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琴
古琴,是中華傳統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樂器。她以深厚的內涵、高雅的形制、優美的旋律和沁人心脾的音色受到歷代人們的喜愛。在三千年的歷史中產生了大量的古琴理論文獻和曲譜。200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古琴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使中國這個古老的民族樂器為世界人民所關注。
三千年的古琴理論和實踐證明了,古琴不僅是一件樂器,她還能發揮修身養性、陶冶情操和調理身心的作用。這一深刻的內涵正是古琴區別於其他樂器的重要特徵。然而近年來,在復興古琴的熱潮中,人們的注意力更多側重於古琴的技法和演奏,而忽視了古琴修身養性、調理身心的重要作用。這使得古琴所具有的豐富內涵變得單薄而無力。
二、琴谷書院簡介
琴谷書院成立於2010年,由琴穀子先生創建,傳承了中國古代書院的建制與精神、融匯中國傳統文化與當代網際網路通訊技術結合創新,是一所集古琴彈奏和斫制、琴學理論研究、文藝文學創作、教學等一體的古琴與傳統文化研究與教學團體。以傳承、宣傳中國文化,弘揚和發展古琴藝術為己任,致力於線下古琴教學、線上網路講座、培訓、交流、研討、創作和集著,致力於搭建基於O2O模式(線上網際網路,線下活動、體驗的有機結合)的古琴音樂文化互動平台,希望成為古琴與傳統文化愛好者怡情、修心養性的自由天地和精神家園。
(一)、線上平台:古琴與中國文化網
古琴與中國文化網是古琴垂直細分行業入口網站,匯集中國傳統文化、免費古琴曲、琴學資料下載,古琴、書法、國畫、國學、文學、小說等,是開展古琴與中國文化,古琴培訓,古琴遠程教育的網路教育學習平台,是古琴與傳統文化愛好者的學習網站。
目前,網站主要有資訊、圖譜、琴人、琴器、琴藝、琴曲、視頻、文論、專欄、下載、中國文化、電子雜誌等欄目,同時開張古琴與傳統文化公益網路講座、邀請琴人開社專欄入駐指導線上琴友。網站擁有註冊會員5000多名,每天近萬人的訪問量;《古琴與中國文化》電子雜誌、微信公眾平台面向全國琴友發行,讓全國近萬名琴友受益。
(二)、線下平台:琴谷書院古琴斫坊
琴谷書院古琴斫坊(琴谷山房)座落於歷史文化古城福州,琴坊斫制的每張古琴都精心匠制,精心選材,精細製作。每張古琴的音色純正,以傳統工藝和現代技術相結合的工藝,製作桐木、老杉木等貴重木材的高檔古琴。在古琴漆藝方面,傳承、依託了福州市漆藝基地精湛的漆藝技術。漆藝和木質所形成的特殊工藝,外觀採用清水手工打磨工藝,使乃古琴音色優韻,手感舒適。
琴坊研製的古琴特點:琴體振動充分,高、中、低音平衡豐滿,上下把位通透,七根弦協調,發音靈敏,韻味濃郁,無沙音、打板,頻響較寬。古琴整體穩定性良好,環境變化干擾影響極小。古琴聲音渾厚、透亮、純淨;桐木古琴、明朗、細膩;杉木古琴圓潤、渾厚。古琴斫坊始終把弘揚民族精神,傳承民族文化作為出發點,所斫制的古琴,以獨特的樂器風格和藝術造型達到里一流水準,充分得到眾多古琴演奏家,教育家,愛好者的一致讚賞。
(三)、線下平台:閩江琴社
閩江琴社是福州琴友、福州高校教師、高校在讀學生中對古琴有一定興趣和愛好的學生自主創立的以琴學研究為主的文藝兼學術性質的團體組織。本著“以琴養心,以琴會友,以友輔仁”的宗旨,通過講座、研討、座談、演奏和學術交流等形式,開展古琴教學及古琴文化理論研究,弘揚中國傳統古琴文化,提高社員的琴學修養,更好地繼承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發揚琴道,淨化人心。
琴谷書院在保護和弘揚古琴文化遺產的活動中,在重視演奏技巧的同時,更加注重古琴修身養性的功能,提倡做一個品德高尚的琴人,做一個身心健康的琴人,做一個全面傳承古琴文化遺產的琴人。
三、琴谷書院師資隊伍
琴谷書院(古琴與中國文化網)專家顧問、師資隊伍
網站題詞:鄭珉中先生
指導單位:
中國琴會(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古琴專業委員會)
福建省音樂家協會古琴藝術專業委員會
本站藝術顧問(排名不分先後):
周昌樂:廈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原廈門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
袁中平(台灣中華古琴學會會長)
林蒞(福建省音樂家協會古琴藝術專業委員會會長)
師資隊伍:
琴穀子,男,著名斫琴師、古琴傳統製作技藝傳承人、文化創意學者。閩江學院《古琴與中國文化》課程主講教師,博士研究生、華中科技大學碩士、民建福建省委文化委員會委員、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古琴專業委員會(中國琴會)委員、福建省音樂家協會古琴專業委員會會員、琴谷書院(古琴與中國文化網)山長、琴谷書院琴斫坊斫琴師、閩江學院古琴社指導老師、福州大學古琴社指導老師、海峽文化創意人才孵化站指導老師。
