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王昭藩1932年生於杭州,當時他的父親在英士大學任職。王昭藩少年求學時跟隨其伯父王亦文生活,1946年上半年因王亦文先生調至樂成中學(即現在的樂清中學)任校長,他也從外地轉學至樂成中學念國中。他於1946年隨父親去台灣,1956年畢業於台南成功大學建築系,同年通過高等考試,取得建築師資格,1961年設立建築師事務所。他在學習建築的同時,兼攻繪畫。後於1964年赴美就讀於克蘭布魯克藝術學院,取得碩士學位。在美十年時間,創作了畫、領帶、陶瓷、書法、印刻作品數百件。1974年返台,任教於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並重開建築師事務所。他在旅美期間,參與世界貿易中心大樓的設計,為參與此大樓設計的唯一中國人。大樓竣工的第二年,他攜帶施工圖紙及規劃資料多件回台灣,作為以後設計工作的參考。此外他在美國還參與紐約大學保健中心、洛杉磯世界廣場旅館、底特律體育館設計工作。他在台灣設計的項目更多,有高雄市文化中心、中華農學會農學大樓、中山大學體育館禮堂暨校門等等眾多的大型樓堂館所的建築。1980年獲建築設計金鼎獎。
工作經歷
王昭藩為了進一步提高自己建築設計水平,1964年自費前往美國深造。兩年後,獲取碩士學位。在這兩年中,王昭藩以其獨特風格的設計作品,尤其是“螺旋形城市”設計圖引起了日本籍名建築師山崎實的關注,從而被招攬到紐約世貿中心的設計班子,並成為該中心雙座110層設計主持人。這個班子只有5名設計人員,其他4人來自日本、德國、義大利和美國,王昭藩是惟一的中國人。
王昭藩1974年返回台灣,任教於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並重開建築師事務所。他在旅美期間,參與世界貿易中心大樓的設計,為參與此大樓設計的唯一中國人。大樓竣工的第二年,他攜帶施工圖紙及規劃資料多件回台灣,作為以後設計工作的參考。此外他在美國還參與紐約大學保健中心、洛杉磯世界廣場旅館、底特律體育館設計工作。他在台灣設計的項目更多,有高雄市文化中心、中華農學會農學大樓、中山大學體育館禮堂暨校門等等眾多的大型樓堂館所的建築。1980年獲建築設計金鼎獎。
王昭藩在台灣設計的建築共有30多項,其中主要的有台北市善導寺慈恩大樓、台灣大學農學院綜合人樓、行政院農委會辦公大樓、台灣大學溫州街金華街公教住宅、國立國父紀念館修正案、成功大學復興公教住宅等。
晚年生活
1990年後,他把建築工作移交給晚輩,自己專心從事創作變化多端的書畫刻印。王昭藩從小就喜歡畫畫、泥塑,他於假日、課餘喜歡用紙張、木板、粘土、帆布等原料製作人物、動物、花卉、房屋、輪船等工藝品,牆上掛滿書法、圖畫。當年在樂成中學讀書時,他就課餘學習篆刻。在台灣高中畢業聯考時,他原想進師大美術系,結果未能如願,為成功大學建築系所錄取,當時學科考分是備取最後一名,炭畫卻考了第一,至今他還很自豪自己的素描功力。進入成大建築系後,他一直自覺“入錯行”,“應該選擇雕刻或繪畫而不是建築。因此後來他從事建築設計的同時,沒有間斷繪畫,1990年後更是全心投入。
他以保麗龍當畫布或紙張,拿奶瓶來代替畫筆,獨創風格,流露真情畫意,直寫、橫寫、斜寫,用轉盤隨心所欲,四面八方都可欣賞,所作多為抽象圖畫,多次在國外展出,1998年在台舉辦“多元創意個展”頗得各界讚賞。他說,由於年歲的漸增,對生命與世情的體驗、東西文化價值的不同,漸有所悟,對世間萬物、宇宙等遂有不同的看法與體認,故對藝術的創作上也有新的想法,因此在素材、工具、技巧等上重新定位再出發。他說為了能適應新環境及跟得上時代,試著利用電腦、鐳射、天文、物理、化學、機械等新科技產品及知識來幫助,以期創出個人繪畫的新面貌。他還把30多年來積累的作品選出75幅編列成第一本畫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