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任社會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衛生標準委員會委員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文化科普巡講團團員
中國中醫科學院養生保健專家指導委員會委員
中華醫學會北京醫學會臨床營養分會常委
中國營養學會北京營養學委員會理事
中國老年保健協會理事
中國烹飪協會美食營養專業委員專家委員、副秘書長
世界中餐名廚交流協會特邀專家顧問
農工民主黨北京市委員會婦女工作委員會副主任
北京港澳台僑婦女聯誼會理事
北京市家政促進會專家顧問
主要工作
(一)參與的國家重要事件
2009年建國60周年首都國慶閱兵式唯一一位軍外專家。將食療與營養學結合,編寫了《科學飲食指導》,這是建國以來第一本軍隊閱兵中營養的科學化指導方案,也第一次吸收採納了中醫食養食療學知識。
2008年汶川地震,是救災前線唯一一位營養專家,應空軍後勤部軍需部的邀請,專程到四川綿竹、彭州、漢旺、什邡、洛水等地震災區,為救援空降兵等部隊官兵和受災民眾進行飲食營養調配、食療,用科學的飲食方法,就地解決官兵和民眾出現的體能不支、免疫力下降、爛嘴、爛襠等症狀,既防治了受災民眾的疾病,又提高了救援官兵的戰鬥力,發揮了中醫藥在應急狀態下的特殊價值。
擔任2008年北京奧運會、2004年雅典奧運會中國桌球隊營養指導。隊員使用她精心研製的食養配方,既達到了抗疲勞目的,又不吃藥,還保持美食美味,可謂有功效無藥味。北京奧運會結束後,國乒隊將桌球與藥膳並稱為“國球”、“國醫”中國元素。她是唯一一位參與兩屆奧運會的營養專家。
2005年作為中國代表隊的首席營養專家,參加了世界博古斯金獎烹飪大賽(暨世界奧林匹克烹飪大賽),獨立完成中國隊參賽作品設計計算說明,作品突出了中國飲食療文化和傳統藥食同源的特色,獲得了最佳創意獎。新加坡和日本是獲得過此獎的亞洲國家,但新加坡參加了七次,日本參加了九次才得到此獎,中國第一次參賽就摘得桂冠,受到各國的稱讚,擴大了中醫食療營養的國際影響。
2005、2006、2007年暨第三、四、五屆中央電視台全國電視烹飪大賽首席營養專家、首席評審,唯一一位連續三年專業組連任評審。
(二)營養學與食療藥膳相結合,原創了性特色營養治療。
古為今用,食為醫用。在實踐中,原創性地把現代營養學、食品化學、食品工藝學等與具有中醫特色的中藥學、中醫食療藥膳學有機結合,大膽探索學科的結合、工藝的創新,創建獨特的藥食同源飲食理論,開創了中西合璧的營養治療方法。廣安門醫院臨床營養治療具有了自己的特色,食療營養科也成為了國內唯一一家在常規營養科的基礎上,同時具有鮮明中醫食療特色的營養科室。
引入了國際營養聯合支持概念,在國內首先實現藥劑、醫療、營養聯合查房(在國際上稱為:營養聯合支持小組),積極地配合臨床工作。在中醫領域,也首先建立並完善了臨床重症會診制、首診制,保障了營養食療治療治癒率。
在國內重症搶救的營養支持上,居於領先地位。獨特的、單純性的藥食同源飲食治療,對嚴重的心衰、低蛋白血症、胃潰瘍、胃痛、腹水、浮腫、腹瀉、便秘、代謝綜合症等多種疾病都有顯著的療效。
在保障住院患者的營養治療基礎上,開展了上門患者諮詢、電話門診、網路門診,免費為患者諮詢、治療。這也是國內唯一一個食療營養學的免費門診,受到了患者們的歡迎,得到好評。
2002年,作為專家訪問學者赴義大利自然養生學會做學術交流,在歐期間,提出的中醫營養理論和臨床實踐經驗得到歐洲自然養生協會、營養學術界的高度評價。還作為營養專家代表赴日本、東南亞、香港、澳門進行營養學術交流、指導、講學,使古老的中醫聞名於世。
