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斌

王思斌

王思斌,教授,1949年生。河北泊頭人。著名社會學家、社會工作學家、農村問題研究專家。

學歷

1982.9-1985.7: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攻讀研究生,獲碩士學位

1981年2-12月:南開大學社會學專修班進修社會學

1978.2-1982.2:北京大學哲學系,獲哲學學士學位

工作經歷

2000年6月至今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1994年4月-2000年6月,北京大學社會學系系主任

1993年8月起任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1992年4月-1994年3月,北京大學社會學系代理系主任

1989年8月-1993年7月,北京大學社會學副教授

1986年11月-1992年3月,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副主任

1985年7月-1989年7月,北京大學社會學系任教,講師

1982年2-9月,北京大學社會學系任教,助教

主要學術兼職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六屆學科評議組社會學組成員(2008.12-)

China Journal of Social Work(《中國社會工作期刊》)聯合主編(2008-)

中國社會工作協會副會長(2007-)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全國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評價專家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委員(2006-)

《中國社會工作研究》主編(2002-)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社會學學科規劃組副組長(2000-2005,2005-)

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會長(1999.11-2003.11,2003.11-2008.11,2008.11-)

教育部高等學校社會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997-2001,2001-2005,2005-)

中國社會學會副會長(1996-2000,2000-2004,2005-)

主要論文

建立復蓋城鄉居民社會保障體系的結構分析,高鑒國主編《社會福利研究》(第一輯),中國社會出版社,2009.7

和諧社會建設背景下中國社會工作的發展,《中國社會科學》,2009.5

我國適度普惠型社會福利制度的建構,《北京大學學報》2009.3

多元嵌套結構下的情理行動,《學海》2009.1

我國城市社會福利服務的弱可獲得性及其發展,《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9.1

略論我國社區志願服務的制度建設,載田玉榮主編:《非政府組織與社區發展》,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8

發揮社會工作在災後重建中的作用,《中國黨政幹部論壇》,2008.6

血緣利益群的形成:東村家族,載柿崎京一、陸學藝:《東亞村落的基礎結構》,(日本)株式會社御茶水書房,2008.1

我國社會工作發展的結構性張力與適應性發展,載楊團、王思斌主編:《當代社會政策研究-3》,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8

略論新農村建設的實施結構,《北京大學學報》2007.6

社會工作在和諧社會建設中的作用及其實現,《河北學刊》2007.3

我國社會工作發展的新取向,《學習與實踐》2007.3

轉型中社會救助制度的發展,《文史哲》2007.1

底層貧弱群體接受幫助行為的理論分析,載王思斌主編《中國社會工作研究》(第四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8

我國社會政策的弱勢性及其轉變,《學海》2006.6

和諧社會建設與農村老年社會政策的發展,《人口研究》,2006.2

社會政策實施與社會工作的發展,《江蘇社會科學》,2006.2

體制變遷中社會工作的職業化進程,《北京科技大學學報》,2006.1

流浪兒童救助保護的能力建設,《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5.6

村幹部權力競爭解釋模型之比較,《北京大學學報》,2005.3

失業人員再就業服務的“任務中心模式”-中國行政性社會工作的實證研究,李永新、王思斌,載《中國社會工作研究》第三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2

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的政策過程分析,(湖南)《文史博覽》2005.22

雷潔瓊的社會工作思想與實踐,《社會工作》,2004.9

社會政策時代與政府社會政策能力建設,《中國社會科學》,2004.6

當前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斷裂與彌合,《江蘇社會科學》,2004.3

非協調轉型背景下中國社會工作教育的發展,《北京科技大學學報》,2004.1

從管制到救助: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制度分析,《中國黨政幹部論壇》,2003.7

改革中弱勢群體的政策支持,《北京大學學報》,2003.6

我國社會工作在轉型社會中的社會責任,載王思斌主編《轉型期的中國社會工作》,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03.3

混合福利制度與弱勢群體社會資本的發展,《中國社會工作研究》第一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10

中國農村發展的困局,載《世紀大講堂》第1輯,遼寧人民出版社,2002.9

弱勢群體生存狀況的改善與社會政策的調整,《中國黨政幹部論壇》,2002.4

社會轉型中的弱勢群體,《中國黨政幹部論壇》,2002.3

共事依賴:鄉-村幹部關係的一種模式,載王漢生主編《農村基層政權運行與村民自治》,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11

中國社會的求-助關係,《社會學研究》,2001.4

試論我國社會工作的本土化,《浙江學刊》,2001.2

論民本主義的社區發展觀,《社會科學》(上海),2001.1

體制改革中的城市社區建設的理論分析,《北京大學學報》2000.5

社會轉型中我國社會工作教育的發展,《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社會工作教育專刊)1999.12