邊江紅: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任辦公室宣傳科副主任、廣州中醫藥大學中醫學講師、《古琴音樂與中醫養生》(羊城晚報出版社)一書的作者,擔任《古琴音樂與中醫養生》課程教學、講座。
四、琴谷書院發展歷程
2013年9月10日,琴谷書院(古琴與中國文化網)古琴傳習班在閩江學院海峽學院開班,為博雅選修課程,選修學生30人,每周2課時,1個學期。
2013年8月25日,中南大學《創新與創業教育》雜誌第4期中《TRIZ與文化創意產業創新人才培養》一文中提到閩江琴社在中國傳統文化與“文化+科技+創意”人才培養模式中的重要作用。
2013年8月22日周四晚上20:00-21:30,琴谷書院公益網路講座第1期:《古琴音樂與中醫養生》,邀請了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任辦公室宣傳科副主任、廣州中醫藥大學中醫學講師、《古琴音樂與中醫養生》(羊城晚報出版社)一書的作者邊江紅女士開講座,線上30多名琴友通過YY語音平台開了講座,效果顯著。
2013年8月7日,古琴斫坊用了一年多時間,製作了16張古琴,供閩江學院《古琴與中國文化》古琴課程使用。
2013年07月31日,貴州文聯《音樂時空》雜誌刊登報導了我古琴斫坊傳統古琴製作技藝。
2013年07月25日,國家文化部《演藝科技》2013年7月“樂器”刊登了古琴斫坊《福州古琴傳統特色技藝--閩越斫琴法》一文。
2013年07月02日,古琴與中國文化網琴曲頻道開通。
2013年6月底,《古琴與中國文化》電子雜誌第1期發行。
2013年6月29日下午,到福州鄭頻老師漆畫工作室交流學習。
2013年6月18日,參加第11屆中國•海峽項目成果交易會(6.18)。
2013年6月3日,古琴與中國文化網站改版成功上線。
2013月5月18日,古琴與中國文化網(琴谷書院)、閩江學院古琴社組織古琴教學(青雲負責教指法),地點在閩江學院。
2013月4月10日,香港著名武俠小說家金庸先生為“琴谷書院”題詞。
2013年02月23日,閩江琴社聘請廈門大學博士生導師周昌樂教授為顧問。
2013年2月6日,福建省建國後最早古琴製作師、著名斫琴師“閩越古琴張”張華東先生蒞臨古琴斫坊指導。
2013年1月3日,到武漢古玩城走訪了武漢佩蘭琴社。
2013年1月2日,到武漢古琴台,拜訪了在琴台的太和琴社陳信喆社長。
2012年12月31日,編輯《閩江琴訊》電子雜誌正式發布。
2012年12月26日,舉辦福建省音樂家協會古琴專業委員會走進閩江學院古琴藝術展活動在閩江學院三堂廣場舉行。
2012年12月初,福建書法家、閩江學院美術學院書法副教授柯遇霖老師為琴社題詞,墨寶“閩江琴社”。
2012年12月4日至12月17日,在閩江學院海峽學院教學大樓舉辦為期一周多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古琴文化藝術展》,該展覽通過古琴知識展板、古琴樂器、電腦視頻等全方位展示了中國古琴文化藝術。上海師範大學副校長叢玉豪教授觀看了古琴文化藝術展。
2012年12月8日周六早晨,閩江琴社雅集,有來自福州大學研究生等幾名。
2012年12月7日下午,上海思然琴社林暢老師蒞臨閩江琴社。
2012年12月1日下午,組織閩江學院古琴社社員第一次練習古琴。
2012年12月初,聘請福建省音樂家協會古琴專業委員會會長林蒞老師為客座教授、琴社指導老師。
2012年11月初,經過著名古琴家、中國科學院研究員陳長林老師的推介,古琴界泰斗鄭珉中先生為我社題詞。鄭老贈送我社4幅墨寶:“古琴與中國文化”、“閩江琴社”等。
2012年10月26日,閩江琴社第一次召開古琴培訓與交流會。
2012年9月12日,先後到北京師範大學松風古琴社、清華大學古琴社、北京大學古琴社交流學習。
2012年9月8日,前往台北琴道館,拜訪台灣中華古琴學會袁中平會長,袁老師給我們題詞和並贈送CD。
2012年9月2日,參加福州市博物館舉辦《非物質文化遺產--古琴藝術專場活動》暨紀念國家級古琴藝術代表性傳承人閩派琴宗李禹賢先生。
2012年8月28日。正式成為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古琴專業委員(簡稱“中國琴會”)會員。
2012年8月26日,赴福州勁草琴堂拜訪福建古琴研究會會長林蒞老師。
2012年8月23日,赴福州市文化藝術界聯合會,拜訪了福州市文聯副主席傅永強先生。就古琴篆刻工藝方面做了深入的交流,為古琴斫琴技術、篆刻技術提了多方面的建議。
2012年08月23日,福建書法家李憶聲為琴坊題詞,墨寶“養心”。
2012年8月中旬,赴福州金山畫苑美術培訓學校參考訪問。金山畫苑校長王明泰熱情接待了我們。
2012年8月中旬,福建江夏學院林榮清教授為古琴斫坊書法題詞。
2012年8月初,古琴斫坊準備推出一款“水龍吟”伏羲式古琴。本款古琴設計由李皞老師親自設計、斫制,“水龍吟”三字書法由福建行政學院林榮清教授負責題字。
2012年7月28日,走訪了閩江學院美術學院吳思冬老師漆藝工作室。
2012年6月19日,網站註冊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