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兵馬集村

王兵馬集村

1940年,村民李義仿加入中國共產黨。 1995年,王集村首次被縣委、縣政府命名為一級明星村。 1998年,被中共菏澤地委、行署命名為明星村。

概況

洪武年間(1368~1398年),朱元璋之子魯王為選妃派兵馬司領兵駐此,為籌集軍餉,在此設集市,又因兵馬司姓王,故名王兵馬集,簡稱王集。當年的盧、宋兩姓己不復存在。此後,張、王、李、趙、劉、孫、侯、郁、施、何、丁、任、周、陳、吳、高16個姓氏族人陸續遷此居住,均為漢族。
王集村位於鄆城縣的東南

, 距縣城9公里。東與張營鄉的黃垓、黃堆集鄉刁莊為鄰,西與丁長鎮的前、後營接壤,北與周垓隔河相望,南與苑廠、?垓相連。建國後,隸屬鄆城縣第四區(丁長區)管轄,成立公社後,王集村劃歸劉官屯公社。1960年後,重歸丁長公社管轄至今。全村占地總面積360公頃,其中耕地面積200.5公頃,工業占地5.2公頃,學校占地0.2公頃,村莊占地73.3公頃。
2000年,全村共有755戶,3198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7‰。
全村地處黃河沖積平原,地勢平坦,自然環境優越。趙王河環繞村莊一周,西接宋金河, 東傍鄆巨河,發展農業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以種植小麥棉花為主。2000年,小麥、玉米畝產均達500公斤,皮棉75公斤。王集村的工副業以個體私營企業為主, 以紡紗、織布為主導產業。2000年,王集人在縣工業開發區投資200多萬元,建成當年投資並投產的瑞豐搪瓷製品有限公司,工人287名,管理人員7名。王集村從事工副業與農業的人數比為6∶4。2000年,人均純收入3018元。
自1995年以來,該村一直是縣和地區一級明星村。1999年,被中共菏澤地委、行署命名為小康村。2000年,被中共菏澤市委評為五好村黨支部。

