多施用有機肥、配施磷、鉀肥;底肥畝施複合肥13~18千克,移栽後畝追施尿素13~15千克、氯化鉀5~8千克。
4.間隙灌溉,後期忌斷水過早。
5.注意及時防治螟蟲、白葉枯病、稻飛虱、稻瘟病等病蟲害。
審定意見
該品種符合國家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貴州、湖南、湖北、重慶四省(市)所轄的武陵山區海拔800米以下稻區作一季中稻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