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幼平[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

王幼平[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

王幼平(1910~1995)本名王際坦。山東桓台人。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任國民黨第26路軍中共士兵支部負責人。參與寧都起義的組織工作,同年12月寧都起義後參加紅軍,歷任紅5軍團排長、連長、科長、第14師處長、師黨務委員會委員、軍委幹部團上乾隊支部委員等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中國駐羅馬尼亞、挪威、肯亞、古巴等國大使,外交部副部長、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王幼平(1910~1995)本名王際坦。山東桓台人。

個人經歷

王幼平學生時期參加進步團體“甫晨“書社。

1930年秋,隨國民黨二十六軍到達江西;

1931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任國民黨第26路軍中共士兵支部負責人,參與寧都起義的組織工作,同年12月寧都起義後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歷任紅5軍團排長、連長、科長、第14師處長、師黨務委員會委員、軍委幹部團上乾隊支部委員等職。

參加了中央蘇區第四、第五次反"圍剿"鬥爭和中央紅軍長征。在二萬五千里長征中,任中央工作團員。

1935年底,成功做通東北軍被俘軍官上校團長高福源的爭取工作,為溝通中國共產黨與東北軍的聯繫提供了重要保障。

1936年4月起,受黨組織派遣,先後赴寧夏、綏遠、山東開展白區工作,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抗日戰爭:1937年,“七七事變”後,被派往魯西北,在范築先領導的抗日游擊隊中從事黨的作,開闢根據地,組建了擁有6000人的第十支隊。任中共魯西北特委委員、軍事部部長、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10支隊政治部主任、八路軍第129師先遣縱隊政治部主任、129師新編第8旅政治部主任、城工部部長。堅決貫徹毛澤東主席軍事思想和黨的統戰政策,積極開展抗日游擊戰和瓦解偽軍工作,受到師政委的肯定。

解放戰爭時期,冀南軍區第3軍分區政治部主任、冀魯豫軍區第3軍分區政治委員、冀魯豫軍區,豫皖蘇軍區政治部主任、解放軍第二野戰軍第15軍副政治委員、第5兵團政治部主任。參加過淮海戰役和渡江戰役。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49年11月,他調外交部工作,歷任中國駐羅馬尼亞、挪威、高棉、古巴、越南、馬來西亞和蘇聯等國大使,在國外工作長達30年。其間,他認真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外交政策,把軍事鬥爭的戰略、策略和黨的統一戰線思想靈活運用到外交工作中,在所駐國上層和外交使團中廣交朋友,開展工作,到任後很快打開工作局面,為新建駐外使館作了大量開拓性工作。在越南抗美救國戰爭最緊張、最艱苦 的時候,他出使越南國。在敵機不斷襲擊轟炸的情況下,他跑遍越南各省、區,即使在敵機對河內進行十二晝夜大轟炸的危險時期,他依然堅持開展外交活動,及時向國內報告情況,提出可行性建議。在高棉任大使期間,他多次到援柬項目現場檢查指 導工作,到柬北部人煙稀少地區看望援柬工作人員,高棉國王西哈努克親王授予他“友好合作十字勳章”。1963年4月,在國家領導人訪問高棉前夕,他重返金邊執行特殊使命,使外訪工作取得圓滿成功。

1950.08-1954.11駐羅馬尼亞共和國大使;

1955.06-1958.04駐挪威王國大使;

1958.09—1961.03駐高棉王國大使;

1964.05 —1969.01駐古巴共和國大使;

1969.06—1974.08駐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大使;

1975.01—1977.04駐馬來西亞大使;

1977.08-1979.07駐蘇聯大使;

1979年7月,他擔任外交部副部長,9月,率團赴莫斯科參加中蘇第一次國家關係談判,在政治鬥爭十分激烈的情況下,他既堅持原則,講明道理,又利用各種機會,作了許多友好工作。

曾任中國共產黨第十二、十三屆代表大會代表和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第三、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