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山

常用人名。著名的有中國工農紅軍戰士、原中共內蒙古自治區委黨委、革命戰士、遼寧中醫藥大學教授等。

基本信息

中國工農紅軍戰士

基本資料

王樹森(1900~1974)原名王德山,原籍姜家屯(今王台鎮)人。

個人經歷

中國工農紅軍戰士。幼年家貧,以討飯為生,稍年長,做過長工。1932年在東北軍109師當兵。1934年在湖北省高山寨加入中國工農紅軍,參加過長征。先後任班長、排長、連長等職務。抗日戰爭爆發後,王樹森編入八路軍115師344旅,參加過平型關戰役,嗣後,轉戰晉東南、冀魯豫和晉察冀等地區。1948年底參加平型關、平津戰役,後隨軍南下。在此期間,他先後擔任過營長、軍事股長、師供應主任、軍兵站站長等職務。先後4次負傷,為三等一級殘廢,榮獲"戰鬥英雄"、"人民功臣"稱號和勳章。1950年專業到贛州市工作,任計委書記等職務。1957年因病由贛州市計委書記離職,回原籍王台鎮中村養病。時已年近花甲,為改變家鄉落後面貌,又擔任村支部書記,帶領民眾建設家鄉,深受民眾愛戴。

原中共內蒙古自治區委黨委

基本資料

王德山:男,漢族,1927年生,遼寧康平人。

個人經歷

1952年入鞍山鋼鐵廠工作。1954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鞍山鋼鐵廠碎鋼廠班長,段長,工會小組長。1959年5月任包頭鋼鐵廠廢鋼處理廠段長。1960年3月任廢鋼處理廠原料工段黨支部副書記。1968年3月任包頭鋼鐵廠革命委員會委員,廢鋼處理廠革命委員會副主任。1973年5月任包頭鋼鐵廠黨委副書記,6月任包鋼工代會主任。後任中共內蒙古自治區委黨委。1974年3月臨時主持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工作,11月任包鋼黨委書記。1977年4月停職審查。1977年4月19日自殺身亡。1983年3月被開除黨籍。是中共第十屆候補中央委員。

革命戰士

基本資料

王德山(1893年----1985年) 回族,曾用名王德,字景岳,臨邑縣興隆鎮田口村人。畢業於臨邑師範講習所,曾任本村國小教員。

個人經歷

1928年初,由海殿文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春,在魯北特委特派員海殿文、王鳳岐的幫助下,田口村黨支部成立,他任支部書記。他領導農民在農村建立農協會,張貼、散發標語、傳單,宣傳發動民眾進行抗暴抗捐鬥爭,影響波及了周圍三、四十里地的村鎮,同時,秘密發展平原縣國民黨政府武術教練楊富雲和青年楊立貴加入中國共產黨,以此壯大黨的組織,加強對敵鬥爭。他還在本村清真寺創辦了民族學校,親自任教,對青年學生進行共產主義宣傳,擴大黨的影響。
1928年底,黨的領導機關遭到國民黨反動派的破壞,致使田口黨支部與上級黨組織失去聯繫。同時,他亦遭到敵人通緝,被迫流亡東北謀生。1932年,返回家鄉,繼續擔任民族學校教員。在校期間,經常對學生進行共產主義宣傳,擴大黨的影響。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他再次到東北謀生。1948年8月,於黑龍江伊蘭森工局參加工作,1957年退休回鄉。1985年病逝,終年93歲。

遼寧中醫藥大學教授

基本資料

王德山:(1951、8—),男,漢族,遼寧省大連市人氏。

個人簡介

1975年大學畢業,1981年研究生畢業並獲中國醫科大學醫學碩士學位。現任生理心理學教研室主任,中醫學基礎實驗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兼任全國中醫生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遼寧省生理學會副理事長。國家自然基金、國際科技合作項目基金評審。全國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規劃教材《生理學》副主編,《中西醫結合生理學》主編。
1986年1月作為國家衛生部第六次赴日本考察團成員,赴東京大學醫學部考察;1988-1991年間客座研究員身份赴日本北海道大學醫學部研修神經內分泌生理學。學成歸國後一直工作在教學及科學研究第一線。
“光明磊落、愛崗敬業”。為人正直、實事求是;淡漠名利,藐視功名,從不為官職、權利誘惑而動搖自己踏踏實實從事教育事業的決心。在多年的教學工作中一絲不苟、為人師表,非常受學生們的歡迎。已培養碩士、博士生多人。多次獲得學院的“優秀教師”“先進工作者”“名師”等榮譽稱號外,1997年獲得瀋陽市“優秀教師”、2004年獲得遼寧省“優秀教師”的稱號。
“開拓創新,構建中西醫結合基礎實驗教學體系”。針對著中醫藥院校的教學特點,不斷地進行教學方法和內容的改革。探討出一整套適合中西醫結合機能實驗教學的路子。為創造性地開展中西醫結合研究和醫療實踐奠定了基礎。其教學成果被大學評為教學成果特等獎,並且被遼寧省教育廳授予教學成果二等獎。所在的生理學課程2005年被遼寧省教育廳評為省級“精品課程”。
注重教學資源建設,多年來帶領教研室教師編著出版的大學本科、研究生教材、雙語教材和教學參考書籍近20餘部,先後多次被中國中醫藥出版社、上海科技出版社、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等聘請為國家高等中醫院校統編教材副主編、研究生教學參考教材主編等職。
積極開展科學研究工作,近年來主持和參加國家攻關、省部級科研課題11項,其中經鑑定為省部級科研成果6項;獲省政府、省教育廳科技進步獎3項。在國內外自然科學雜誌核心期刊公開發表的科研論文60餘篇。多次獲得遼寧省科技進步、自然科學獎; 2005年被遼寧省科協、遼寧省人事廳授予“先進科技工作者”榮譽稱號。
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中醫學肺脾腎在水液代謝過程中相互關係的實驗研究。在國內首次其提出中醫學“肺主通調水道”的基本理論實質之一,是“肺-迷走神經-下丘腦-腎反射”的假說。該觀點被上海中醫藥大學學報、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報、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甘肅中醫等眾多雜誌廣泛引用。並被國內學者編著到《中醫學實驗方法》教材中。
研究方向二:中醫藥對消化道神經內分泌影響的臨床與實驗研究。經過多年的研究,從現代神經內分泌學角度為中醫學“胃氣上逆”的理論實質提供重要的實驗依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