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館陳列
“翰林府”原為南北兩院,中間有道路相隔復建後布局有所變化,為東西向兩進院落,在門向東,占地面積3250平方米,仿清式瓦房32間。該館的陳列分三部分:一是王爾烈生陳列:該陳列以詳實的歷史資料與息息相關的實物,來展現王爾烈的家世出身、求讀科考、入仕為官及致仕回籍等一生的經歷與事跡;二是王爾烈詩書藝術:
專題陳列。總計展出王爾烈不同時期的墨跡、科考試卷及文章詩詞幾十餘件,通過該陳列使觀眾來感受與領略“關東第一才子”的藝術風采;三是王爾烈故居復原陳列:該陳列按歷史原貌恢復了王爾烈致仕回籍後舉家生活的部分場景,有客廳、書房、起居室等,試圖以此使觀眾對王爾烈本人及當時的官宦家庭的日常生活、習俗,有一個更為直觀的了解。
翰林府舊地建王爾烈紀念館,占地面積9200平方米,建築面積1060平方米,房屋32間。將其家世、生平業績、科舉鄉會試朱卷、《四庫全書》纂修以及書法詩文等,通過文物和史料陳列出來。
建築特色
建築格局
這座翰林府第在建築布局上,不同於封建時代那種對稱封閉式官宦人家的公館,府第並不大,東西兩院,房屋20餘間。西院為住宅,東院為書房、花園。門朝南開,門上有馬石、影壁,一間小門樓,外掛“太史第”,內掛“傳臚”兩匾,藍地金字,由大學士王傑題寫。
門裡第一趟5間前廳,房脊左右斜插“鋼剎壽”,表示為官顯赫。第二趟5間後堂,是祭拜祖宗之所,堂里收藏王爾烈畫像和譜書,王爾烈七十和其母九十大壽兩架壽屏,在夾壁牆裡收藏,作為王氏世代傳家之寶。現在,兩架壽屏,珍藏在遼陽博物館。
矽膠塑像
王爾烈故居復原陳列室,不僅按歷史原貌恢復了王爾烈居家生活的部分場景,還陳設了6個與真人等高的矽膠塑像。6個矽膠人物不僅表情生動,連髮絲、睫毛都極為逼真。走近看的時候,仿佛那些人物還在輕輕地呼吸。
書房裡,白髮長髯的72歲王爾烈正在提筆潑墨,臉上的老年斑仍無法掩蓋滿腹詩書所流露出的才氣。一旁,10歲的小孫子正托著下巴望著爺爺,頑皮的小腳還跪在桌旁的椅子上。另一側,婢女正捧著果盤在一旁侍候。桌前用來取暖的銅火盆、牆上古色古香的掛屏,無一不展現出當時官宦人家的日常生活。
起居室里,王爾烈白髮蒼蒼的妻子正盤腿坐在炕頭與王爾烈的妾室閒話家常。另一婢女手捧水仙一旁侍立。二人神采動人,端莊賢淑,輕輕觸碰了一下矽膠人物的手指頭,質感跟真人的皮膚極為相似,連手指上的紋理都清晰可見。
珍貴展品
館內陳列分王爾烈生平、詩書藝術、及人物陳列三部分,共展出各類文物史料照片200餘件,其中彌足珍貴的是王爾烈七十大壽壽屏。這件珍品,薈萃了乾嘉年間名流如劉鏞、紀曉嵐、程偉元等人的墨寶丹青於一屏。壽屏計九扇,每扇用木作框,高200厘米,寬32厘米,上下透雕“壽”字。屏上真草隸篆,書法各異,山水花鳥,栩栩如生。其中有一幅楷書“壽”字無署名,民間傳為嘉慶皇帝所書。其餘每幅均署名蓋印,計一百二十六幅作品,堪稱稀世珍寶。
紀念人物
王爾烈(1727-1801年),字君武,號瑤峰,遼陽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進士二甲一名,授翰林院編修,歷官御史、內閣侍讀、大理寺少卿。嘉慶皇帝於1796年舉行千叟宴,御賜王爾烈如意、鳩杖等。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二甲頭名進士,授翰林院編修,通政使司參議,為官幾十年,曾參與篡修《四庫全書》,並出任“三通館”篡修和江南鄉試主考。他一生流芳於世的傳說很多,號稱遼東才子。
王爾烈是千山詩壇上很有代表的一位詩人,有《瑤峰集》傳世。電視連續劇《木魚石的傳說》,描寫的就是他輔助嘉慶皇帝,遊歷千山,剷除貪官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