瑖姓

瑖姓,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郇國君主郇伯,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一.姓氏淵源:
單一淵源: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郇國君主郇伯,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西周初期時候,周文王有一個兒子被封到郇邑為爵,稱為郇伯,郇伯在郇邑建立了郇國,為伯爵國。到春秋時期,晉武公姬稱(曲沃武伯)滅了郇國,將其地賞賜給助自己登位的大夫姬原,是為郇叔。
郇國大部在今山西晉南地區,國都在郇陽(今山西臨猗),當地盛產一種石頭,似玉一樣漂亮,古時稱為瑖,因此其地又稱“郇瑖”,其國人因以為姓氏,稱郇瑖氏。後因戰事紛亂,其地自然條件惡化,這在史籍《左傳·成六年》中有記載:“郇瑖氏土薄水淺,其惡易覯。”就是說人在郇國故地容易得病,是因為當地水土條件惡劣造成的。
在郇瑖氏的後裔子孫中,後多省文簡化為單姓郇氏、瑖氏、荀氏、猗氏等。
二.分布:
今陝西省的漢中地區、山西省的燕北地區文水縣一帶,均有瑖氏族人分布。
三.郡望:
河東郡:古代河東郡有四:一是指今整個山西省。二是秦朝初期(公元前221年)置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縣),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夏縣、臨汾市、萬榮縣、永濟市、聞喜縣一帶地區。東晉時期移治到蒲坂(今山西永濟蒲州鎮)。隋、唐兩朝為蒲州河東郡。隋朝時期又分蒲坂,置河東縣為治所。在明朝被並河東縣,劃入蒲州。三是唐朝時期有河東道,又設河東節度使,道治在蒲州,節度使治所在太原(今山西太原)。四是宋朝時期有河東路,治所在并州(太原府,今山西太原),其時轄地北以內長城為限,而兼有今陝西東北角。大金國時期分為河東南路、河東北路,南路的治所在平陽(今山西臨汾),北路的治所在太原府,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黃河以東夏縣一帶地區。明朝時期並河東縣入蒲州。
猗氏縣:即今陝西省運城市臨猗縣一帶,其東部與西部皆有龍山仰韶文化遺址。堯舜時代,郇陽地近國都,皆為甸服之地。夏王朝時期屬冀州之域。殷商時期為“郇瑕氏之墟”。西周初期為郇伯封地。春秋時期,猗氏、臨晉均屬晉國。戰國時期則屬魏過。秦朝時期,秦始皇分天下三十六郡,臨猗屬河東郡。西漢二年(公元前205年),漢高祖置解縣及猗氏縣,屬司隸部河東郡。新莽時,屬洮陽郡。東漢時期屬司隸校尉部。三國時期屬曹魏國。晉朝時期分天下為十九州,猗氏、解縣屬司州河東郡。南北朝時期,屬北朝元魏司州河東郡。隋朝開皇三年(公元583年),汾陽郡與綏化郡均罷,猗氏屬蒲州。唐朝武德元年(公元618年),罷郡置蒲州,州治為桑泉,領河東、猗氏、桑泉、虞鄉四縣。唐天寶十三年(公元754年),更桑泉為臨晉,臨晉縣名自此始。五代時期建置隨後唐,屬河中府。宋朝至道三年(公元997年),猗氏、臨晉屬永興軍路河中府。金國天德元年(公元1149年),猗氏、臨晉屬河東南路河中府。元朝時期屬晉寧路河中府。明朝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罷河中府,改屬平陽府。清朝時期屬山西省河東道蒲州府。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廢府,兩縣均直隸於省。民國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猗氏、臨晉相繼解放。1949年2月15日,猗氏、臨晉屬晉南行署管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屬運城專員公署。1954年8月,臨晉、猗氏兩縣合併為臨猗縣,縣治設猗氏城。1958年10月,屬晉南專員公署,將臨猗併入運城,1959年10月復分出。1970年,屬運城地區行署。2001年運城撤地設市後,臨猗縣屬運城市管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