(三)“治未病”彰顯中醫特色,藉助媒體平台“短平快”傳播健康知識。
把30年的臨床工作體會經驗和兩種知識體系原創性結合,利用多種媒體、多種形式開展“治未病”食療營養科普宣傳工作。讓祖國醫學在防治疾病中,發揮具大作用,提高大眾健康意識和水平。
堅持多年來面對面服務大眾,通過講座傳播營養健康知識。由院內的健康大課堂、走向社區大講堂、機關、部隊、大專院校、廠礦……力所能及地做健康知識的普及教育,既對患者做治療諮詢,又宣傳防治結合的健康知識,得到各方大力支持協助。參加中央組織部“專家送教到邊疆”,為新疆、西藏幹部健康講堂,到酒泉衛星基地做講座,為青海石油工人、大慶石油工人送教育……大家親切地稱呼她“營養的健康使者”、“老百姓營養健康的裁判員”、“科普教育專家”。
利用廣播電視、報紙雜誌網路,讓老百姓享受到經濟、實惠、簡便的中醫藥文化健康理念與營養保健知識。曾在中央電視台第三(05年)、四(06年)、五(07年)屆全國電視烹飪大賽做營養專家、首席營養評審,中央電視台烹飪擂台賽首席營養評審,中央電視台“健康早班車”、“夕陽紅”、“健康之路”、“科技博覽”、“走進科學”、“少兒頻道·成長快樂”、“天天飲食”營養專家,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之聲”、”華夏之聲”、“老年之聲”……中央國際廣播電台“中華養生”、北京人民廣播電台”音樂台“、”體育台“、”城市台“……從事科普講座。2006年,開創了中國首位理工科學者在報紙、雜誌設定專業專欄的先河。在《人民日報·環球時報生命周刊》《人民日報·生命時報》開設“宜人營養專欄”,隨後又在《中國食品報》、《餐飲世界》、《家庭醫藥》、《母嬰雜誌》等報紙媒體上又設“宜人營養”、“宜養軒”、“宜兒育兒”、“宜兒食坊”等科普專欄。在紙媒體的《參考訊息》、《三聯周刊》、《健康報》、《中國日報》《中國食品報》、《中國食品質量報》、《中國中醫藥報》、《中國醫藥報》、《人民日報·健康時報》、《人民日報·生命時報》、《北京日報》、《北京晚報》、《新京報》、《北京晨報》、《新保健》、《中國健康》、《中國食品雜誌》、《餐飲世界》、《家庭醫藥》……百家權威報刊、雜誌發表科普文章及專訪文章500餘篇, 被近萬家媒體網站轉載。在搜狐網開設部落格,通過部落格方式傳授營養知識,網友們稱之為“開在網上的第一家營養門診”,在抗震救災的關鍵時刻,部落格行動“王宜——搜狐——紅十字會——空軍”回響力大,開闢了網路營救生命線。獲得了“健康衛士”、“健康達人”等榮譽稱號。
榮譽稱號
2018年2月28日被全國婦聯授予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榮譽稱號。
活躍螢屏的養生專家
養生成為街頭巷尾的大爺大媽聊天的首選話題,人人都能說出些中醫良方、養生門道,生活全無規律的年輕人也開始講究起科學起居飲食,養生之風漸盛,大有接過前一陣“國學熱”的接力棒之勢,狂熱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 2009年以來,電視上以養生為內容的欄目層出不窮,訪談、娛樂節目中,養生專家的風頭毫不亞於娛樂明星,僅北京電視台與養生保健有關的節目就多達十幾二十個。 |
范志紅| 陳明[醫學教授]| 哈剛| 陳雲彤| 王琦[醫生]| 李軍祥| 祝肇剛| 王肅季| 姜良鐸| 曲黎敏| 施小墨| 孔令謙| 羅大倫| 王鴻謨| 陳煥然| 佟彤| 魏偉[養生專家]| 崔永勝| 李智| 武國忠| 西木博士| 謝慶良| 馬悅凌| 向靜| 張鶴瑤| 張悟本| 惠汝太| 王宜| 李存江| 楊奕[養生專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