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恩,M.
正文
德國理論物理學家,量子力學的奠基人之一。1882年12月11日出生於普魯士的布雷斯勞。1901年進入布雷斯勞大學,1905年前後到哥廷根大學聽D.希耳伯特、H.閔可夫斯基等數學、物理學大師講學,於1907年通過博士考試。1912年受聘為哥廷根大學無薪金講師,同年與T.von 卡門合作發表了《關於空間點陣的振動》的著名論文,從此開始了他以後幾十年創立點陣理論的事業。在先後任柏林大學教授,法蘭克福大學理論物理系主任之後,玻恩於1921年接替P.J.W.德拜成為哥廷根大學物理系主任。從1923年開始,他集中致力於發展量子理論,年輕的W.K.海森伯當時是他的助教和合作者,1925年海森伯天才地提出他的“關於運動學和力學關係的量子理論”,玻恩當即看到海森伯理論的表達形式與矩陣代數相一致,隨後他和海森伯、E.P.約旦合作發表了長篇論文,以嚴整的數學形式全面系統地闡明了海森伯的理論。1926年E.薛丁格以波函式為基礎,提出與海森伯的矩陣力學等價的波動力學。薛丁格本人把波函式看作是連續對實在的物質波的描述。玻恩從具體的碰撞問題的分析提出了波函式的統計詮釋──波函式的二次方代表粒子出現的幾率。由於這一貢獻,他獲得了195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量子力學的提出使哥廷根大學一時成為舉世物理學家矚目的中心。
1933年希特勒在德國掌權以後,玻恩由於猶太血統關係被剝奪了教授職位和財產。他流亡到英國,在劍橋大學講學一個時期後,於1936年接替C.G.達爾文任愛丁堡大學教授,直到1953年退休。玻恩退休後返回德國居住,仍繼續進行了許多科學和寫作活動,於1970年1月5日在哥廷根逝世。
1914~1919年,玻恩在柏林時期,經常與A.愛因斯坦往來,並建立了終生的友誼。愛因斯坦從認識論的觀點,始終拒絕接受量子力學的統計詮釋作為客觀世界的基本規律。玻恩-愛因斯坦通信集生動地記載了他們在這個問題上長達近30年的論戰。
玻恩在60餘年的學術生涯中發表論文300餘篇,並出版了近30本著作。玻恩對他的合作者和學生一貫十分熱誠和器重,給予他們很高的評價。在他的熱情支持、鼓勵和指導下,培育出許多傑出的物理學家。他在愛丁堡大學的時期,先後有4位中國的研究生和合作者。後來他們都成為有成就的物理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