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學與啟蒙:宋元明清道德哲學研究

《理學與啟蒙:宋元明清道德哲學研究》,作者魏義霞,由商務印書館於2009-10-1出版。描述的是女性擅長於形象思維,男性善於邏輯思維。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理學與啟蒙:宋元明清道德哲學研究

筆者關於《理學與啟蒙:宋元明清道德哲學研究》特點的淺見,是受《理學與啟蒙:宋元明清道德哲學研究》啟發後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以往哲學界有一個不成文看法,以為女性擅長於形象思維,男性善於邏輯思維。作為邏輯思維的哲學,又要進行窮一生之力都不能讀完中外哲學家一少部分著作的中國哲學研究,不僅被男性視為畏途,而且為女性所不敢碰的難題。但隨著時代的生生不息,特別是我了解了魏義霞教授的著作以後,這種思維定勢必將被突破。我認為以女性細微的“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的觀察能力和深刻的“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邏輯體認能力的融合,便具有明顯的優勢。她不僅為女性在哲學領域的翱翔開闢了廣大的天空,而且定能為振興中華民族自己的哲學做出卓越的新貢獻。

本書目錄

序上篇 宋明時期道德哲學研究宋明時期的社會與道德一、宗法社會的鼎盛與中央集權的加強二、理學被定於一尊三、傳統倫理學說的體系化四、宗法道德的全面加強道德教化的全面加強和普及一、道德教化的全面加強和普及二、理學家的道德修養工夫論德法並舉的治國理念及其尚刑重法一、德法並舉的治國理念二、兩宋思想家對德刑關係的論證三、德刑並用中尚刑而重法四、理學家對德刑合理性的論證及其對刑法的側重知行觀與道德教化的加強一、二程——“行難知亦難”二、朱熹——“知在先”與“行為重”三、王守仁——“知行合一”四、以知為先、為本與知行觀的道德內涵和倫理維度五、知行與格物、致知六、知行觀與“去人慾,存天理”三綱五常的進一步神聖化、規範化及其社會影響一、三綱五常被視為“天理”、“良知”二、對五常的進一步闡釋和排序三、“民胞物與”說和“天下一家”說理與欲、義與利、公與私和價值觀的衝突與歸一一、理學家理欲觀的禁慾主義色彩二、功利主義學者的“足欲”、“節慾”主張三、理學家義利觀的尚義傾向四、功利主義學者對利的肯定五、殊途同歸的尚公主張中篇 明清之際道德哲學研究明清之際的社會與道德一、明清之際的社會狀況與商品經濟的萌芽二、早期啟蒙思潮的出現三、傳統道德受到初步衝擊正統的顛覆——對理學的批判與重建一、眾口一詞——對理學一致而全面的否定二、荒謬不經·顛覆理學的哲學根基三、盲目順從·張揚和推崇個性四、慘無人道·倡導人性一元論五、清談無用·推崇經世致用形上反思——對理學哲學根基的顛覆一、理氣觀——理先氣後·理依於氣二、道器觀——道本器末·道寓於器三、有無觀——以無為本·以實藥空四、動靜觀——靜主動客·靜者靜動五、心物觀——心外無物·由物而心六、知行觀——吾心之知·知源於行七、形上顛覆——早期啟蒙思想家批判理學的根基處人之自然本性的還原和道德的重新定位——人性理論及其意義一、以理殺人——對理學的定性和譴責二、人性一元論——對理學人性哲學的批判和顛覆三、對人之自然本性的還原——欲、利、私是人之本性四、對道德的重新定位和理解——價值觀念的變遷五、理不再殺人——人性哲學的特殊地位和作用知源於行——知行觀及其對理學的批判一、“未嘗離行以為知”——王夫之的知行觀二、習行哲學——顏元的知行觀三、從以知廢行到知源於行——早期啟蒙思想家與理學家的對壘四、知行觀之爭的現實透視對三綱的批判與啟蒙思想家的平等意識一、君權受到初步批判二、關於男女平等的微弱呼聲三、樸素的平等觀念與早期啟蒙思想的局限重欲、貴利、尚私——明清之際價值觀的新動向一、批判“去人慾,存天理”的說教,伸張欲的正當性二、重功利的義利觀三、少數人對私的肯定四、明清之際價值觀的總體透視明清之際社會道德面面觀一一、新觀念的社會影響二、明末社會道德的進一步墮落三、傳統道德依然強大下篇 宋元明清道德哲學個案研究“命在義中”——二程性命之學研究一、天命論——似曾相識的儒家學脈二、天、理、道、性、命、心為一——本體一人性一道德哲學的三位一體三、“命在義中”——儒家道德主義的變奏及宋明印記四、“以義安命”——性命之學的道德旨歸和修養功夫理氣雙重的審視維度和價值取向——朱熹性命之學研究一、理本論與理氣觀——性命之學的形上背景和思維框架二、“命有兩種”——理命論與氣命論三、人性雙重一一天理之善與氣質有惡四、存心、格物、致知——去欲存理的性命觀個性·獨立人格·平等意識——李贄啟蒙思想的靈魂一、異端與狂者二、對個性、獨立人格的崇拜和張揚三、以男女平等為核心的平等思想四、基於人格獨立和平等的功利主義“以實藥其空”——顏元哲學的創建機制及其意義一、揭露理學的殺人本質和內在危機——思想建構從批判理學開始二、天理之虛與氣質之實——人性一元論三、“以動濟其靜”——習行哲學四、習行的目的是為了功利——功利主義的價值追求五、誦讀之虛與習行之實——對讀書的看法氣的提升與理的祛魅——戴震哲學的建構與理學的終結一、氣與理的較量——以訓詁的方式對宇宙本體的回答二、“血氣心知,性之實體”——人性之氣與人性之理三、天理與人慾——對理學以理殺人的揭露和批判主要參考文獻後記

作者介紹

魏義霞,1983年考入黑龍江大學哲學系,1990年獲碩士學位。1997年破格晉升為教授,2005-2007年為中國人民大學博士後。現為黑龍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傳統哲學與文化、比較哲學和中國近代哲學研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