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母山[(原天台山景區)]

王母山[(原天台山景區)]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王母山風景區,隸屬於敬業集團。景區位於平山縣王坡鄉營盤村,距平山縣城30公里,距省會石家莊60公里,是集自然風景、人文歷史、觀光旅遊和休閒住宿為一體的旅遊項目。

景區內有全神廟、觀音廟、王母殿、玉皇殿、王母舊殿、玉皇舊殿、王母娘娘梳妝檯、王母娘娘洗臉盆、甘泉寺遺址、十里畫廊等著名景點,以及集書法創作、品茶休閒、特色民宿等功能於一體的——天台書院。

名稱由來

景區圖冊 景區圖冊

“王母山”古稱房山、鐵山,俗稱王母觀山。自古便是文化名山,據清代《平山縣誌》載漢章帝幸趙,祀房山;《元和志》雲山在縣西北,一名王母山,漢武帝于山上立祠,今王母觀也;隋開皇以山名縣;《漢書地理志》記載蒲吾縣(平山)有鐵山,即房山也亦日西山五代梁貞,成德軍節度使張道林辭官登王母山入朝陽洞休仙,不知所終。之後到民國年間,歷代在山上重修,增修,擴建觀、寺、庵、堂之舉甚多,處處名勝古蹟,其中著名的有王母道觀、玉皇殿、觀音廟、全神廟等。王母山是歷史上影響最大,歷史最悠久的名山。

景區特色

景區圖冊2 景區圖冊2

景區內,山勢綿延數十里,橫亘天際,若屏入雲,主峰海拔1252米,八嶺六溝七道泉,泉匯成河。山頭山腳相對高差900米,氣候差異大,山半生就二平台,結廬避暑自古人多,奇峰怪石林立,古洞奇特有深百餘里通他縣者。懸崖雄險,雲深林密,絕壁上的千年古柏簇簇滴翠,花果盈坡,山山飛瀑,壑壑爭流,幽谷潭池成串,百鳥 爭鳴,小獸相逐。古剎、新廟猶如寶石般散落滿山蒼翠的林海之中熠熠生輝。每年春秋傳統廟會,來自山東、山西及周邊十餘縣市的香客和遊人數十萬,人山人海盛況空前。美麗神奇的傳說為景區平添了無盡的趣味和神秘色彩。

著名景點及傳說

王母 殿

王母殿 王母殿

是王母娘娘得道成仙和講經說法的道場。據唐《元和志》記載:“山在縣西北,一名王母山,漢武帝在山上立祠,今王母觀也”。相傳漢武帝在一次巡遊天下時患病而臥床不起,受王母的指引來到了王母山, 飲用王母井的聖水療疾而痊癒康復。為表達感恩之情,每年都便攜眾官員到王母觀拜謁,飲以瓊漿,奏以霓裳。後來他下令在王母山上修建了皇家祠堂,即現在的王母觀。漢武帝在山上建皇家祠堂後,賜山名為“王母觀山”,並敕封為“天下第一靈山”、“天下王母祖庭”,世代朝拜。

王母娘娘梳妝檯

相傳為王母娘娘每天清晨梳洗打扮的地方,其高度為70.18米,恰巧與王母娘娘得到日7月18日數字相同,可謂神奇之至。從地質學來說,也是太古界變質岩系以片麻岩層在地質歷史早期經歷地殼變動而形成的太柱狀地型。

王母娘娘洗臉盆

王母娘娘景點 王母娘娘景點

傳說王母娘娘在王母觀修行時,每天早晨來這裡沐浴梳妝。 溝中的紅玉石長板上有大小五個石潭,四個小的叫洗臉盆,最大的那個是王母瑤池,是王母和仙女們洗臉梳妝與沐浴的地方。紅石頭據說為仙女們洗臉時流下的胭脂暈染而成。

王母井的傳說

在王母山上的王母觀里有一口水井,人們尊稱它為“王母聖井”。王母聖井裡的泉水清冽甘甜,回味綿長,只有喝過的人才知道這水的神秘美妙!如果你來王母山,肯定遇到很多信眾、遊客帶著大大小小的塑膠桶、塑膠瓶和水杯來這裡取水,這也成了王母山上的一道風景!來取水的人們都相信王母聖井裡的聖水能除病療疾,化解災厄,福佑安康!

