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王家樓村南面與西面和方下鎮的劉封邱村、鐵牛嶺村、台頭村、韓官莊村相望,西北與口鎮的陶南村毗鄰,北面和東面與本辦事處的藕池村、任家窪村接壤。
村名由來
王家樓村建村年代無從查考,明朝以前,就有人定居。古時曾有一位名叫王強的人,在村的東端建一石樓,因石樓①為王強所建,村名由此而得,名日王家樓。
宗族姓氏
王家樓村姓氏l8個,其中李姓人口較多,徐姓次之,亓、陳、莫、賀、崔、吳、許等姓氏都是大戶。據本村各姓氏的祖譜記載,大部分居民是在明代從河北省棗強縣遷徙而來,一少部分是以後從周邊村遷來。
建制沿革
王家樓村歷來隸屬於口鎮二區、口鎮人民公社、口鎮辦事處。在口鎮設辦事處時,建有王家樓鄉,鄉政府設在王家樓村。1986年撤鄉並鎮,劃歸張家窪街道辦事處管轄至今。
村莊描述
王家樓村南有條大河,名日王樓河。村莊沿河而建呈東北、西南走向,原先是由王家樓、北莊子、牛田莊三分別立村,後合併為王家樓村,與河南岸的劉封邱村隔河相望。南北大街,長約300多米,北頭有座白石樓,南頭有座文昌閣⑧。村西有條泉崖,發源於片鎮村以北,由北向南注入王樓河。昔日泉崖水量較大,經多年沖刷,進入王樓地段形成幾個大的塘灣,水面大都在百平方米以上,其中炕洞灣、邁橋子灣、蒜臼子灣、韓官寺灣、長灣,雖其名稱不雅,但水質清澈,猶如一面面鏡子,錯落有致地串在一條水帶上,是村民休閒、捕魚、游泳洗澡的好去處。在村正面泉崖河段上建有兩座大橋,一座叫青龍橋,一座叫臥龍橋,建橋歷史都在百年以上,為古代的交通運輸發揮了很大作用。特別是青龍橋,位置非常重要,是通往西部各村莊的交通要道,且風景優美宜人。在橋的東北側,建有一座節孝碑④,越過青龍橋,是該村最肥沃的平原地塊,再向西就是長埠嶺,長埠嶺的制高點就在於此,該村一半以上的土地就在長埠嶺上。
商貿集鎮
王家樓村有平原、有丘嶺有河流有塘灣,真可謂是一方寶地。周圍村莊密集,王家樓村規模最大,自然形成了一個中心地位。王樓集(農貿市場)歷史悠久,交易量很大,有百貨、糧食、牲畜、蔬菜、水果等攤位數百個。在過去,也極為繁榮,王樓一帶盛產大麻,交易最為興旺。一到大麻收穫與加工季節,遠至濟南,章丘等地的客商紛至沓來,收購大麻。“王樓麻行"享譽數百里。現集市貿易規模更大,上市商品更多,四面八鄉客商雲集,為當地的經濟發展起了巨大作用。
歷史人物
王家樓村地傑人靈,文化底蘊豐厚,出現了不少有功名的歷史文人。其中李麟薹、李麟泉是清朝的貢生,萊蕪縣誌均有記載。李常敬種地有名,成為古代的一位勞動模範,被清朝皇帝賜於一件黃馬褂和一雙朝靴。
英烈人物
民主革命時期,王家樓村是較早的革命根據地,萊蕪共產黨最早的創建人之一劉子正很早就在王家樓村建立了支部,秘密組織和領導民眾開展革命鬥爭,領導了王樓國小的學 潮運動,造就了一批黨的領導幹部。如亓會河、李化堂等現均已離休。革命戰爭年代,王樓村紛紛送子參軍。王家樓子弟、戰鬥英雄李春善,他力大無比,英勇機智,在著名的吉山戰鬥中,他力挽一頭被炮火驚嚇馱軍火的毛驢,腋下挎一門小六零迫擊炮,邊放炮,邊突圍,殺開一條血路突出重圍,後來在東北一次戰役中陣亡,時年30歲,任連長,在東北烈士紀念館有他的塑像。
特色產業
