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王豐鎬,字省山,一字省三,號木堂,上海縣法華鎮人。肄業於上海道所設崇正北官塾,23歲補邑庠生,頗有文名。王認識到海通以來,世界事務日新月異,必須深入研究,就從友學習外文,又入西方教士所設學校學習。30歲入京師同文館,兩年後以翻譯兼隨員的身份出使歐洲。留歐6年,又去美洲遊歷。回國後協助盛宣懷辦理交涉事務,曾參與收回漢陽、大冶、馬鞍山諸礦廠和議訂京漢鐵路契約等事宜。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王調為駐日參贊,後改任橫濱築地總領事。光緒二十八年,應壬寅科鄉試中舉,以參贊出使考察各國政治,他特別專心考察鐵路,寫下《九國考察記》中所載的鐵路一編。光緒三十二年歸國,以道員赴浙江,總辦全省警察及洋務局。他在任浙江交涉使時,辦理過收回西湖、寶石山、湖州海島、台山、印山、拱宸橋、燕磯山等有關權益的交涉工作,令日商在杭州城內所設店肆及在江山縣所設樟腦公司遷出和停用。
主要經歷
王十分關心地方的教育事業。光緒三十年,任閘北飛虹義務國小堂總董,還出資助學,將籌集的辦學資金代為生息,以充常年經費。光緒三十二年,法華義塾改組為溪學堂,為境內早期新學之一,王被推為議長(當時學董稱為議員,其首席稱議長)。
民國14年五卅慘案發生後,聖約翰大學校長卜舫濟以高壓手段阻撓學生參加愛國行動,該校師生572人憤然離校。王謀議成立不受人干預的新校,決定捐出大西路(今延安西路)土地90畝,作為建校基地,在眾多學生家長及社會愛國人士支持下,被聘為大學籌備會名譽會長之一。當年成立光華大學。次年遷入大西路新建成的校舍(現中國紡織大學)。他是光華大學早期校董會成員之一。他的愛國義舉,常為人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