天台書院

天台書院 天台書院

天台書院主要為遊客提供特色美食、住宿、娛樂等,是集文化交流、特色民宿、創意文化等功能於一體的休閒度假的四合庭院,正房單檐硬山樓閣式面闊八間,進深三間,粉牆灰瓦檐下飾以彩畫玉石雕欄,坐落於二十餘級的台基上,敞亮舒適,古樸典雅。東西配房單檐懸山布瓦頂, 面寬三間進深兩間,屋檐下是名家蘇軾的彩畫。南房大門左右三間各帶耳放兩間,其內設有商品部、書畫創作室、學識報告廳、品茶室、高級客房、餐廳、廚房等服務設施,是文人雅士、專家、學者研習、創作的絕佳場所。曾有歐陽中石、范魯、李鐸等不少名家來此創作出許多神品流傳世間,影響極大。

甘泉寺遺址

坐北朝南依危崖臨深澗,傍飛泉挾天梯,地勢壯美開闊,原建有山門、天王殿、菩薩殿、大雄寶殿、藏經閣、伽蘭殿、龍王殿、禪堂、廚庫等,有僧眾百餘人,香火鼎盛。至清末,屢經兵災,日漸衰敗,文革期間被徹底損毀。現留有一隻出土的唐代石獅,以及清代乾隆年間的碑刻、石亭、角獸及漢、唐、宋、金、元、明、清殘瓦碎磚、琉璃件,足見此寺修建年代之久遠。

清涼

相傳是王母娘娘進廟前暫歇之地。王母娘娘將足踏的五彩祥雲停放崖下溝谷,理理鬢髮,整整衣裙,拂去一路風塵,稍坐片刻即由眾仙女簇擁進廟。如果有緣,我們可以在此看到崖下漂浮的彩雲,聽到遠去的鑾佩之聲。這裡冬暖夏涼,特別是暑天十分涼爽。遊人至此即可躲風避雨,又可飲用玉皇聖陽泉的泉水解渴療疾。飲用了玉皇聖陽泉的泉水後,人們會疲憊皆無,精神百倍,飄飄然心曠神怡,蕩蕩兮欲神欲仙。臨谷遠眺,青嵐疊翠,流雲如濤,山巒如舟似島,猶如登舟行海,駕雲升空。

接仙橋

相傳張果老為擺脫女皇武則天的不斷詔見,以及唐玄宗欲下嫁玉真公主給他的糾纏,佯死後來到王母山建棲霞觀修行。為隔絕外界的打擾,張果老就建了這座接仙橋。這座橋只接仙人,拒接俗人。而且,俗人也上不了、過不去接仙橋。只要能踏上並通過接仙橋,您就能足踏祥雲進入仙界,修成正果。

三天門

漢民族傳統文化中天有九重,三天門是其起點,過了三天門就是進入了仙界。游玄德道長在三天門的門庭上邊題寫了匾額。從這裡向西直通獅子坪甘泉寺、玉皇閣、南北台,向北通逍遙谷十里畫廊、張果老修道成仙處、北台王母觀。此地是在王母山的半山腰三岔處,海拔高度六百多米,當地人說五天一場澆花雨,一年準下七十二場雨。這裡雨水豐沛,草木繁茂,山泉眾多,是王母山特殊地形造成的。山之南北二台中間是一條向東南敞口的深溝,而且由溝口到溝掌地勢漸高,相對高差很大,山下平野無垠,山上巨峰若屏,自東南來的濕空氣自然而然的就侵入深溝,遇山崖即抬升,便形成地形雨,或出現雲海霧觀。廣為流傳的民諺:早看東南,晚看西北,雷雨三場,說的就是它的氣象奇觀。

