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堯[中共密山縣委書記]

王學堯(1910—1936),乳名:得運,1910年2月生於黑龍江省阿城縣一個小職員家裡。幼年隨父遷居到今黑龍江省安達市,在鐵道西北二道街一家私塾讀書,取學名王道德。後進華俄國小校(後改為興安中學)讀書,並開始學習俄語,畢業後,考入哈爾濱法政大學經濟系,改名王為公。犧牲時任中共密山縣委書記。2015年8月24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王學堯,學名王道德,曾用名王為公、王道茲、王鐵夫,1910年2月生於黑龍江省阿城縣一個小職員家中。自幼隨父遷居黑龍江省安達縣,父親王廷茂是安達站的鐵路工人,曾參加過中東鐵路工人的赤色工會,接受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影響較早,並在長期與蘇聯工人共事中學會一口流利的俄語,後在哈爾濱一家丹麥人開設寶隆洋行做俄語通事。王學堯從小就喜歡聽父親講蘇聯紅軍鬧革命推翻沙俄皇帝的故事。

十月革命後,中東路沿線開始興辦新學,安達站也創辦了一所華俄國小(後改為興安中學)。王學堯由私塾轉到這所學校讀書,並開始學習俄語。中學畢業後,王學堯考入哈爾濱法政大學經濟系,他想通過法律來改變中國貧窮落後的面貌。讀書期間,王學堯堅持半工半讀,課餘時間給人講授俄語,取得一點微薄收入來維持讀書生活。他刻苦攻讀,學習成績優異。1926年,王學堯畢業於法政大學,後來在哈爾濱第二女子中學任教,並在北滿翻譯社兼俄文翻譯。

九一八事變前夕,王學堯全家搬到哈爾濱,住在新安埠(現道里區)安豐街31號。不久,王學堯結識了住在一個大院裡的在報館任繪畫編輯的金劍嘯。兩個同齡人,一個是才華過人的畫家、藝術家,一個是翻譯,他們有共同的志趣,常常在一起交談。他們的話題常常是十月革命後的蘇聯,中國的時局、現狀和未來,特別對日本旁國主義入侵東北的刻骨仇恨。相同的政見,使他們成為彼此信任的好朋友,在金劍嘯的幫助下,王學堯閱讀了高爾基的《母親》等蘇聯文學作品和《唯物史觀》等馬列主義書籍,提高了對無產階級革命的認識。

1932年春天,楊一辰就任中共哈爾濱市委組織部長,滿洲省委安排他住在金劍嘯家裡。王學堯很快就結識了老楊,對他格外敬重,多次邀請老楊到家裡做客。老楊在與王學堯及父親的接觸中了解這是一個愛國的家庭。特別對熱情、聰明、沉著的學堯,有了全面的了解。從多次談話中,知道王學堯在大學期間就參加過學生運動,多次表示立志抗擊日本侵略者,獻身於拯救祖國的事業。王學堯在楊一辰、金劍嘯的培養和教育下於1932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王學堯入黨後,按照地下黨組織的部署,以哈爾濱道里八道街白俄飯店翻譯的公開身份為掩護,承擔了與江北抗日武裝部隊接頭,運送傳單、檔案的任務。他機智果敢,不辭辛苦,把組織交給的每一項任務都當作神聖的使命來完成。有一次,他接到一項重要任務,把剛剛印好的一批傳單裝在一個類似點心盒子的薄包里,在指定的時間、地點與接頭人交換。當他準時來到接頭地點,道里中央大街馬迭爾賓館的一側,有一位身穿長袍、頭戴禮帽、手拎同樣點心盒子的人也同時來到。兩人四目相對,異口同聲地“是你”,這位是哈工大的高成儒,他們在讀書時參加學生運動就相識。老友相逢只是會心地一笑,就立即交換禮品離開接頭地點。王學堯剛要離去,發現高成儒的後邊跟著個“尾巴”,便閃在一邊緊隨其後,他機智地追到特務的側面,拿出事先準備好的一包石灰,投向特務的臉部,只注意前方目標的特務在沒有防備的情況下頓時捂住眼睛一陣亂叫,王學堯這才悄悄離開現場。1932年秋,由英國人出面在哈爾濱主辦的英亞社(共產國際駐哈機關)要發行一種俄文報紙《哈爾濱新聞》,地下黨組織推薦王學堯去做俄文編輯,參加《哈爾濱新聞》的編譯工作。此時,他和金劍嘯密切配合,在當時的《國際協報》《大北新報》等報刊上發表文章,進行抗日宣傳。