大事記

1940年,村民李義仿加入中國共產黨。
1946年,成立第一屆村黨支部,李義仿任支部書記、槍班班長、農會會長,並為部隊選送了第一批子弟兵。
1947年,漢奸劉懷信抓住本村農會幹部李義申、李文進、張進德、張傳典、閆振魁、任廣堂等7人,險遭殺害。
1948年,王集村成立山東梆子劇團,演出《劉胡蘭》《保家衛國》《馬素雲之死》等劇目,王廣海、任繼成任正、副團長。
1952年春, 張進榮、任殿卿、趙邦坤、王春熙等7家組織第一個互助組。共有70多個互助組相繼成立。
1955年,在村黨支部書記張蘭雲帶領下,互助組轉變為合作社(初級社)。
是年,王集村幾家大的商鋪如“振東鋪”“源茂泳鋪”“天元鋪”“永盛和藥行”等由個人私營轉為公私合營。
1956年春,初級社轉為高級社,王集村成立燈塔農業生產合作社,李義之、李慶忍任正、副社長。
1957年,鄆城第四中學在王集村建校並當年招生。
1958年,撤四區(丁長),王集歸屬東風人民公社,駐地劉官屯。
1960年,王集劃歸丁長人民公社,至今歸屬不變。
1970年,王集村人均集資10元建變壓器一個,配電室一處。王集大隊首批安裝高壓電,利用水、電資源澆地、排澇。
1979年,山東省副省長李振到王集村視察。
1982年春, 何西新創建新華皮鞋廠,雇用工人23名,行管銷售5人,固定資產17萬元,流動資產50餘萬元。
1983年,任繼穩投資30萬元,創建新華冷庫。
1984年,王瑞紅投資130萬元建宏利皮革公司。
1985年春,王集村黨支部帶領民眾投資150萬元創建毛紡廠。
是年,張習平、李文立投資20萬元,創建1000紗錠的利民紗廠。
1987年春,丁里長信用社王集分社在王集建成營業。
1991年,村民趙永蘭帶領十幾家個體營業戶集資接通了程控電話。
1993年, 王集村人均集資10元,募捐集資6萬元,把王集的村前路拓寬到18米,中心街10米,后街10米,硬化寬度5米,總投資21萬元。
1995年,王集村首次被縣委、縣政府命名為一級明星村。
1998年,被中共菏澤地委、行署命名為明星村。
1999年,投資13萬元改造低壓線路;投資44萬元硬化路面2000餘平方米;安裝電話536部,占全村戶數的71%。
是年,省委組織部部長姜大明、中共菏澤地委書記李明先、鄆城縣委書記侯成君來王集村檢查個體私營企業。
是年,被中共菏澤地委、行署命名為小康村。
2000年7月,被中共菏澤地委、行署表彰為“政治思想工作先進村”稱號。
是年,被菏澤市委評為五好黨支部。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 建國前, 以家庭為種植單位,戶種戶收,人均土地0.1公頃,小麥畝產55公斤,棉40公斤(籽棉),高粱75公斤;油料以大豆、芝麻為主,產量較低。
1952年,王集村成立互助組,組織結構雖有變化,但是畝產量變化不大。1953年,燈塔農業生產合作社挖砌水井12眼, 購進水車12部, 凡澆水地塊畝產量均有增加。1958年,土地收歸公有集體耕種、集體收穫,畝產量稍有增加。1962年,趙王河清淤,接通了宋金河、 黃河水來到王集村,人們利用水車、水桶澆地,小麥畝產接近250公斤。1972~1975年,王集的葫蘆溝、馬鞍地得到徹底治理,王集村陸續打深機井 (33~45米)28眼,建揚水站3處。種地打畦,更換良種,用柴油機澆地,糧食畝產首次突破千斤大關; 聘請浙江啟東縣棉花技術員種棉花示範田,皮棉畝產過60公斤。198 0年,王集實行責任田承包制度,農機、良種、水電、農藥、化肥普遍套用,科學種田深入農家, 糧食畝產750公斤,皮棉75公斤。1998年,農村種植結構調整,王集建起高溫蔬菜大棚17個, 草莓棚10個, 並試點推廣。2000年,大棚蔬菜收入可觀,棚均(0.5畝)純收入起點7000元。糧食畝產噸糧,農民經濟意識提高,王集引種牡丹2公頃,以備試驗推廣。
第二產業 王集的工業始於1958年,當時大隊專門成立副業組,大隊幹部專人負責全大隊副業。 主要副業有粉坊、油坊、肉業、木業等,服務於本村,從業人員不足100人。1964~1965年,大隊購進磨麵機一部,解放了大批勞動力。1965年,在鄆城四中東建磚瓦廠一處,年產青磚30萬塊,從業人員11人,為村建廠房、居民蓋房提供了方便。 1968年,村建麵粉廠一處,民眾可直接換面。1969~1970年,王集購進195柴油機8部, 專門為各生產隊澆地、脫粒。1980~1990年,個體私營企業逐步發展,形成規模的有何西新、張靖華的新華皮鞋廠、王瑞紅的宏利製革廠、任繼穩的興華冷庫。1985年,王集村多方籌集資金150萬元建起毛紡廠,從業人員120人。1985年,張習平、李文立組建1000紗錠的利民紡紗廠, 到2000年已擁有12000紗錠和漿紗機一套。1997年, 張習平組建煙鄆金屬彩印有限公司,2000年,又投資150萬元擴大了規模。2000年,王集村已擁有織布機340台,注塑機18台,鋁製瓶蓋生產線4條,大型板材生產線1條。王集退休幹部趙承芳於2000年投資200多萬元在鄆城工業開發區創建瑞豐搪瓷廠,當年投資運營。王集從事工商業服務人員1800人。
第三產業 王集村商業之多,在解放前後就聞名於鄆城東南。有名望、有字號的就有6、7家,如振東號、源茂泳、天元號、永盛和等。1953年,以入股的形式組建了一個供銷合作社。1955年,幾家大鋪經過工商業改造,私有商店變成公私合營,所有商人都成為過渡商人,原來的店鋪分別成為百貨商店、生活門市部、鐵貨店、藥鋪等。1958年,經公社、丁長供銷合作社批准,辦起了一個大集體性質的百貨商店。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王集村各種百貨點、理髮店、飯店、縫紉、浴池、維修部等也逐步發展壯大。2000年,各種門市部服務攤位共226家,飯店7家,浴池3處,從業人員500餘人。

