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閎

王大閎

王大閎,廣東東莞人,1918年7月6日出生於北京,台灣著名建築師,台灣現代建築運動先驅。 早期赴英、美求學,為W.Gropius於哈佛任教時期之學生。1950來台灣後,對推動現代建築發展有重要的啟蒙示範貢獻。在父親王寵惠的栽培下,王大閎十三歲入瑞士夏德美中學,一九三六年入英國劍橋大學主修機械,鏇即專攻建築。一九四一年入美國哈佛大學建築研究所攻讀。一九四八年定居台北,一九五二年在台北開設建築師事務所,二十二年間完成不少知名建築物設計,其中就包括台北“國父紀念館”。2009年獲頒第十三屆國家文藝獎“台灣藝術界最高榮譽”。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成長求學

王大閎 王大閎

王大閎,廣東東莞人,1918年生於北京,於上海與蘇州長大,為中華民國首任外交總長、司法院長及駐荷蘭海牙國際法庭法官王寵惠(1881-1958)之獨子。

蘇州景海國小畢業後,先後就讀於南京金陵中學與蘇州東吳國中。1930年,隨父親前往海牙工作,進入瑞士栗子林中學(或稱夏德乃中學、夏德美中學)就讀。1936年考上英國劍橋大學的機械工程系,來年轉建築系。1941年受教於德國現代建築大師沃爾特·格羅佩斯(後來擔任包浩斯校長)與密斯·凡·德羅,也與另兩位知名建築師貝聿銘與菲力普·強生(Philip Johnson)是同班同學,並於1942年10月取得建築設計碩士學位。在哈佛期間曾熟讀盧梭的著作,對其影響最深是《社會公約》。

學後事業

哈佛畢業後,拒絕普林斯頓大學彈道(Ballistics)研究計畫與布魯爾(M. Breuer)事務所的邀約,接受當時的駐美大使魏道明邀請,在華盛頓中國駐美大使館任隨員。回到上海後,與四位友人共同成立五聯建築師事務所(1947),同時在上海市政府都市計畫委員會負責《大上海都市計畫》。

王大閎是少數第一代華人經歷過“完整”養成的建築師,先是出身於中國上層社會的書香世家,體驗過北京、上海與蘇州的傳統建築空間,之後在人文歐洲浸淫多年,最後在美國又“親炙”第一代前衛現代建築師葛羅培斯、密斯等人,這讓他自信、輕易地遊走在兩種文化之間,這也是日後台灣更年輕一輩建築師無從項背的經歷。

至於對中國傳統,他認為,中國配置上的一進又一進,一間穿一間,很能滿足人們對神秘感的需要。中國的牆也充分發揮了它的作用,隔絕住宅與外界,增加了住宅里的含蓄感,這些看似簡單易懂的道理,卻要完整的養成與生活經驗來完成,

1947年王大閎離開美國回到上海執業。1949年以來,台灣的國家主義建築倉促應對,復古主義於大陸有過之而無不及,且極端粗俗,然至王大閎設計的國父紀念館為之一變,探討以現代建築理念、營造模式與中國傳統建築精神的有機結合,擺脫了近代以來大型公共建築摹古、復古的定勢,遂由古典主義向現代主義堅實轉向。

而其故宮博物院方案、建國南路自宅等,更是持守以現代主義理念,對推動台灣現代建築發展有重要的啟蒙與示範貢獻,是中國現代建築史中承前啟後、並引領一個時代的最重要的建築師之一。就像馮紀忠先生一樣,現代建築理念實踐一脈在兩岸現代建築史均處於邊緣位置。

主要成就

建築作品

東吳大學城中校區鑄秋大樓(1981年)

東吳大學雙溪校區校門(1989年)

建國南路自宅(1953年,已拆),重建基地位台北市立美術館南側,預計2015年4月完工。

仰德大道日本駐華大使官邸 (1953年)

國立台灣大學漁類標本館(1954年)

國立台灣大學考種館(1959年)

馬公中油辦公大樓 (1960年)

國立台灣大學第一學生活動中心(1961年)

台北監獄(龜山監獄)總辦公室、工廠、禮堂(1961年)

國立台灣大學化學工程館(1961年,1971年擴建東西兩側)

國立台灣大學地質科學館(1962年)

淡水高爾夫球俱樂部(1963年)

國立台灣大學法學院圖書館(1963年)

林語堂宅(1963年,現為林語堂故居[1])

國立台灣大學化學系館(1957年建前棟,原名理化大樓,1965年建後棟,原名化學中心,後棟原供化學研究推動中心使用,兩棟皆已拆)

亞洲水泥大樓(1966年)

國立台灣大學女生第九宿舍(1966年)

登月紀念碑計畫案(1968年)

國立台灣大學歸國學人宿舍(1970年)

良士大樓(1970年)

中華民國教育部辦公樓(1971年)

松山機場擴建案(1971年,合作設計)

中華民國外交部辦公樓(1972年建前棟,1985年建後棟)

國立國父紀念館(1972年)

鴻霖大廈(1972年)

中央研究院生物化學研究所大樓(1974年第一期完工,1977年第二期完工,設於台灣大學)

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李先聞紀念館(1975年)

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大樓(1976年)

國立台灣大學農藝館(1976年)

中央研究院數學研究所大樓(1977年)

慶齡工業研究中心大樓(1977年,設於台灣大學)

天母公寓(1979年)

仁愛路東門基督教會長老教堂(1980年)

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大樓(1980年)

中央研究院歐美聯合大樓(1982年)

中央研究院歷史文物陳列館(1984年)

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大樓(1985年)

中央研究院學人宿舍(1987年)

國立台灣大學衛生保健及醫療中心(1987年)

陳夏雨宅 (1995年)

台北“國父紀念館”、林語堂宅、台灣大學第一學生活動中心是這位“台灣現代建築運動先驅”的重要作品。

學術著作

1953年出版《建國南路自宅》、1955年出版《羅宅》、1964年《虹廬》。 除了建築,王大閎先生還翻譯波德萊爾的詩歌。曾花費十年時間譯寫了王爾德的小說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杜連魁》。 將其場景移至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台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