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華僑報刊
正文
從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後,海外華僑主辦的、以當地華僑為主要讀者對象的華文報刊,經歷了 3個階段:1918~1941年是大發展階段;1941年12月至1945年 8月由於太平洋戰爭爆發受到嚴重挫折;1945年 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重新得到發展。大發展階段 20世紀初,以康有為、梁啓超為首的改良派和以孫中山為首的民主革命派紛紛在海外創辦報刊,圍繞革命與改良展開激烈的論戰,促使華僑報業一度發展很快。辛亥革命後報刊數目有所減少。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 由於華僑人口穩步增加,教育逐漸普及,尤其是華僑經濟力量迅速增長,華僑報刊大批出現,再次得到發展。這個時期,華僑90%聚居在南洋(東南亞)地區,絕大多數華僑報刊在這個地區刊行。在東半球,由日本、新加坡、馬來亞、暹羅(今泰國)、緬甸、荷屬東印度群島(今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澳大利亞擴展至沙撈越、越南、印度、印度洋中的模里西斯島、非洲南部和西歐 ;在西半球 ,由美國 、夏威夷、加拿大 、古巴、秘魯擴展至墨西哥、巴拿馬和牙買加。
商業性華僑報紙大量出版20世紀20年代是商業性華僑報紙最重要的發展時期。創辦這類報紙的代表人物是著名僑領陳嘉庚和胡文虎。陳嘉庚於1923年9月6日在新加坡創辦《南洋商報》。胡文虎於1923年11月 5日在仰光創辦《緬甸晨報》,1929年 1月15日在新加坡創辦《星洲日報》,1935年 9月11日在新加坡創辦《星中日報》,連同後來在香港、檳城、曼谷等地創辦的帶“星”字頭的華文報紙,組成星系報業集團。《南洋商報》和《 星洲日報 》後來發展成為海外最有影響的華僑大報。這10年間創刊的著名商業性僑報還有 : 1921年在巴城(今雅加達)出版、由洪淵源任社長的《新報》,同年由陳允洛、許麾力在仰光創辦的《仰光日報》,1922年於以同在馬尼拉創辦的《 華僑商報 》,同年在泗水出版、由葉世昌任社長的《大公商報》,1925年吳重生在馬尼拉創辦的 《新閩日報》, 1928年熊幼霖在曼谷創辦的《華僑日報》等。
此外,比較有影響的還有檳城《南洋時報》 (1920)、《華僑日報》(1920),吉隆坡《中華商報》(1925),古晉《新民日報》(1927),曼谷《國民日報》(1927),堤岸《群報》(1925)和《中國日報》(1930)等。
這些報紙大量報導華僑社會商業、經濟和學校、社團等活動,重視刊載祖國和家鄉的訊息,並且大量刊登廣告。對於促進華僑經濟的發展,密切祖國與廣大華僑的聯繫,提高華僑的文化知識水平,發揚華僑愛國愛鄉的傳統,反映華僑的願望與要求,促進華僑社會的團結與進步,發揮了很大作用。
政治性華僑報刊的湧現在20年代,海外也出現了一批政治性華僑報刊。多數是中國國民黨各地支部主辦的,少數是中國共產黨組織以及華僑或留學生社團創辦的 。其中著名的有:1921年在巴城創刊的《天聲日報》,1922年在加拿大多倫多創刊的《醒華日報》,1927年在舊金山創刊的《國民日報》。此外,在法國巴黎有:1922年8月 1日中國共產黨旅歐支部創辦的《少年》(《赤光》)月刊(1924年2月改名《赤光》,半月刊),同年12月國家主義派創辦的《先聲周報》和1923年中國國民黨駐法國總支部主編的《國民》。
1931年“九一八”事變和翌年“一二八”事變以後,華僑普遍關心國事,僑報銷數增加,新報刊陸續問世。據不完全統計,1933年僅南洋(東南亞)一帶,就有華僑日報32家。
30年代創刊的華僑報刊中,影響較大的有:新加坡的《星洲日報半月刊》(1938)、《 南洋周刊 》(1938),檳城的《現代日報》(1936)、《現代周刊》和《星檳日報》(1939),吉隆坡的《 馬華日報 》(1937),曼谷的《民國日報》(1932)、《 曼谷日報 》(1935),堤岸的《民報》(1931)、《 全民日報 》(1938)和加爾各答的《印度日報》(1933)等。
此外,1933年中國國民黨駐法國總支部在巴黎創辦了《三民導報》。1935年 5月,中國共產黨駐共產國際代表團在巴黎創辦了《救國報》(同年12月9日改名《救國時報》 )。
華僑報刊的抗日宣傳在抗日戰爭前夕和戰爭初期,海外華僑報刊不論政治背景如何,都為抗日救國大聲疾呼。在揭露日本軍國主義的陰謀與暴行,激發華僑愛國熱情和動員華僑支援抗日戰爭等方面,大多數華僑報刊都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遭受挫折的時期 1941年12月 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的幾個月內,日軍侵占了馬來亞、泰國、菲律賓、新加坡、荷屬東印度群島、緬甸等地。當地絕大多數華僑報刊被封閉,大批愛國華僑新聞工作者被捕入獄或慘遭殺害。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東南亞廣大地區只有日軍控制的11家華文報紙公開發行 。它們是 :新加坡《昭南日報》、吉隆坡《興亞新報》 (後改名《馬來新報》 )、檳城《披南日報》、怡保《霹靂新報》、古晉《久鎮日報》、仰光《正誼報》、西貢堤岸《新東亞報》、巴城《共榮報》、馬尼拉《 華文馬尼拉新聞 》、曼谷《中原報》和《泰華商報》。
這一時期,只有未遭戰火的南北美洲、印度、非洲南部和模里西斯等地原有華僑報刊繼續出版。美國紐約則有 3家新的華文日報發行,它們是1940年7月8日創刊的《美洲華僑日報》、1943年4月9日創刊的《紐約新報》和同年創刊的《美洲日報》。
蓬勃興旺的時期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10多年間,出現了規模空前的華僑報刊大發展局面。在東南亞各地 ,戰火剛平息 ,戰時秘密出版的報紙,如馬來亞《戰友報》和《民聲報》、菲律賓《華僑導報》、泰國《真話報》、《反攻報》和《中國人報》等立即公開發行。原有各種報紙、期刊紛紛復刊。更有一批新報如新加坡《中國報》、《新民主報》、《南僑日報》,仰光《中國日報》、《人民報》,巴城《 生活報 》,棉蘭《自由報》,曼谷《全民報》等陸續創辦。其中《南僑日報》創刊於1946年11月21日,由胡愈之、張楚琨、李鐵民協助陳嘉庚創辦。該報雖然只出版了 3年零10個月,但對團結動員廣大華僑,保衛祖國的和平民主和維護華僑利益,起過巨大的作用。
據不完全統計,1945年 9月至1959年,東南亞地區12個國家先後出現過159種華文日報、177種期刊。連同南北美洲、歐洲、非洲、大洋洲及東北亞等28個國家和地區 ,共出版過華文日報200種左右 、期刊220種以上。雖然其中不少報刊存續時間不長,但同一時期存在的數目如此之多,則使其成為中國和世界新聞事業的一個組成部分。
20世紀60年代以後,華僑報刊發生了重要變化。許多國家明確規定不許外國人辦報,而多數華僑包括華僑報刊的主辦人陸續選擇住在國國籍而成為外籍華人。因而,在這些國家繼續出版或創辦的華文報刊,不再是華僑報刊,而是當地華裔公民或當地官方主辦的華文報刊,已不再屬於中國新聞事業的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