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王茂蔭故居,宅居名。位於歉縣城南義成村。建於清中葉。主屋三檻,廳名"敦仁堂",匾額為李鴻章手書。右側住房三間樓屋,大門置於左廊,中廳後有倒廳,前後都有天並院。隔扇、門窗改裝成京派風格,花格較大而嵌以有色玻璃。中廳樓板下貼裝萬字紋竹編花席。王茂蔭祖居歉縣妃粹里村,住宅在太平天國運動時毀於兵燹,告老後,在義成村買下這套!日屋定居下來。該屋現為歉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介紹
王茂蔭的故鄉安徽歙縣現在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他的故居坐落在歙縣雄村鄉義成村義成街上。目前去探訪需要乘汽車先到雄村桃花壩渡口,然後擺渡橫跨新安江,再沿江岸徒步三里山路。但不需多久就可乘車直達了,因為目前正在建設的徽(州)杭(州)高速公路正好從義成村邊經過,築路鋪橋大軍的號子聲為我們的名居探訪大壯了一番行色。王茂蔭故居建於清代中葉,是王茂蔭親自督工建造的,他將其命名為“天官第”,可惜那塊一直高懸於門楣之上的“天官第”巨匾在“文革”中不翼而飛。這故居當年對於王茂蔭來說實乃情牽夢縈之地,因為他“京宦三十年,未嘗攜眷屬”,故鄉省親,必然頻仍。後來,王茂蔭晚年抱病返鄉處理母親喪事,不久也在這兒惜別人間,葬於離此不遠、逆江而上的岑山渡玉子山上,墳墓朝向遙對故居大門。
王茂蔭故居占地約400平方米,系典型的清代徽派民居風格,磚木樓房結構,三棟相聯一字排開,中間為氣勢軒昂的名為“敦仁堂”的會客大廳,左、右兩側為生活起居用房,它們均有側門與大廳相通,各自又單獨開設了面街正門。與故居跨街相對的,是當年的王家車馬用房。據村人介紹:原來這故居門前是有下馬石和旗桿石的,而故居大門兩側也有巨型石鼓,可惜現在都已經不復存在了。現在保存完好的是左、右兩棟生活起居用房,形制都是前、後兩廳、三開間、雙天井式二層古樓房。
與其它古民居相比,王茂蔭故居有幾處神來妙筆:其一,左屋前廳兩側廂房的窗戶,竟為長寬各為1.5米的方形花窗,如此大窗在徽州古民居中是極為罕見的。同時,這花窗上不規則的木雕圖案與中間鑲嵌的玻璃,讓人覺得似有陣陣京派幽風撲面而來,顯現出故居主人京都官宦的身份;其二,是右屋後廳書房的落地隔扇花牆,頂天立地,蔚為壯觀,木雕牆體上點綴著古瓶形漏窗和長方形有色玻璃,在此坐擁書城,定當忘卻此身偏居山村一隅;其三,在幾處廂房的石礎上,都鏤空雕刻有古錢形通風口,每每讓我們嘆服王茂蔭真不愧是個把自己的一生都執著地獻給了經濟學研究和實踐的歷史名人。這幾處神來妙筆,讓我透過白牆黑瓦的滄桑走近了王茂蔭,同時也更親切地走進了《資本論》的那個有名的注釋。據說王茂蔭老師吳柳山的兒子曾為他撰寫過一副輓聯:“一代名臣,經濟勛猷襄大業;千秋禋祀,歷年奏牘詔諸昆”。我想:當王茂蔭故居經過修繕正式對外開放時,是應該掛上這副對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