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樓鄉

王家樓鄉

王家樓鄉(全稱王家樓回族鄉)位於懷來縣,是懷來縣唯一一個民族鄉。該鄉地處懷來縣北端,與赤城縣接壤,北高南低,為典型的丘陵山區。面積大、人口少、居住分散是該鄉的一大特點。

基本信息

概況

王家樓回族鄉是懷來縣唯一的民族鄉,是張家口市兩個民族鄉之一,全鄉總面積132平方公里,其中用材林面積6.4萬畝,草場面積8萬畝,荒山荒坡2.6萬畝,現有耕地面積2.2萬畝,占總面積的11.2%,其中水澆地4830畝,占耕地面積的21.8%。晝夜溫差大,全年平均氣溫4℃,無霜期短,約為120天左右,年降雨量420—480毫米。

全鄉現轄16個行政村,2820戶,8809口人。其中回族村4個,回族人口1580,占全鄉人口的17.9%,占全縣回族人口的33%。全鄉14個村通汽車,7個村通電話,9個村自來水入戶。

沿革

王家樓回鄉始建於1953年,時轄8個行政村:王家樓、麻峪口、站家營、晏家莊、茨兒山、葫蘆套、焦家溝、頭二營。1956年撤區並鄉時撤銷,1958年底恢復王家樓回族鄉,時轄王家樓、麻峪口、站家營、晏家莊、茨山。1996年在合鄉並鎮中,原杏林堡鄉11個行政村併入王家樓回族鄉。

所轄16個行政村為:王家樓、麻峪口、宴家莊、站家營、茨兒山、東莊子、於莊子、瓦房、西坡、金家口、長安嶺、舊站堡、杏林堡、白土梁、東洪站、西洪站。

歷史

該鄉是通往內蒙和壩上的必經之道,也是歷史上有名的關口,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他重要的戰略地位,在抗日戰爭時期,屬重點敵戰區。

當時王家樓鄉屬龍延懷聯合縣二區,日本人在長安嶺關口建有據點,並派重兵把守,修有炮樓和城牆等防禦工事;在王家樓村建有平原據點,長期駐軍150人左右。

尤其王家樓鄉的東溝五村,屬當時平西邊平北的要道,八路軍在東莊子、於莊子和金家口幾個村都有活動點。特別是東莊子村的海陀山,是平西通往平北根據地的交通要道之一,在此發生過“奇襲東莊子”和“金家口戰鬥”兩個戰役,戰爭文化和戰鬥遺址很豐富,是開展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理想之地。

旅遊

該鄉長安嶺村城南有百年古松一株,樹徑1米,高15米,冠徑30米,粗要三人環抱,色如古銅,形似豹斑,樹冠頂平,側枝如龍纏蟒繞,現在樹下恢復了七星廟;城東有日偽的炮樓遺址、鳳凰城遺址,海拔1360米,山上有鳳凰洞,山谷幽深,植物茂盛,氣候涼爽,適宜避暑,旅遊,具有獨特的人文歷史內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