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信息
【作品名稱】《王師渡漢水經襄陽》
【創作年代】隋末唐初
【作者姓名】李百藥
【作品體裁】五言排律
作品原文
王師渡漢水經襄陽
導漾疏源遠①,歸海會流長。
延波接荊夢②,通望彌沮漳③。
高岸沉碑影④,曲漵麗珠光⑤。
雲昏翠島沒,水廣素濤揚。
臨溪猶駐馬⑦,望峴欲沾裳⑧。
喬木下寒衣,亭林落曉霜。
山公不可遇,誰與訪高陽⑨。
品注釋
①漾:漢水源出陝西寧強縣東北 冢山,初出山時為漾水,通過疏導,東北流經陝西沔縣西南合沔水,又東經褒城,以下才叫漢水。 ②荊夢:泛指荊州雲夢一帶。 ③沮漳:即沮漳河,泛指荊襄一帶。 ④高岸沉碑:即杜預沉碑事。杜預,西晉時著名的政治家、學者,滅吳統一戰爭的統帥之一。為鎮南大將軍,都督荊州諸軍事,長期駐襄陽。襄陽城西北十里有萬山;其下有沉碑潭。《晉書·杜預傳》:“預好為後世名,常言:‘高岸為谷,深谷為陵’。刻古為二碑,紀其勳績,一沉萬山之下,一立峴山之上,曰:‘焉知此後不為陵谷乎’!”至今仍為人所傳聞。 ⑤曲漵麗珠:曲,河灣。漵,水邊。此處有解佩渚。 ⑥遐睇:向遠處流盼探望。 ⑦溪:檀溪,在襄陽西。古時為湖沼深溪。《三國志·先主傳》注引曰:“備屯樊城,劉表禮焉,憚其為人,不甚信用。曾請備宴會,蒯越、蔡瑁欲因會取備,備覺之,偽如廁,潛遁出。所乘馬名的盧,騎的盧走,墮襄陽城西檀溪水中,溺不得出。備急曰:‘的盧,今日厄矣,可努力!’的盧乃一踴三丈,遂得過”。“臨溪駐馬”,是化用這個典故,寫自己憑弔檀溪遺蹟。 ⑧峴:指峴首山。據《晉書·羊祜傳》載:“祜樂山水,每風景,必造峴山,置酒言詠。”羊祜死後,為紀念他的政績,“襄陽百姓於峴山祜平生遊憩之所建碑立廟,歲食饗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預因名為墮淚碑。” ⑨山公、高陽:即山簡、高陽池。
作品簡析
此詩主要是寫景抒懷,語言剛健洗鍊,多用襄陽掌故。有人認為這首詩並非李百藥所寫,而是王師所寫,即此詩的標題應為王師《渡漢水經襄陽》,這種說法並非沒有道理,因為《全唐詩》中此類的張冠李戴的失誤很多。但是,從語言風格上看,這首詩其實應為李百藥所作。他非常熟諳襄陽的掌故,此詩使用襄陽掌故頗多,也可以作為此詩為李百藥所作的佐證。
作者簡介
李百藥 (565-648 )隋末唐初詩人。身為名門子弟,經歷非常坎坷。他幼年多病,但博學強記,號為“奇童”,其父李德林隋文帝時任內史令(宰相)。皇太子楊勇召他為東宮學士;隋煬帝即位,李百藥失寵,出為桂州司馬,旋即解職還鄉里。入唐,又遭李淵猜忌,流放涇州。李世民即皇帝位,重其才名,召拜中書舍人,此時他已年過花甲。以後多次拔擢,成為李世民身旁的文學重臣。李百藥“藻思沉鬱,尤長於五言詩,雖樵童牧豎,並皆吟諷”(《舊唐書·李百藥傳》)。尤其長期外斥階段創作,寫景抒情,弔古詠懷,多失意愁苦之辭,情真調苦,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