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科

基本信息

基本情況

王鵬科,男,1963年1月出生,碩士學位,副教授,專業學位碩士生導師,陝西省遺傳學會第五、六屆理事會秘書長。

研究領域或方向

致力於作物遺傳育種、小麥雜種優勢利用、小雜糧遺傳、育種等方面研究。

工作學習簡歷

1984年9月~1988年7月:寧夏農學院農學系,大學本科,獲農學學士學位;2003年9月~2006年9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作物遺傳育種,獲碩士學位。1988年7月:寧夏農林科學院農作物研究所從事經濟作物遺傳育種,曾任室副主任;1991年8月:西北植物研究所從事小麥雜種優勢利用研究;2000年7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學院,任辦公室秘書(正科)。2005年4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學院種子工程教研室,從事小麥、蕎麥、芸豆、糜子等小雜糧作物遺傳育種工作。擔任課程:研究生《現代傳媒學》《種子貿易與國際交流》《植物資源開發理論與技術》,本科生《種子加工貯藏學》《種子經營管理學》。

學術及科研成果

主持項目

1.藍標型小麥核不育育性機理及其雜種優勢利用研究--陝西省科學院科研資助項目
2.利用殺配子基因建立小麥核不育雜種優勢利用體系研究--陝西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

參加項目

1.糜子抗旱節水遺傳性狀鑒選與利用–國家“863”項目
2.蕎麥資源高效利用與產業化示範研究-- 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畫
3.西北旱地作物集雨保墒、抗旱綜合技術體系
4.雜糧免耕輪耕技術研究、試驗示範與推廣
5.國家小雜糧區域試驗
6."十一五”支撐計畫子課題——蠶豆、豌豆品種改良及產業化示範
7.食用豆資源初級核心樣本和新品種配套栽培技術研究與集成示範
8.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西北區食用豆綜合栽培技術研究
9.西北旱地作物集雨保墒、抗旱豐產綜合技術體系研究

獲獎成果

1.胡麻新品種寧亞11號的選育,寧夏回族自治區科學技術進步成果叄等獎,1992.8;
2、VE型小麥不育-保持系的細胞遺傳學研究,陝西省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叄等獎,2001.11;
3.北方旱農區域治理與綜合發展研究,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2003.4;
4.美國苜蓿3號新品種引進與示範推廣,陝西省高等學校科學技術一等獎,2008.6
5.農業院校教學與科研互動促進模式的探索與實踐,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8年教學成果貳等獎,2009.2
審(鑒)定品種
1.芸豆品種鑑定,通過國審(鑒)定芸豆品種17個,2006.12;
2.西綠1號(綠豆)、西豌1號(豌豆)、西農9909(苦蕎)通過國審(鑒)定,2008.11
3.西選1號(草豌豆)、小黑芸豆、英國紅芸豆、西農9940通過寧夏回族自治區品種審定,2009.11

出版專著和發表論文

1.主編《中國小雜糧品種》、《小雜糧產業技術問答》
2.副主編《中國小雜糧產業發展報告》、《中國小雜糧產業發展指南》、《中國特色作物產業發展研究》、《Advances In buckwheat Research》
3.參編《榆林小雜糧
在《北京農業大學學報》、《西北植物學報》、《麥類作物學報》、《乾旱地區農業研究》、《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等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20餘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