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慶[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辛亥革命元勛]

王文慶[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辛亥革命元勛]

王文慶(1882—1925),浙江台州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早年赴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留學,留學期間,結識陶成章、龔寶銓、魏蘭等革命黨人,投身反清革命。1905年加入光復會,不久又加入中國同盟會。1906年劉道一發動萍瀏醴起義,王文慶秘密返浙,組織浙江會黨配合起義。因浙江起義計畫泄露,王文慶再次出走日本。1907年回國在上海主持起東學堂,重新積蓄革命力量。安慶起義失敗後,王文慶亦遭通緝,再赴南洋。在南洋期間,經常與孫中山、黃興等人共商革命大計,積極組織教育會,從華僑中籌募款項,盡心竭力。1911年4月黃花崗起義失敗後,王文慶和陶成章回到杭州,在西湖白雲庵設立秘密聯絡機關,運動新軍加入光復會,又在上海建立了光復會總部機關。武昌起義成功後,王文慶在上海與李燮和共同組織攻打江南製造局,又與屈映光、尹維峻在杭州發動起義。之後,王文慶又親率八百敢死隊員攻打南京,1911年12月2日南京光復。王文慶參加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的籌備工作,當選為臨時參議院議員。袁世凱當政後,王文慶看到袁世凱倒行逆施,始終與其涇渭分明。1916年4月浙江宣告獨立,王文慶被推舉為浙江臨時參議會議長、浙江省長。1917年應孫中山之命,南下廣州策動粵浙兩軍聯合護法,並當選為護法國會參議院議員。1925年2月3日,王文慶因積勞成疾,不幸病逝,終年43歲。

人物生平

王文慶(1882—1925),浙江台州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1900年就讀於東湖書院,後赴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留學。留學期間,結識陶成章、龔寶銓、魏蘭等革命志士,投身反清革命。1904年,王文慶與陶成章到台州聯絡會黨,在八仙岩上洞天找到張任天。三人縱談時局,認為從事革命必須團結廣大飽受壓迫的人民。1905年,經陶成章介紹,王文慶在日本加入光復會,後又加入中國同盟會。1906年王文慶回國秘密聯絡會黨,與秋瑾一起前往金華、蘭溪與龍華會首領張恭、蔣鹿山等人籌劃在浙江發動起義以回響萍瀏醴起義。12月底,萍瀏醴起義失敗,浙江起義計畫泄露,王文慶再次出走日本。

1907年,王文慶與陶成章等人繼續策划起義,並回國在上海主辦啟東學校,與安徽徐錫麟的巡警學校、紹興秋瑾的大通學堂互相呼應,培養革命志士,策動浙皖起義。徐錫麟起義失敗後,王文慶也遭到滿清政府通緝,避難南洋,與孫中山、黃興、趙聲等人交往共事,結下深厚的革命友誼。在島上,王文慶秘密開展革命活動,向學生、僑胞宣傳革命;創辦報刊,組織教育會,將募得的一萬七千元經費上交中國同盟會香港革命統籌部,作為起義經費。

1911年4月,廣州黃花崗起義在即,王文慶應黃興電召率泗水華僑青年赴廣州參加起義,因在海上遇霧擱滯香港。這時,黃花崗起義不幸失敗,廣州城一片白色恐怖,當王文慶得知還有許多起義的同志被困城內時,冒險進入廣州,千方百計營救同志,而後喬裝潛往上海,機智脫險。為運動新軍官兵參加革命,擴大革命力量,王文慶從上海抵達杭州,在西湖白雲庵設立秘密聯絡機關。此時,又專程返回臨海籌建台州的革命聯絡機關台州國民尚武會。同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成功,王文慶積極參與策劃杭州起義,為主要組織者之一,並親率敢死隊員投入戰鬥。11月4日杭州光復,11月5日浙江軍政府成立,王文慶為省臨時參議會議員。時南京未下,王文慶力主光復南京,並著手組建江浙聯軍。11月11日開始攻打南京。11月26日,王文慶親率尹銳志敢死隊300人及來自仙居的光復軍500人,馳援朱瑞所率的浙軍。當時,正值浙軍潰敗,王文慶所率領的敢死隊員踴躍而前,四面而至,衝鋒肉搏,清軍不知所以,皆潰入城,遂塞朝陽門不復出。12月2日南京光復。南京光復後,王文慶參加了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的籌備工作,迎請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2年1月當選為臨時參議院議員。袁世凱纂權後,特委任王文慶為南洋宣慰使。因袁世凱倒行逆施、違背民意,王文慶堅持不受職。1916年袁世凱逆謀稱帝,浙江都督朱瑞附逆,王文慶與革命黨人奔走於上海、嘉興、寧波、台州等地進行反袁倒朱革命活動。同年4月,朱瑞被驅逐下台,浙江獨立,王文慶被推舉為浙江省臨時參議會議長,後出任浙江省長。袁世凱斃命後,浙江省政府成立,呂公望任都督兼省長,王文慶改任民政廳長、政務廳長。

1917年王文慶回響孫中山護法號召,南下廣州,參加國會非常會議,被推選為護法國會參議院議員。1918年段祺瑞派浙軍一師赴福建與護法軍政府開戰,王文慶奉命赴福建策反浙軍一師師長童保暄,以義折浙軍,掣一旅南向,被任命為援閩浙軍副司令。1921年9月,任省憲法候補執行委員。1922年6月,黎元洪任中華民國大總統,王文慶拒不與黎元洪合作,退居上海,心中還念念不忘國計民生。是年秋天,浙東洪水暴發,損失慘重,王文慶提任華洋義賑會台州義賑隊總參謀, “集款散賑,六邑災民,賴以存生者數十萬人。1923年曹錕賄選,王文慶在杭州多次發電聲討。1924年王文慶隨孫中山赴上海,繼續革命活動。

1925年2月3日,王文慶因積勞成疾,患胃癌在上海病逝,終年43歲。章太炎起草《發起開會追悼王文慶通告》,高度評價了王文慶的一生,稱其為“光復舊勛”、“名滿東南”。《申報》詳細報導了公祭大會實況,《南洋日報》則予以全文轉載。章太炎、蔣伯器、王心一等海內外諸多革命同志、僑胞參加了追悼會,悼念傑出的辛亥革命志士王文慶。不久,王文慶靈柩由上海運回故鄉,安葬於嶺根村西。

人物紀念

王文慶故里 王文慶故里

王文慶的一生是不斷革命的一生, 是不斷探求真理的一生。項士元先生痛悼之詞有云:“嗚呼,創造吾中華民國之革命耆勛,竟聯翩長逝矣!”又雲;“文慶一生奔走國事,艱危備嘗,身後不但無一錢一粟之遺,且葬費亦無之,其盡瘁社會,不私生產,誠可與中山先生並垂不朽也夫。”後人為了紀念王文慶,將臨海城內的一條街命名為文慶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