1933年,黨組織決定王學堯負責哈爾濱道里區委的領導工作,主要任務是在各大中學校發展黨團組織。王學堯以法政大學學生的身份積極活動在哈工大、哈醫專、扶輪學校、鐵路業餘技術傳習所、三中等校學生中進行抗日宣傳。他根據青年人積極、熱情、好動的特點,把文體活動的場所做為進行宣傳鼓動、結交青年朋友的陣地。王學堯能說善寫,還喜歡打球、賽跑、游泳、滑冰、滑雪。為了適應各種艱苦的鬥爭環境,他夏天在暴風雨中淋浴,冬天頂著風雪跑步。他常鼓勵同志們說:要報效國家,就必須有強壯的體魄和各種生存技能,遇雪能滑、逢水能渡、有馬善騎、有槍能射、會開火車、汽車,把自己鍛鍊成一個典型的游擊隊員,隨時準備開赴抗擊侵略者的戰場。由於長期鍛鍊,王學堯身體健壯、瘦削、體力過人,皮膚黝黑,因此,同志們都叫他“黑王”,當時的大中學生都知道黑王的名字。

為了在鐵路工人中發展共青團組織,王學堯到三棵樹鐵路機務段當掃車工人。不久,就在那裡建立了團支部,吸收了20多名鐵路工人加入團組織。王學堯還動員一些青年參加口琴社,他親自到口琴社去給青年講時事政治。在他的努力工作和宣傳鼓動下,哈爾濱的各大中學校很快建立了抗日救國會和黨團組織,發展了一批學生黨員。不少學生後來參加了抗日聯軍,成為真正的游擊隊員。

為了黨的事業,王學堯早已堅定了奮鬥終生的思想。他清醒地意識到,必須堅持長期苦幹才能取得抗日救國的勝利,要隨時準備犧牲一切,乃至最寶貴的生命,一切都從黨的事業需要出發。當別人為他介紹女友時,他說:我要找一位沒有聽過火車叫的純樸山村姑娘做妻子。頭腦如一張白紙,沒有五顏六色,我要把她染紅就一定是正紅。

1934年8月,王學堯同孤苦無依的鄉村姑娘周占英結婚。周占英雖沒有文化,但純樸、善良、勤勞、勇敢。王學堯給她講抗日救國的道理,她進步很快,不久就負擔起為地下黨保管檔案的重要工作,她身上總帶著火柴,準備有情況隨時把檔案燒掉。王學堯告訴妻子:“凡是來咱們家的朋友,都是拼著性命救國救民的英雄,我們也要拼著性命保護他們。”每當有同志到家裡來,妻子都端茶送飯,用心接待,默默地負擔起站崗放哨任務,王學堯對妻子的配合十分滿意。夫妻相親相愛,互相尊重,情深似海。

一個寂靜的冬夜,寒星眨著睏倦的眼睛,地面上覆蓋著厚厚的積雪,天氣冷得出奇。剛剛脫衣躺下的周占英和老媽媽,突然聽院子裡傳來嗄吱嗄吱的腳步聲,繼爾又傳來輕輕的嗑門聲。周占英忙起身開門,閃進來的是帶有一股冷氣的趙尚志。周占英端來一杯熱茶,老媽媽招呼著到爐子旁暖和暖和。趙尚志忙接過茶說:“不成,我必須出去一趟,只是腳踩雪的聲音太響。看來我只好把鞋脫在家裡,光著襪底出去了。”老媽媽說:“這可不行,會把腳凍壞的”。周占英忙找來麻袋片、棉花和布條,讓趙尚志把腳包起來。趙尚志按照周占英的辦法把腳包得嚴嚴實實,又輕又暖。他走出去試了一下,果然一點聲音也沒有。趙尚志指著自己的腳風趣地說:“這回我可成了飛毛腿了”。

1935年4月,中共滿洲省委書記楊光華在到莫斯科之前,派王學堯到中共密山縣委工作。當時的密山是敵人重點“掃蕩”地區,抗日同盟軍已轉移到勃利一帶活動。王學堯途經牡丹江與吉東黨組織取得聯繫,到指定的地點開展工作。有過各種艱苦生活鍛鍊和充分思想準備的王學堯,很快就適應了那裡的艱苦鬥爭環境,掌握鬥爭特點。他打入偽軍中進行活動,不久就成功地組織了一次偽軍譁變,為抗日隊伍籌集了一批物資彈藥,發展壯大了抗日力量。

10月,密山黨的組織遭到破壞,王學堯回到哈市。當時的哈市也處在敵人瘋狂破壞和搜捕的白色恐怖之中。省委指示王學堯先在家裡隱蔽一段時間。情況稍有好轉,王學堯就到翻譯事務所去幫忙,由於叛徒告密,王學堯於1936年4月被日本憲兵隊逮捕。

王學堯先後被關押在日本特務機關和道里監獄,敵人對他進行嚴刑拷打和威逼利誘,王學堯視死如歸,表現了一個共產黨人的大無畏革命精神,給獄中難友做出了光輝的榜樣。10月,敵人以中共密山縣委書記的“罪名”判處王學堯死刑,犧牲時他年僅26歲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