萬卷經書

萬卷經書 萬卷經書

據說萬卷經書是王母娘娘存放的經書,經年日久化成了石書摞,那么事實到底是什麼呢?難道真的是王母娘娘曾經看過的經書嗎?王母山為古老的太古界變質岩系以 片麻岩層為主的岩層,在王母觀下岩層,近於水平,經溝頭溯源侵蝕產生崩塌,形成了上百米的懸崖峭壁,其上為台狀地形和岩層褶,典型函件的片麻岩石崖景觀,也就是形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萬卷經書。

舊王母殿

舊王母殿無可考究的創建年代,碑刻記述明代重修,歷經數百年風雨,多次冰火仍保存完整,屬不可移動之珍貴文物。

相傳漢末明初,王老道有一天騰雲駕霧來到了北京城,坐在了皇宮內的金鑾殿頂上。驚動了皇上出來查看,王老道說:“皇上你說我是哪一位?”,皇上說道:“你是天台上的王老道,你坐我的金鑾殿頂上,難道要奪我天下嗎?”王老道說:“比比本事吧”,說完後飛身而去。

王道長做了許多紙人紙馬,並對人誇口:“我用人幹活,根本不說累,就是不能沾著水。”最後王老道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對徒弟們說:“我要去平山城東門裡馮三油鋪打桶油,我走後你們千萬不要動那小櫃櫃”。王老道走後,徒弟們嘀咕起來,商量後大家找來爐鎚鐵棍就撬柜子上的大鐵鎖,櫃蓋嘣的一聲掀開來,“忽”地一聲,一團黑氣衝出屋外,霎時無數人馬都飛到天上,“殺“殺”一片震天的吶喊聲和刀槍碰撞的響動,向四面八方亂沖亂闖。

王老道這時已走到王母河灘,倉促之下就在河邊正襟危坐念起咒語來,過了一會兒,之間雷鳴閃電,濃雲下傾盆大雨便從天而降,黃雲中的人嗎紛紛跌落下來,變成了薄薄的小紙片人。

這件事很快傳到京城,皇帝立即派大兵捉拿王老道,大批官兵將王母山圍了里三層外三層,王老道和徒弟們各施法術跑了,只剩下一個瘸腿道士被官兵捉住了:“人們說王母山道士都會法術,你會什麼?”。瘸腿道士嘆口氣說:“我只會碗裡種高粱,早晨種晚上收”。不過半個時辰,只見茶碗內慢慢的有一顆碧綠的嫩芽拱出土來,隨後就嗖嗖地往地上張,一會就已長到雲彩里了。瘸腿道士說道:“你們上去看看高粱熟了沒有”,官兵們大眼瞪小眼。道士說:“你們都不敢上,我上去”,說罷便爬了上去,只見那高粱一顫一顫的,但道士的手腳卻越來越麻利,高粱在瘋長,道士越上越高。當官的大叫一聲:“不要讓他逃走”。一個士兵手起刀落砍斷了高粱秸,“嗖”的一聲,瘸腿道士騎著高粱秸就飛走了。

舊玉皇殿

玉皇大帝是天地三界十方主宰,舊俗灶王爺臘月二十三上天后向玉皇大帝匯報過去一年裡各家的好事、壞事。為了察真情、求實際,玉皇大帝就要在臘月二十五這天親自下界,查看人間善惡並定來年禍福。當地人們來此點炮放鞭,敲鑼打鼓吹笛奏樂,高執傘蓋棋牌用鑾駕抬回泥像,擺上豐盛的供品,焚香叩拜,由善男信女打起扇鼓,口念咒語,手舞足蹈一番,再送回殿里。人們這一天起居,言語特別小心謹慎,人人爭取好好表現,博取玉皇大帝歡心,以求降福來年。

一九四三年左右,侵華日軍在王母山、藤龍山構築了烽火線,修建了九座堡壘,八路軍和地方民兵為了拔掉堡壘,多次與日軍交戰,一天八路軍五團在民兵的帶領下潛伏北台玉皇殿與巡山的日軍遭遇,激戰中日軍炸毀了北台的山門仙女堂等珍貴建築。現在您看到的殿前散落的覆蓮柱礎、石雕瓦檐、前檐石、後雕神像殘段和破損的石殿頂就是那時造成的。我們要永遠要牢記日寇的罪行,必須緊跟黨中央的部署,銳意進取為建成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強國而奮鬥。

