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頁碼:360 頁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
·ISBN:7208086702/9787208086708
·條形碼:9787208086708
·版本:第1版
·裝幀:平裝
·開本:16
·正文語種:中文
·叢書名:東方編譯所譯叢
·外文書名:Understanding International Conflicts: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History
作者簡介
小約瑟夫·奈,現代哈佛大學傑出服務教授,曾任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院長,並且擔任過卡特政府的副國務卿幫辦,柯林頓政府的助理國防部長以及國家情報委員會主席。譯者簡介:
張小明,在北京大學先後獲得國際政治專業的學士、碩士與博士學位,從1988年開始在北京大學任教,現在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媒體推薦
我認為,它是一本可供學習世界政治的學生閱讀的最好的教科書。它把歷史、政治哲學、政治理論以及分析完美地結合了起來。——哈佛大學教授 斯坦利·霍夫曼
約瑟夫·奈運用豐富的文獻來表達清晰的觀點,而非堆砌大量的材料讓讀者望而生畏。閱讀奈的世界政治著述,如同觀看喬·狄馬喬(Joe DiMaggio)打棒球或者馬友友(Yo—Yo Ma)演奏大提琴:他把複雜東西變得簡單。
——普林斯頓大學教授 羅伯特·基歐漢
目錄
序前言
第一章 世界政治中存在著永久的衝突邏輯嗎?
什麼是世界政治?
伯羅奔尼撒戰爭
倫理問題和國際政治
第二章 世紀重大衝突的起源
國際體系和原因層次
反事實推理
第三章 均勢與第一次世界大戰
均勢
權力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起源
第四章 集體安全制度的失敗和第二次世界大戰
集體安全制度的興與衰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源
第五章 冷戰
威懾和遏制
有關冷戰的三種思路
羅斯福的政策
史達林的政策
衝突的階段
冷戰是不可避免的嗎?
分析的層次
美國和蘇聯在冷戰中的目標
遏制
越南戰爭
冷戰的發展
冷戰的結束
核武器的作用
第六章 冷戰後的衝突——干涉與制度
族群衝突
干涉與主權
國際法和國際組織
中東的衝突
第七章 全球化和相互依存
全球化的各個方面
相互依存的概念
石油政治學
第八章 信息革命與跨國行為體
權力和信息革命
跨國行為體
第九章 新的世界秩序?
術語解釋
第七版譯後記
序言
約瑟夫·s.奈在共同市場、國際政治經濟學、國際制度、美國對外政策、核武器控制以及國際倫理等研究領域,做出了重要和具有原創意義的學術貢獻。他因為提出和闡述“軟權力”概念,而在大眾媒體中享有很高的知名度,“軟權力”一詞被很多可能並不知道此概念發明者的評論家們所使用。奈教授是一位不同尋常的教育家,在政界和學界都卓有成就。在1977—1979年間,他擔任負責安全援助、科學和技術的副國務卿幫辦,並領導國家安全委員會核不擴散小組。他把自己有關世界政治中的權力與相互依賴之重要研究成果,以及對核擴散問題的敏銳理解,帶到上述工作崗位中。他在1994—1995年擔任負責國際安全事務的助理國防部長期間,運用自己所掌握的政治學專門知識,構建了一個嶄新的、制度化的美日關係,有助於緩解那個時代有害的貿易衝突。奈教授在上述兩個從政時期,都獲得了政府頒發的傑出貢獻獎章,這表明政治學(至少是大師所掌握的政治學)可以為現實的政策世界提供洞見。讀過他在《外交》雜誌以及其他地方發表的觀點銳利的時政評論文章的人,一定會同意我的這一判斷。
《理解國際衝突》是一本篇幅不長的世界政治教科書,而不是一部學術原創著作、一份政策備忘錄,或者一篇社論文章。具有原創性的學者們在討論世界政治的重要問題時,往往顯得學究氣十足,而決策人的言論則常常令人琢磨不透,或者充滿陳詞濫調。奈教授並非如此。讀者會發現手中的這本書簡明扼要、通俗易懂。約瑟夫·奈運用豐富的文獻來表達清晰的觀點,而非堆砌大量的材料讓讀者望而生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