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世界體系中的中國發展

《現代世界體系中的中國發展》是2008年格致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陸德明。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現代世界體系中的中國發展現代世界體系中的中國發展
現代世界體系中的中國發展》立足國際發展政治經濟學的視野,在理論與歷史的邏輯上,將開發中國家的發展與已開發國家的增長問題統一起來考察,進而探尋中國奇蹟背後的動因。分三大部分,第一二兩章是理論與戰略總論。第三到第七章,按國際發展的統一邏輯,分別從外貿、外資、人力資本、技術引進和管理制度五個方面,從實證角度分析中國30年來如何在中外國際互動中獲得相對發展。第八第九兩章,是展望和總結,對全書探討的主要議題和中國的發展面臨的挑戰進行了總結。

作者簡介

陸德明,復旦大學新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研究員、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後發展經濟學”、當代中國經濟政策和企業戰略等。在《經濟研究》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100多篇,出版《中國經濟發展動因分析》等多部專著。

目錄

1 現代世界體系解析/1
1.1 導論:從國際發展視野看“中國奇蹟”/1
1.2現代世界體系特徵/6
1.3 現代世界新體系市場結構的變遷/11
1.4 後發展的“機會窗口”/15
2 中國發展的開放戰略/20
2.1 打開機會視窗:鄧小平的開放思想/20
2.2 經濟特區、沿海開放與深圳發展案例/24
2.3 上海浦東新區、沿江沿邊開放與中西部內陸開發/33
2.4 加入w1D以來的全面開放/40
2.5 開放過程中中外競合博弈的相對得益/43
2.6 “人世”案例分析:15年的動態共贏博弈/45
3 國際貿易中的相對互動發展/52
3.1 中國外貿體制與政策的改革開放/52
3.2 出口貿易發展/58
3.3 進口貿易增長/69
3.4 中外貿易競合博弈的相對得益/76
3.5 “珠三角”、“長三角”案例分析/84
4 國際投資中的相對互動發展/90
4.1 中國的資本積累與經濟成長/90
4.2 外商直接投資/96
4.3 對外直接投資/107
4.4 中外投資競合博弈的相對得益/111
4.5 東莞、崑山和大連案例/116
5 人力資本的國際流動/122
5.1 中國的勞動力資源優勢/122
5.2 教育、人力資本積累及其跨國流動/124
5.3 科學、知識資本積累及其國際交流/133
5.4 在國際加工貿易中“邊乾邊學”/140
5.5 中外人力資本競合流動的相對得益/146
6 技術進步的國際轉移/150
6.1 技術進步的兩種發生機制/151
6.2 中國的技術引進與學習/154
6.3 若干代表性行業的技術進步/159
6.4 中外技術競合轉移的相對得益/169
7 管理學習與開放式制度演化/174
7.1 企業管理經驗的學習/174
7.2 政府管理政策的學習/181
7.3 管理制度的學習及其演化創新/189
7.4 中外管理制度競合博弈的相對得益/197
8 未來發展的挑戰/199
8.1 世界產品市場的挑戰/199
8.2 世界能源資源市場的挑戰/201
8.3 全球環境問題的挑戰/205
8.4 全球金融市場的挑戰/208
參考文獻/213
後記/219

後記

1977年恢復“高考”,我考入復旦大學讀經濟。大學一年級第一學期(1978年上半年)開設了兩門專業基礎課:政治經濟學(資本主義部分)和外國經濟史。期末,前者閉卷考試,後者作文考試。當時,我的作文以“後來者居上”為題,探討了世界經濟史上“後進趕先進”的規律性發展現象。例如:英國為什麼能超越荷蘭而領先,後起的美國、德國和日本等如何趕超,這對中國的四個現代化建設有何啟迪,等等。文章作為外國經濟史課程的考試卷上交。結果,李湘教授三處批註:很好!寫得很好!寫得很好!最終獲評A級成績。
世界史上的“後進趕先進”現象,是進入我腦海的第一個經濟學問題。《後來者居上》是我此生的第一篇經濟學習作。不久前搬家,我意外地找到了已經蒙灰的手稿。看到當時自己稚嫩的筆觸,還帶有30年前那個時代的言詞語氣,不禁啞然失笑。
受馬克思主義方法論的影響,我的本科畢業論文和研究生學位論文都選擇了生產力研究作為主題,想探尋發展的動力。當時我曾提出過一個“生產合力函式”模型。由於函式性質太特殊,該模型於1983年在內刊《經濟研究參考資料》上刊登後就一直存放櫃底。其中,只有關於“技術進步條件下收益的遞增一不變一遞減規律”部分,在1986年的《經濟研究》上公開發表。
畢業後工作,我的研究領域幾經變換。但對已開發國家與開發中國家(我稱先發國家與後發國家,包括先發企業與後發企業)之間的“相對互動發展”問題的研究興趣一直沒有放棄,只不過,思考與探討的重點聚焦到了中國:為什麼500年前領先?近代的200到300年為何落後?現在又憑什麼追趕、超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