目前中國農村問題的社會學分析,載《思想的聲音-在北大聽講座》,中國城市出版社,1999

社會轉型期我國社會工作教育的使命,《中國社會工作》1998.10

社會工作:利他主義的社會互動,《中國社會工作》1998.4

當前我國社會變遷中的社會政策,《中國社會保險》1998.1

我國諸社會工作之內涵及其比較分析,《中國社會工作》1998.1

社會學與中國實際的結合:理論與現實,載喬健:《社會學、人類學在中國的發展》,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出版,1998

中國農村城市化滯後現象分析,載胡耀蘇、陸學藝:《中國經濟開放與社會結構變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8

略論當前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建構,《華中師範大學學報》1997.6

我國小城鎮發展的制度分析,《社會學研究》1997.5

轉型期我國社會工作專業的地位,《北京大學學報》1997.4

轉型期我國社會福利服務的參與,《社會科學研究》(四川)1997.3

中國社會工作專業發展前景分析,《中國社會工作》1996.5

1979年以來中國企業制度.集體所有制企業(與盧暉臨、鄢盛明、劉德寰合作),載李楯:《現代企業制度通鑑》,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6.4

管理區幹部和村幹部的互動過程與行為(合作,第一作者:王榮武),《社會學研究》1996.3

中國人際關係初級化及社會變迀,《管理世界》1996.3

西方社會工作理論的歷史與現狀(與謝立中、馬鳳芝、程為敏合作),《中國社會工作》1996年2-3期

鄉村幹部之間的交往結構分析(合作,第一作者:王榮武),《社會學研究》1995.3

中國社會工作的經驗與發展,《中國社會科學》1995.2

社會發展與經濟發展的關係,《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1995.1

家族意識在農村工業化中的作用,載《中國人的觀念與行為》,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

改革以來我國社會結構的變迀,與孫立平等合作,《中國社會科學》1994.3

社區照顧對中國社會的借鑑意義,《社會工作研究》1994.3

區街經濟與社區發展(與王漢生、程為敏、盧暉臨合作),《社會學研究》1993.4

社會工作教育的國際通則與我們的選擇,《90年代的中國社會工作的理論研討會論文集》,1993.3

社會管理初論,《社會科學研究》(四川)1992.6

農村發展的組織依託,《北京大學學報》1992.4

略論我國農村親屬社會的變遷,《社會學與社會調查論文集》1991.12

英國的社區照顧及其啟示,《社會學與社會調查》1991.6

村幹部的邊際地位與行為分析,《社會學研究》1991.4

我國城市居民的社區參與意識探析,《社會工作研究》1991.2

蘇聯社會結構的變動與現狀,載何建章《當代社會階級結構和社會分層問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8

婚姻觀念變化對農村社會親屬化的影響,《農村經濟與社會》1990.5

我國社會工作教育應具有的時代特徵,《社會學與社會調查》1990.4

信息過濾及其對社會管理的影響,載《社會科學研究》(四川)1990.1

略論當前社會失調的原因及其治理,聞武,《社會學與社會調查》1989.5

東莞的外來勞務大軍,載《東莞十年》,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4

“相對剝奪”與改革環境的建造,上海《社會科學》1988.3

經濟體制改革對農村社會關係的影響,《北京大學學報》1987.3

改革中的農村家庭關係,《婚姻與家庭》1986.5

馬克思恩格斯社會交往概念的社會學涵義,《社會學與現代化》1985.1

Angelina W.K.Yuen-Tsang and Sibin Wang,2008,Revitalization of social work in China:the significance of human agency in institutional transformation and structural change.in Angelina W.K.Yuen-Tsang and Sibin Wang,2008,China Journal of Social Work(《中國社會工作期刊》)Volume 1 Number 1 April,Routledge Tayloy and Francis Group,USA .

Interest Compensation for Disadvantaged Groups and the Building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in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vol.xxvlll,No.3,Autumn 2007

The Age of Social Policy and Governmental Capacity-building in Social Policy ,in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Winter 200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eking Help and Offering Help in the Chinese Society:Institutional and Cultural Perspectives,in Social Work in China. A Snapshot of Critical Issues and Emerging Ideas. Edited by A.KA TAK TSANG,2004

On the Politics and Particip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Communities in China,Social Sciences in China,Summer 2002

專著

《社團的管理與能力建設》(主編),中國社會出版社,2003.10

《轉型中的城市基層社區組織:北京市基層社區組織與社區發展研究》(雷潔瓊主編、王思斌執行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5

《中國社會保障體系的建構》(雷潔瓊主編、王思斌執行主編),山西人民出版社,1999.10

《改革以來中國農村婚姻家庭的新變化》雷潔瓊主編,王思斌參編,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

主編

《中國社會工作研究》(主編)(第1——6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2008

《華人社會社會工作本質的初探》(主編之一),八方文化企業公司,2000.12

《中國社會福利》(主編之一),香港.中華書局.1998.5

譯著

《人的前景》(譯著),與潘信芝合作,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4

《社會管理》(譯著)與宣兆凱合作,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7

《社會主義生活方式》(譯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7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