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芽甘藍

十字花科(Cruciferae)芸薹屬甘藍種中腋芽能形成小葉球的變種,二年生草本植物。 抱子甘藍葉稍狹、葉柄長、葉片杓子形,有皺紋。 抱子甘藍屬長日照植物,但對光照要求不甚嚴格。

球芽甘藍又叫抱子甘藍
十字花科(Cruciferae)芸薹屬甘藍種中腋芽能形成小葉球的變種,二年生草本植物。學名Brassica oleracea L.var.gemmifera Zenk.,別名芽甘藍、子持甘藍。小葉球鮮嫩,營養豐富,每100g產品含維生素C98-170mg。可炒食或加工制罐。原產地中海沿岸,由甘藍(B.oleracea L.)進化而來。自19世紀始,逐漸成為歐洲、北美洲國家的重要蔬菜之一在英國、德國、法國等國家種植面積較大。中國台灣省有小面積種植。抱子甘藍葉稍狹、葉柄長、葉片杓子形,有皺紋。莖直立,頂芽開展,腋芽能形成許多小葉球。品種分高、矮兩種類型。矮生種莖高50cm左右,較早熟;高者莖100cm以上,又可按葉球大小分為大抱子甘藍和小抱子甘藍。大抱子甘藍小葉球直徑大於4cm;小抱子甘藍直徑小於4cm,品質較好。抱子甘藍喜冷涼氣候,耐寒性強。生長發育適溫12-20℃。宜砂壤土或粘壤土。育苗移栽,定植株行距50-70cm。生育期內每畝追施氮肥約30kg,磷肥約20kg,鉀肥約25kg。經常灌溉,保持土壤濕潤。生長期間須結合中耕進行培土,防止植株倒伏。早熟品種定植後90-110天收穫;晚熟品種需120-150天。每株可採收小葉球40個以上,重約1-1.5kg,秋播留種,種株經冬季貯藏後,翌春定植。主要病蟲豁有黑腐病、菌核病、霜霉病、軟腐病、立枯病,菜粉蝶、菜蛾、菜蚜、甘藍夜蛾等,其防治與結球甘藍同。
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1.溫度
抱子甘藍喜冷涼的氣候,耐寒力很強,在氣溫下降至-3~-4℃時也不致受凍害,能短時耐-13℃或更低的溫度。抱子甘藍耐熱性較結球弱,其生長適溫為18~22,小葉球形成期最適溫為白天15~22℃,夜間9~10℃,以晝夜溫差10~15℃的季節或地區生長最好。
2.光照、水分及土壤營養
抱子甘藍屬長日照植物,但對光照要求不甚嚴格。光照充足時植株生長旺盛,小芽球堅實而大。在芽球形成期如遇高溫和強光,則不利於芽球的形成。整個生長期喜濕潤,但不宜過濕以免影響抱子甘藍的生長。抱子甘藍的種植需在土層深厚、肥沃疏鬆、富含有機質、保水保肥的壤土或沙壤土上。抱子甘藍生長過程中氮鱗鉀不可缺少,尤對氮肥的需要量較多,其適宜的pH值為5.5~6.8。
食用方法
抱子甘藍小葉球的食用方法很多,可清炒、清燒、涼拌、做湯料、火鍋配菜、泡菜、醃漬等。最簡便的食法是將洗淨的小葉球用小刀在葉球的基部割成“—”或“+”字,切割的深度約為小葉球的1/3,然後放在已加少量鹽的沸水中煮3~7分鐘,撈起後瀝去余水,澆上各自喜愛的調料,如黃油、奶油、生抽醬油和蚝油,或肉汁等拌勻,即成小包菜色拉,也可以用高湯煮熟直接食用,外觀碧綠誘人,風味獨特,是特菜中的名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