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義霞

魏義霞,1965年生。1983年考入黑龍江大學哲學系,1990年獲哲學碩士學位,1997年晉升為教授,1999年被評為“黑龍江省優秀中青年專家”,2001年獲哲學博士學位。現為黑龍江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黑龍江省哲學基地專職研究員。

學科

中國哲學

研究方向

近代哲學

代表性著作

獨立出版學術專著8部
1、《七子視界——先秦哲學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版,53萬字,獨立完成。
2、《中國近代哲學的巨觀透視》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28萬字獨立完成。
3、《天·人·命運:人類命運的哲學闡述和當代審視》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28萬字,獨立完成。
4、《生存論:人的生存維度及其哲學回應》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28萬字,獨立完成。
5、《比較哲學——當代哲學重建的歷史關照和哲學審視》, 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28萬字,獨立完成。
6、《理學與啟蒙——宋元明清道德哲學研究》,商務印書館2009年版,61、8萬字,獨立完成。
7、《中國人的命運哲學》,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10年10月版,28、7萬字,獨立完成。
8、《和諧理念與建構》,人民出版社2010年11月版,28萬字,獨立完成。

代表性論文

1、《禮法、法天、法術——先秦法制模式研究》,《哲學研究》2005年第4期。
2、《不同的哲學追求和人生理想——近代與古代價值哲學比較研究》,《哲學研究》2003年第2期。
3、《中國近代哲學轉型的幾個重要問題》,《哲學研究》1996 年第6期.
4、《中國近代哲學研究述評》,《哲學動態》1996 年第5期。《 人大複印資料》(中國哲學史),1996 年第7期。
5、《殊途同歸:韓非與墨子哲學的比較研究》,《齊魯學刊》1997年第3期。《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1997年第5期。
6、《仁——在孔子與孟子之間》,《社會科學戰線》2005年第2期。
7、《古代與近代之仁的比較研究》,《中華文化論壇》2005年第3期。
8、《創新體系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構》,《黑龍江社會科學》2005年第1期。
9.《我國古代佛教與近代佛教的比較研究》,《燕山大學學部報》2004年1期。
10.《哲學與自然科學的關係——近代與古代哲學比較的新視野》,《黑龍江社會科學》,2004年3期。
11.《天欲義而惡不義——墨子本體哲學倫理哲學與政治哲學的三位一體》,《東方論壇》2004年4期。
12.《先秦儒家與法家政治哲學比較研究》,《管子學刊》2003年4期。
13.《有生於無—與中國古代哲學的宇宙本體》,《理論與現代化》2003年5期。
14.《中國近代人學研究新方向》,《東方論壇》2003年4期。
15.《人的生存危機及其問題的解決》,《學習與探索》2003年第2期。
16.《孔孟之道意味著什麼?》,《哲學之路》第一輯,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版。
17.《對人的不同描寫和模塑——近代與古代人生哲學比較研究》,《北方論叢》2003年第1期。
18.《本體之辨—從康有為到譚嗣同》, 《北方論叢》1995年第6期。《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1996年第2期。
19.《中國近代認識史上的困惑》,《求是學刊》2000年第6期。《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轉載,2001年第1期。《人大複印資料(中國哲學)》2001年第2期。
20.《“有生於無”與中國哲學的本體特徵》,《北方論叢》2000年第1期。《新華文摘》摘要,2000年第6期。《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摘要,2000年第3期。
21.《賀麟的體用觀——中國現代哲學重建之路》,《齊魯學刊》2000年第1期。 《人大複印資料(中國哲學)》全文轉載,2000年第4期。
22、《試論中國近代的哲學轉型及其得與失》,《學術交流》1999年第1期。《人大複印資料(中國哲學史)》1999年第4期。
23、《死亡哲學:靈魂不死的歷史追溯與深層思考》,《北方論叢》1998年第3期。《人大複印資料》(宗教)1998年第4期。《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摘要1998年第4期。
24、《中國近代唯心論的“心”是什麼?》,《學習與探索》1990年第3期。《新華文摘》1990年第7期。《 人大複印資料》(中國哲學史),1990年第6期。
25、《試論“心”的範疇在中國近代的演變》,《求是學刊》1990年第3期。《 人大複印資料》(中國哲學史)1990年第7期。
26、《淺說嚴復對“天演”原因的分析》,《求是學刊》1991年第4期。《 人大複印資料》(中國哲學史)1991年第9期。
27、達爾文進化論的中國化》,《北方論叢》1992年第3期。《 人大複印資料》(中國哲學史)1992年第7期。
28、《莊譚相對主義同異觀》, 《學術交流》,N .6,1992.《 人大複印資料》(中國哲學史)1993年第1期。
29、《陸王異心論》, 《求是學刊》1993年第4期。《 人大複印資料》(中國哲學史)1993年第9期。
30、《獨·群:中國近代哲學的內在矛盾淺析》,《求是學刊》1994年第2期。《新華文摘》1994年第6期。 《 人大複印資料》(中國哲學史)1994年第4期。
31、《西方自然科學的引進與中國近代的哲學變革》,《學習與探索》1995年第1期。《 人大複印資料》(中國哲學史)1995年第4期。
