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勤[有機化學家]

王志勤,有機化學家。長期從事天然有機化學及合成有機化學研究,協助黃鳴龍首次從國產薯蕷屬植物川萆蘚中提煉出薯蕷皂素,為中國建立甾體藥物工業解決了基本原料來源,並以薯蕷皂素為原料合成出了黃體酮、睪丸素及可的松等重要激素類藥物,打破了西方對中國的封鎖。根據國家需要,他承擔分離鈾同位素必需的氟油研製工作,提前完成任務,為中國第一顆核子彈爆炸做出了貢獻。並曾任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所所長及上海分院院長等職。

基本信息

中國科學院越級提拔為副研究員

簡介

哥倫比亞大學 哥倫比亞大學

王志勤,1931年11月12日出生於上海市。日本侵華時期他在上海讀完國小和國中,親身體驗到日本侵略軍對中國人民的殘酷迫害,深感中國貧窮,落後,挨打,是由於科學和工業不發達的緣故,這是中華民族的恥辱,因此立志將來要學習理工科,可為國家工業化服務。1952年他於同濟大學化學系畢業,分配在華東電業管理局任技術員。1954年調到解放軍醫學科學院任研究實習員,在黃鳴龍教授領導下工作,發現了中藥川萆蘚中能提煉出薯蕷皂素,且有較高的含量。1956年隨黃鳴龍調到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繼續研究甾體化學。當時正值50年代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由於西方對中國的封鎖,中國重要藥物短缺,甾體激素類藥物被列為禁運藥物。1958年黃鳴龍開始七步法合成可的松的研究。這一藥物國家原定於第三個五年計畫期間開始進行研究。在這項研究中,王志勤解決了最後引入C21羥基這步關鍵反應,從而完成了以中國的植物資源薯蕷皂素為原料合成可的松的七步路線,接著他去工廠幫助上海的醫藥工業部門正式投入生產。在此之前他還完成了以薯蕷皂素為原料合成黃體酮和睪丸素的研究。中國不僅擺脫了沒有甾體藥物的局面,並且在60年代初即成為這類藥物的出口國家。在完成上述工作後,他短期參加過牛胰島素A鏈人工全合成的部分研究工作。1960年王志勤被中國科學院越級提拔為副研究員。

成就

黃體酮 黃體酮

1960年王志勤承擔了第二機械工業部下達的緊急任務,研製擴散法分離鈾同位素必需的特種潤滑油。這是一項技術要求嚴格、期限緊迫,在當時是十分保密的任務。在弄清這一任務的性質後,他毅然改變熟悉的天然有機化學專業,開始研究元素氟及高價金屬氟化物的氟化反應。這項研究要接觸有危險和毒性的氟氣,當時是困難時期,人員營養不良,體質普遍下降,但在愛國主義精神的激勵下,他領導的研究組仍然夜以繼日地工作,終於比原計畫提前研製成功完全符合技術指標的產品。化工專家根據要求改進了擴大生產的設備,不久即向使用部門供應產品,為中國提前一年進行核試驗創造了重要條件。

1965年王志勤被調到第三研究室(固體推進劑研究室),組織過二氟胺基化合物的研究,聚醚分子量及官能團分布等研究工作。“文化大革命”開始後,他被調離有機化學研究所,直到1978年才重返有機所工作。1980年被派遣去美國進修兩年。1982年回國後主持起草上海市科技長遠發展規劃(1980-2000年)中新型有機材料研究開發的論證報告。1984年被任命為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副所長,開始科研行政管理工作。1988年被任命為所長,同年調任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院長。1996年離任回有機化學研究所繼續從事有機合成及新型高效低毒農藥依維菌素衍生物的研製和開發工作,為解決工業部門生產中的問題,做出了貢獻。他先後完成cis-shisool,zearalanol,(+)-koninginin D,B,E的全合成研究及Zearalenone的立體選擇性電還原反應。發表論文30餘篇。

王志勤科研生涯數十年,多次變動專業領域,為適應工作,需要付出超人的努力,但他以國家需要為主,從不計較個人得失,以他的實際行動實現他早年為國家工業化服務的理想。他於1998 年光榮退休。

代表論著

黃體酮 黃體酮

1 黃鳴龍,蔡祖惲,王志勤等,副腎皮酮乙酸酯的合成。化學學報1959,25 (5):295

2 王志勤,張雲崗等主編.自然科學與高技術概論.北京:中央黨校出版社,1993

3 王志勤,有機電合成方法.見:戴立信等編.有機電合成進展.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1993,537~560。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