觀音廟

觀音廟 觀音廟

這裡原來有成片的大栗樹,叫栗樹坪。住有兩戶山家,蓋有茶棚,是專門為接待前來朝山拜佛的善男信女而設立的,每年二月十五王母山廟會半月,每天趕廟的人數有時竟達三、四萬人,各地的商販、香客、遊客等雲集王母山,人山人海,燈火通明,香菸繚繞,熱鬧非凡,千百年來興盛不衰。同時還有附近各村民間藝術團體前來助興,各顯神通,打扇鼓、扭秧歌、耍灶火、跑旱船等 等藝人們盡情表演。小青垴上茶香、飯香、焚的香熏人慾醉;笑聲、喚聲、喝彩聲似潮聲震天。

河溝西邊原來建有三官廟:關帝廟、觀音廟,因年久失修,早已無存。現有北京李大善人捐巨資建眼前的觀音廟,坐落在灝天池,背靠落迦案,面對香爐峰,門前碧波蕩漾,虹橋飛跨,一代紅牆垂花大門,廟中喬木成蔭,優雅潔淨;大殿重檐歇山、翹角飛檐、雕樑畫棟、碧瓦朱欞,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坐落在高大的月台之上。殿內供觀音菩薩、自在觀音、送子觀音;南配殿是藥王殿,內供藥王孫思邈;北配殿是財神殿,供財神趙公明。

十里畫廊

自沙灘地三岔向北,峽谷幽深,兩岸樹木叢生,清澈的溪流換換流淌,潭池就像明珠成串,梯田的果樹四處飄香。寬敞平展的石砌游路向幽深的谷中蜿蜒伸去,兩旁的嘉木時而濃蔭垂綠如洞,時而疏朗光影若花,各色的野卉千般色點染綠岸使得兩岸如同錦緞般絢麗,百鳥歌聲婉轉就像名家演奏的樂曲。

十里畫廊兩側的山岩蒼翠欲滴,在波光的映照下閃爍著五彩的奇幻光華,嶺頭的奇峰怪石在流動的濃雲薄霧中似躍如騰,似天神前來赴會,似仙女在漫舞。隨著石徑的起伏,千仞石壁的奇峰入雲,奇形怪狀的岩石臨崖橫道。

前任的遺蹤處處,還有許許多多神秘美麗的傳說,若隱若現殿宇,時斷時續的鐘罄,是不是使您遐思無盡,可謂不曉雲中身是客,飄飄蕩蕩到天堂了呢?

貓石

貓石不僅僅是一塊外形像貓的石頭,而是與神仙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相傳貓石是文殊坐騎青獅神獸的化身,文殊隨佛祖如來登壇說法,遣使其守衛在山門口,為他的相貌兇悍,驚嚇到了不少的香客,所以文殊將其變為民間溫順的家貓形象,一天天,一年年,經年久遠,守衛在山門口的青獅神獸變成了貓形石頭。

雞石

雞石和貓石一樣,不僅僅是一塊外形像雞的石頭,它同貓石一樣肩負著自己的職責,雞石是佛祖如來隨從的金翅鳥神禽的化身,如來率弟子在北台講經說法,為肅靜佛家聖地,派遣其協助青獅神獸守在山門口,一個監管地下,一個監管天上,為隱匿真身,金翅鳥神獸就化作民年喜人的家雞形象,經年久遠就變成了雞形的石頭。

景區餐飲

王母山景區共有農家餐廳、天台書院餐廳兩個餐廳可供百餘人同時就餐。菜品以農家菜和野味為主,食材來自大山及綠色有機農場,保證為客人提供健康綠色菜品,體現綠色、養生的消費理念。

特色菜品有農家大鍋菜、書院野菜、特色燒土雞、王母燉魚等。

交通信息

石家莊——王母山

自駕路線:石家莊上西柏坡高速至東焦口下高速,途經平山縣城上鋼城路-康莊-王坡-寺家莊-王母山景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