32、 《21世紀中國哲學的巨觀展望》, 《學術交流》1995年第4期。《 人大複印資料》(中國哲學史)1995年第10期。
33、《近代平等思想中的不和諧音符》,《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4月7日。
34、《孔子之道是什麼——康有為視界中的孔子何以成為教主》,《人文雜誌》2011年第2期,第52-57頁。
35、《佛學:康有為哲學的主要來源》,《哲學分析》2011年第2期,第75-83頁。
36、《康有為孔教觀視域中的漢唐哲學》,《吉林師範大學學報》2011年第2期,第29-34頁。
37、《康有為的孔教時代與全球化背景下的儒學復興》,《國際儒學研究》(第十八輯)九州出版社2011年版,第530-547頁。
38、《從先秦本體哲學看儒家的顯學地位》,《燕山大學學報》2008年第1期。
《從先秦本體哲學看儒家的顯學地位》,《新華文摘》2008年第14期。
39、《異夢:莊子與列子之夢的哲學比較》,《求是學刊》2008年第3期。
《異夢:莊子與列子之夢的哲學比較》,《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內刊》2008年第10期。
《異夢:莊子與列子之夢的哲學比較》,《人大複印資料(中國哲學)》2008年第8期。
40、《近代思想家的平等誤區》,《社會科學戰線》2008年第4期。
41、《宇宙秩序—社會秩序—家庭秩序的相互通約》,《國際儒學研究》2008年第16輯。
42、《〈周易〉與宋明理學的和諧建構》,《朱子文化》2008年第3期。
43、《知在先與行為重——朱熹知行觀探究》,《合肥學院學報》2008年第6期。
《儒家宗法和諧建構的秘密》,《儒學評論》2008年第4期。
44、《康有為對莊子的定位與近代哲學視界中的莊子》,《中國哲學史》2009年第3期。51-59
45、《學而優則仕和達則兼善天下——儒家的仕途情結與和諧建構》,《哲學與文化》(台灣)2009年第5期。151-166
46、《以孔釋佛還是以佛釋孔——康有為、譚嗣同孔教觀比較》,《北京大學學報》2009年第3期。43-51
47、《近代視界中的仁愛——兼論近代思想家對仁愛思想的創新》,《社會科學戰線》2009年第2期。31-39
48、《康有為、譚嗣同平等思想的相同性及其本質》,《福建論壇》2009年第7期。63-69
49、《孔教、儒家與國學——對傳統文化之近代形態的省察》,《求是學刊》2009年第5期。24-30
50、《莊子與譚嗣同的平等思想——論譚嗣同及近代哲學中的莊學淵源》,《華南師範大學學報》2009年第4期。96-102
51、《朱熹的踐履方法和修養工夫》,《合肥學院學報》2009年第6期。3-9
52、《從孔子與墨子的天命論看儒家與墨家的不同命運》,《燕山大學學報》2009年第1期。1-9
53、《二程對仁的創新及其對理學的奠基》,《朱子文化》2009年第3期。9-13
54、《近代與古代哲學之天的比較——兼論哲學與自然科學》,《哲學之路》第五輯,黑龍江大學出版社2009年。130-140
55、《董仲舒與儒家和諧思想的新開展》,《浙東學術》浙江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181-202
56、《孟子與宋明理學》,《經學與中國哲學》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第版。389-402
57、《康有為的佛學思想及其特徵》,網路學術論文——佛教線上。
58、《儒家宗法和諧建構的秘密》,《儒學評論》(第四輯)河北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133-143
59、《平等與自然科學》,《哲學研究》2010年第7期,第55-60頁。
60、《先秦語言哲學的流派分野與共同特徵》,《外語學刊》2010年第2期,第14-19頁。
反響:《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10年第3期摘編。
61、《自由是權利還是道德》,《道德與文明》2010年第7期,第35-39頁。
62、《論墨子“以尚賢使能為政”的政治哲學》,《齊魯學刊》2010年第1期,第27-32頁。
63、《康有為宋明理學四維觀》,《江西社會科學》2010年第12期,第52-56頁。
64、《儒家語言哲學中的和諧意識》,《黑龍江社會科學》2010年第4期,第1-6頁。
65、《康有為的孔教概念及其反思》,《國際版儒教文化研究》(韓國)(第十四輯),韓國成均館大學出版社2010年8月,第171-196頁。
66、《康有為與孟子比較》,《社會科學戰線》2010年第12期,第1-6頁。
《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1年第5期轉載。
《新華文摘》2011年第8期摘要。
67、《誰是真孔子——康有為、譚嗣同對孔子思想的闡釋及其啟示》,《儒學的當代使命》(卷三),九州出版社2010年4月版,第445-456頁。
68、《譚嗣同視界中的莊子》,《科學與宗教》(第四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2月版,第53-65頁。
69、《知在先與行為重——朱熹知行觀探究》,《朱子學刊》(第十九輯),黃山書社2010年6月版,第26-37頁。
70、《“為孔子傳人”與“非孔子全體”——康有為論宋明理學》,《合肥學院學報》2010年第6期,第18-22頁。
71、《知先行後與知行合一——朱熹與王守仁知行觀比較》,《朱子文化》2010年第5期,第17-21頁。
72、《莊子之夢的超越和自由情懷》,《老子學刊》(第一輯),四川出版集團2010年9月版,第92-101頁。
73、《平等是一種權利還是一種狀態》,《燕山大學學報》2010年第1期,第13-22頁。
74、《哲學史與哲學建構》,《燕山大學學報》2010年第4期,第63-68頁。
75、《誰是真孔子——康有為、譚嗣同對孔子思想的闡釋及其啟示》,《儒學評論》(第四輯)河北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290-305頁。
76、《〈西銘〉的邏輯線索》,《光明日報》2010年12月20日。
77、《中國人的命運哲學》,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10年10月版,28、7萬字,獨立完成。
78、《和諧理念與建構》,人民出版社2010年11月版,28萬字,獨立完成。

