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成[醫生]

王家成[醫生]

王家成,於1907年在柞水縣杏坪鄉張氏溝村出生,是一名自學成才的醫生。王家成行醫一生,在實踐中摸索出了一套治療骨折及骨傷疑難病的有效辦法;研製出龍藤須散、馬銅磚片。他一生憑著自己獨創的醫療理論和治病良方,用精湛的醫術為數萬名骨傷患者解除了病痛,曾三次受到周總理的接見,並為總理治病。

基本信息

生平經歷

1907年,王家成出生於柞水縣杏坪鄉張氏溝村,自幼家境貧寒,祖祖輩輩靠給地主打長工。1930年7月,山陽縣袁家溝口的陳家勝、阮英臣組織、領導的“大刀會”成立,其成員中草藥醫生陳重書吸收王家洪、王家成兄弟參加,並傳授給他們正骨技術及識別各類中草藥的知識。從此,王家成開始了學醫之路,到處登門求師訪賢。

1935年,紅二十五軍來到山陽的袁家溝口,王家成等當地醫生奉命治療負傷的戰士和傷員,並動員、組織民眾為紅軍的“楊家嶺醫院”採挖供應中草藥。隨著治療範圍的不斷擴大,王家成逐步掌握了接骨手法和外敷草藥治療骨折的辦法。他利用當地中草藥,治好了外科無名癰腫,後又給當地民眾用三業膏、過山龍、閉骨丹等草藥治癒了腿骨傷,漸漸成為一名亦農亦醫的赤腳醫生。

1968年,解放軍總後醫療隊在柞水巡回醫療中發現了王家成用中草藥接骨的獨特技術。接著,陝西戰備中草藥科研組派專家來到柞水收錄王家成接骨、止血、治療常見病的驗方。隨後,他受聘柞水縣醫院骨科,開展中草藥骨科門診,並受邀在西安203部隊醫院為張愛萍將軍治療傷疾。

1971年,王家成參加了全國中西醫結合工作會議,受到周總理接見。見到王家成時,總理親切地說:“你是草醫,懂接骨,用手法復位、上小夾板、外敷草藥治骨折。”接著總理又詢問了王家成所在生產隊的人口、生產、生活和計畫生育等情況。”當天總理和他們吃過晚飯,在醫生多次催促總理休息的情況下,總理仍談興不減,繼續交談,並諄諄的教導他們要發揮各自的長處,推廣先進經驗,搞好預防工作。在接見的同時,總理看到王家成患有甲狀腺腫病,立即給衛生部負責同志打電話,要給他治好這個病。在總理的關心下,王家成多年的病終於動手術治好了。1975年,王家成參加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期間,在中南海為周總理調治右臂損傷,終因受傷時間太長,難以恢復。

社會影響

王家成行醫一生,在實踐中摸索出了一套治療骨折及骨傷疑難病的有效辦法,並將自己特有的秘方無私地奉獻給了社會。他把自己的接骨技術和中草藥秘方毫不保留地傳授給弟子,經他培訓的接骨療傷醫生就有1200名,還有很多外地學員,如今渭北高原秦巴山區的多數弟子,仍用王老的中草藥和接骨手法行醫。他為窮人治病,從來不收錢,深得人們的敬重。

主要榮譽

王家成是四屆、五屆全國人大代表。他研製的龍藤須散(片)、馬銅磚片受到全國科技大會的嘉獎。他貢獻的治療骨折、扭傷、風濕的盤龍系列藥劑通過國家鑑定,成為名優產品,遠銷國內外。1985年,78歲的王家成去世了,可他遺留的這筆醫學財富卻永遠留在了人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