王家樓村人勤勞智慧,出現了一批能工巧匠。本村吳氏家族,全部從事錫製品手工業,製做的錫茶壺,錫酒壺,遠近聞名,尤以錫旋壺樣式別致玲瓏,最為珍貴,是使用和收藏的上品。村內有鐵匠數家,打制各種農機具,為農業生產服務。李家打制的獵槍,技術性能極佳,被當地民眾譽為“洋槍"。還有木匠,吹鼓手等多種行業,現在,除傳統手工業外,廣大民眾多方挖掘致富門路,1960年後,王樓村三成以上的農戶出豆腐、炸油條。1980年後又轉為製造“香”。
因“香”是迷信品,一度被國家制止,但也給王樓村民帶來一定經濟收益,制香的人因此戲稱自己是香(鄉)長。
科教文衛
王家樓村非常重視教育事業,舊社會開辦私塾,李登甲是有名的私塾先生。早在建國前夕,王樓村聯合方下鎮的溝頭村、台頭村、韓官莊村,出資在王樓村興辦國小,老百姓稱之為“洋學”,第一位老師叫白玉振,他教的學生以書法見長,全面發展,成為國家和社會的有用人才。特別優秀的有亓學成、亓敬奎等人。王樓國小20世紀70年代發展成為附近幾個村莊的聯辦中學,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中學由辦事處統一舉辦,聯中又恢復為國小,現在校生300多人,教學設施齊全環境優美,王樓村多次被評為尊師重教先進單位,年年為上一級學校輸送合格新生。自恢復高考以來,一100多位學生升人大、中專院校繼續深造其中有上海同濟大學、復旦大學、西南政法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山東大學、武漢大學等名牌大學的學生。最早考人大學的有李倉一、陳功安、陳功震三人。第一位研究生是上海醫科大學的李華。第一位狀元研究生是山西大學高占軍。
本村物產
王家樓村位置優越,水源充足,物產豐富。歷史上以大麻、黃煙、藍棵(制染料靛青的原料)小麥、玉米為主要農作物,尤以王樓大蘿蔔最為馳名,遠銷至淄博、章丘等地,其肉質甜脆、色澤細膩。大年30晚上,淄博人取王樓大蘿蔔做餡,包團圓餃子,以落貝(蘿蔔)取其吉祥之意。口鎮順香齋取王樓大蘿蔔作為淹制鹹菜的上品原料。近幾年,經大力調整產業結構,除傳統作物外,現以生薑、大蒜、桑蠶為新興主導產業。王家樓村是政府劃定的重要基本農田保護區,2002年又被列為黃淮海開發區單位之一。
注釋
①石樓:雖曰石樓,不能居住,實際是一座立方體建築物,四周完全用千斤巨石垂直壘砌而成。中間完全用黃土填實,高約十七、八米。樓下最高的樹梢也不及樓頂,建築面積與樓頂面積相等,大約有60平方米,樓頂北側有榆樹一棵樹幹直經有一米多,兩人合抱才能圍擾;兩側各有柏樹一棵,樹上棲息著烏鴉、喜鵲、黑麻勺子等多種鳥類。有人認為該樓是烽火台,拜將台等說法。此樓在1957年拆除,所有石料做固堤之用。
②牛田莊:牛田莊在王家樓村的西南部,緊鄰鐵牛嶺村,鐵牛嶺村東有一鐵牛,相傳是秦始皇冶鐵所鑄造,關於鐵牛的說法具有相當的傳奇色彩。牛背在鐵牛嶺村東,牛尾巴一直伸在王樓村陳連學家豬圈裡。在一次出糞的時候,鐵杴鏟著了牛尾巴,鐵牛哞哞大叫,用手去拽,鐵牛也哞哞在叫,牛田莊名稱的由來與鐵牛有關,現在王家樓村人俗稱牛田莊叫西南牛角子。
③文昌閣:文昌閣建於清代,離今有一百多年歷史,座落東南北街南頭,距王樓河岸百米。“文革”期間拆除。
④節孝碑:節孝碑建於清代,1943年被毀,為紀念吳修祥曾祖母所建,吳修祥曾祖母婚後不久即守寡,一生清心寡欲,孝敬公婆,勤儉持家,為褒揚她的高風亮節,皇帝降下聖旨,為其修建節孝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