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1961年畢業於雲南大學生物系動物學專業,兼任雲南省生理學會理事等職。1961年~1978年從事微生物研究,發現我國第一個蘇雲金桿菌新變種——雲南變種及血清型(第一研究者)。國家科學技術重大成果公報選載,菌株收入伯吉細菌學手冊,並被國際蘇雲金桿菌研究中心——法國巴斯德研究所巴爾雅克教授所保存。
貢獻
1979年後,從事毒蛇結構與功能、蛇資源綜合利用研究。1985年“烙鐵頭毒蛇血小板活化素研究”獲中國科學院及雲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二獲獎者)。1987年“一個新的血小板活化素——TMVA”獲國家發明三等獎。主要負責的“蛇資源綜合利用”在全國星火計畫項目成果展覽交易會獲金獎,1989年該項目再獲雲南省“星火”一等獎、國家“星火”三等獎(第一獲獎者)。1989年“蛇傷防治與蛇資源綜合利用”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二獲獎者)。1992年“蛇資源綜合利用”再獲中國科學技術成果與實用技術印尼雅加打國際展覽會金獎。發表論文50多篇。1987年在新加坡參加亞太地區毒素會議時,“烙鐵頭血小板活化素”的報告深受各國專家重視,並被新加坡《聯合晚報》報導。第一次為我國在國際動物毒素界打開通道。1993年為把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創辦“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所動物毒素蛇資源開發中心”。這一企業,集科工貿為一體,把毒素室的科研成果轉化為產品,同時又用產品收入為科研提供精密儀器等研究費用,為科研工作的良性循環創造條件。
常州名人錄(上)
“天下名士有部落,東南無與常匹儔。”常州自古以來就是詩書禮儀之鄉、鍾靈毓秀之地。自從2500年前延陵季子(吳公子季札)在常州開邑以來,常州這塊土地就以物產豐富、經濟發達、文化興盛、人才輩出而著稱,有大批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藝術家、史學家、科學家從常州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