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井村

琅井村

妥安鄉琅井村,建國初期素有祿豐縣“第一大村”的美譽。2008年,琅井村被雲南省人民ZF公布為省級歷史文化名村。歷史文脈清晰,特色鮮明,具有很高的觀賞、遊憩、歷史、文化、藝術、科考價值。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

琅井村位於雲南省祿豐縣西北隅,地處祿豐與牟定兩縣交界
楚雄祿豐琅井村楚雄祿豐琅井村
,距祿豐縣城86公里,牟定縣城20公里,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黑井13公里。

古滇九井

是歷史上產鹽的經濟重鎮,是通往產鹽重鎮黑井至西昌(涼山)
古民居古民居
、牟定、楚雄、大理的必經之地。祿豐縣黑井鎮是原鹽興縣出滇入川的除元謀之外的第二個縣級經濟重鎮。歷史以來,不論是兵家戰事之爭,還是川、滇兩省商客往來,馬幫雲集,經濟交往居要害位置。而琅井在(原鹽興縣)西南15公里處,位居川南進滇入元謀進黑井的古驛道上。琅井故有客商、兵馬駐紮的特殊位置,是黑井古鎮(原鹽興縣)客商經牟定進楚雄入大理、保山的歇腳點。據古碑考,琅井唐以前無人居住,隨著歷史的演變,自唐以來逐步有人居住,琅井傳說由琅地出鹽而得名,到明朝時期,逐步發展到多戶人家,到明末清初時期已有近幾百戶,人口無考,主要是楊、張、莫、李、王、趙等姓,以煮鹽、開馬店、客棧、飲食為業。由於客商往來頻繁,琅井漸漸熱鬧起來。

琅井開寧寺

琅井開寧寺始建於大唐開元八年,坐落於琅井南麓寶華山,明崇禎年間重修。寺建成後曾遭火焚,乾隆40年重建。寺宇居寶華麓,面向琅井河,殿宇宏
馬幫馬幫
偉,金碧輝煌,建築結構嚴謹,分前、中、後三重殿堂。前段有山門,天王殿、羅漢堂、接引殿、藏經樓、大雄寶殿、伽藍殿、祖師殿、客堂、禪堂、念佛堂、五觀堂、放生池、海會塔等,為佛教正統禪宗道場。中殿為三清五祖殿。後殿有斗姆閣、關聖殿、觀音殿呂祖殿昊天閣
開寧寺是滇中較有名氣的三教同堂佛寺,一井三院;大雄寶殿供的是釋迦牟尼,樓上是玉皇大帝,文昌帝君,最精緻的是近百尊大大小小的青銅鑄像,有觀音、斗姆、天地水三官、財神、文武魁星,佛教造像,最大的
琅井開寧寺琅井開寧寺
1米多,小的僅10餘厘米。線條流暢,花紋細膩,氣韻生動,富有人情味。鑄像全是空心,最薄處一厘米,全是琅井本地鑄造,顯示了明初本地工藝和鑄造水平。開寧寺歷盡滄桑,幾經修復,現更加雄偉壯觀。2005年6月被楚雄州人民ZF公布為州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每逢初一、十五,來自不同地方的皈依弟子、居士、香客和本地信奉佛教的人群都聚集開寧寺,常年遊客達2萬餘人。

傳統文化

琅井地方傳統文化頗有特點,現在還完整地保留著《追善堂》等古樸的洞經音樂。琅井的民居建築為中原風格,殷
歸園歸園
實的爐戶都是“四合五井”,現存的溫家大院,張經辰烈士故居和中街李繼伯之民居建築是其代表,建築門窗很考究,有的是木雕和浮雕。在“籌井樓”之後的“大龍祠”如今尚存,雖是破敗不堪,卻仍可見其夕日的雄偉,供奉的“龍”有著美麗的傳說。

琅井名人

張經辰(1903~1930),男。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北京大學黨支部書記,中共雲南省委委員、宣傳部長、代理書記。1903年(清光緒二十九年)10月11日,張經辰出生在祿豐縣妥安鄉琅井村。雲南早期中國共產黨領導者的張經辰紀念碑。接受先進文化的洗禮而成為雲南早期中國共產
歸園歸園
黨領導者的張經辰。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