完成十餘項省部級科研課題

1、七子視界——先秦哲學研究,2003—2004黑龍江省社科規劃
2、天·人·命運——中國古代哲學對人的命運的探索,1996—1997黑龍江省教委課題
3、中國近代哲學與古代哲學的比較研究,1998—1999黑龍江省教委課題
4、反觀窺秘—中國近代哲學與古代哲學的比較研究,1997—1998黑龍江省社科規劃課題
5、從比較哲學的角度看當代中國哲學的轉型與重建,1996—1997黑龍江大學課題
6.人的存在與哲學的回應,1999—2000黑龍江大學傑出青年基金
7.儒家哲學新體認,1993—1994黑龍江大學校管課題
8.人·人學·哲學,2000-2001黑龍江省教委課題
9.中國近代哲學總論,1994—1995黑龍江省教委課題
在研項目有:
1、2010年—2013年國家社科規劃項目
項目名稱:國學與中國近代文化形態研究
項目編號:10BZX039
經費金額:12萬元
2、2008-2011教育部科研立項
項目名稱:啟蒙與平等——從明清之際到五四運動
項目編號:08JA720007
經費金額:7萬元
3、2009—2010年黑龍江六個一批項目
項目名稱:近代哲學視界中的國學研究
項目編號:2009A08
4、項目:2011—2012黑龍江省教育廳項目
項目名稱:戊戌啟蒙四大家比較研究
項目編號:12512214
項目金額:0.6萬元

獲獎

1、 《獨·群:中國近代哲學的內在矛盾淺析》,1996年獲黑龍江省優秀社會科學成果(青年類)一等獎
2、 《天·人·命運——人類命運的哲學闡述和當代審視》,2000年獲黑龍江省教委科研成果一等獎
3、 《天·人·命運——人類命運的哲學闡述和當代審視》,2000年獲得黑龍江省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
4、 《有生於無與中國哲學的本體特徵》,2002年獲得黑龍江省社會科學研究成果(青年類)二等獎
5、 《中國近代哲學轉型的幾個重要問題》,1998年獲黑龍江省優秀社會科學成果(青年類)二等獎
6、 《中國近代唯心論的“心”是什麼?》,1992年獲黑龍江省優秀社會科學成果二等獎
7、 《中國近代哲學轉型的幾個重要問題》,1998年獲黑龍江省教委優秀社會科學成果二等獎
8、 《有生於無與中國哲學的本體特徵》,2002年獲得黑龍江省人文社科成果二等獎
9、 《獨、群:中國近代哲學的內在矛盾淺析》,1995年獲黑龍江大學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
10、《中國近代哲學轉型的幾個重要問題》,1997年獲黑龍江大學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
11、《本體之辨:從康有為到譚嗣同》,1997年獲黑龍江大學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
12、《殊途同歸:墨子與韓非哲學思想的比較研究》,1998年獲黑龍江大學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
13、《合理地協調教學與科研的關係,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1997年獲黑龍江大學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
14、《天·人·命運——人類命運的哲學闡述和當代審視》,1999年獲得黑龍江大學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
15、《中國近代認識史上的困惑》,2004年獲得黑龍江省高校人文社科成果二等獎
16、2009年獲得黑龍江省優秀成果二等獎。
獲獎題目:《七子視界:先秦哲學研究》
2008年獲得黑龍江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獲獎題目:《七子視界:先秦哲學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