社會進步

文化教育 1938年,張蘭藻、侯東亮等人提倡新學,經過社會名人醞釀,八方集資捐款,於1938年建起教室12間,取名王集新學堂,到1946年已擁有12個教學班,學生500人,教師20人,住校生100餘人。1947年,王集開設文具店一處,兼營圖書。王集兒童入學率占30%, 女生占1/6。1947年,王集村創建山東梆子劇團,王廣海、任繼成任正、副團長,演出新戲《劉胡蘭》《馬素雲之死》《保家衛國》等,活動於濟寧、嘉祥、巨野、菏澤、鄄城、梁山、成武等地。1968年,王集國小增設國中班,更名為王集聯中,設一至八年級16個班。同時鄆城四中撤國中增開高中課。1966~1970年,王集村成立文藝宣傳隊, 利用農閒演練歌舞、 戲曲等,宣傳黨的政策。著名曲目有《東風解凍》《智取威虎山》等。1977年,王集村購進24寸彩電,人們第一次認識了電視機。 1985年,王集聯中劃分為王集初級中學與王集國小,中學6個班,國小10個班。1990年王集招收2個學前班,兒童入學率100%。
1986~1990年, 鄆城四中在全區同類中學中連續5年奪冠。1999年高校招生,升學率為全縣之首。2000年畢業368人,考取本科33人、專科130人,在全縣再次奪魁。王集初級中學2000年畢業93人,高中錄取86人,其中趙桂麗奪得全縣考生第一名。
王集村為社會輸送了教授、 副教授8人,博士生、碩士生3人,大本、專科生300餘人。1995年王集村投資10萬元,為王集國小配齊了全部標準的教學儀器、體育設施、圖書,並對校園進行綠化、美化,1996年通過省級驗收合格。
2000年,王集村有圖書館一個,老年活動室一個。訂有多種刊物,以供村民查閱。2000年,王集村電視入戶率達99%。
人民生活 建國前,王集人生活為半糠半菜半年糧的狀況,一遇旱澇等自然災害,只能逃荒要飯。解放後,由互助組、合作社到人民公社,增強了抗拒自然災害的能力,加之科技水平的提高, 農藥化肥的使用, 畝產量由建國初的50公斤增加到2000年的900~1000公斤, 由原來的單一靠種地吃飯,發展到多種經營,人民生活逐步提高。1949年, 人均占有糧食不足150公斤,人均收入不足50元。1970年,人均占有糧食300公斤,人均收入200元。2000年,人均占有糧食1000公斤,人均收入3018元。住房:1949年土牆泥頂。 1970年土牆瓦房。2000年磚房、瓦房或樓房。肉蛋等消費方面:1949年人均不超過2.5公斤。1970年10公斤。2000年20公斤。
2000年, 王集擁有機動運輸車300多台,機車230輛,聯合收割機3台。多家民營企業購進微機,改進業務管理。王集村不斷改善醫療衛生條件。解放初期,本村有藥鋪1處, 醫生4人;2000年,私營醫療所有6處,床位11個,做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能輸液,兒童及時打預防針,控制各種傳染病的流行,各種疑難病症基本絕跡。

組織建設

中共地方組織建設 1940年,李義仿加入中國共產黨,秘密從事清匪、反霸和發展黨員的工作。 1946年,黨組織公開後,李義仿任支部書記,有黨員7名,為清匪、反霸、 除奸做了大量工作。1948年,發動民眾進行土地改革。入冬,王集出動民工200餘人、大小車輛100餘輛,支援淮海戰役,共送米2.5萬公斤、鞋500雙。
1952~1960年,張蘭雲接任第二屆村黨支部書記,帶領黨員,發動民眾,成立互助組、合作社,完成自高級社至人民公社的過渡。
1960~1973年,任殿芳接任第三屆黨支部書記,帶領民眾奮戰4個冬春,出動男、女勞力5萬人次,把王集200餘公頃土地,逐方進行削高、填窪,使董廠、前營葫蘆溝、丁長路葫蘆溝、?垓路葫蘆溝變為平地,搬動土方17萬立方米。疏導環村趙王河3000米,打33~45米深水井28眼。1966年,聘請浙江棉花技術員到村指導示範,改換良種,為王集農業“跨綱要”“過長江”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1973~1976年,任繼高接任黨支部書記。1976~1996年,張習平接任黨支部書記。1980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個人私營業戶開始啟動。1986~1987年,王集個體私營企業固定資產50萬以上的有4戶,5萬元以上的有36戶,榮獲“個體私營企業模範村”。村黨支部被縣委、縣政府評為先進黨支部。
1996年,黨支部帶領村委會一班人,對村莊街道進行了規劃整理。1996~2000年,侯東申接任黨支部書記,支委有任殿立、李祥林等。1998年,再次對村莊進行規劃,並改造了低壓線路,被菏澤市委評為“五好村黨支部”。
行政建設 1946年,李義仿任農會會長,負責清匪、反霸、除奸、土地改革等事務。1950~1952年,張傳德任村長,合作社成立,李義芝、李慶忍分別為社長,李義芝後為鄉長。1960年,張忠民任大隊長,至1994年退休。1996~1999年春,李兆祥任村長。現任村長張麗軍,文書張雪華,村委委員有張習慎、趙承魁、王瑞龍、孫從祥、侯現堂、張進軍、徐秀香、張忠欽、何兆彬、周玉霞,下設22個村民小組。多年來,均是縣、鄉級先進單位。1995年,被縣政府命名為一級明星村。1998年晉升為地區級明星村。1999年被菏澤行署命名為小康村。

人物簡介

張海村(1890~1951) 又名張蘭賓,男,開明紳士。1931~1938年任保定縣縣長。1939~1942年任鄆城縣商會會長。1938年,林牧黃河堤決口,洪水圍村,張海村帶領村民抗洪搶險。 1942~1943年,王集村饑荒嚴重,疾病流行,張海村拿出500元現大洋,放在永盛和藥鋪,賒藥惠及周圍村民。1944年,土匪圍困韓垓,張海村施計退匪,百姓銘其公德,立碑紀念。1946年,農會幹部李義申、張傳典等7人,被還鄉團抓捕,張海村急往救助,才使7人免遭殺害。1951年病故。
李義仿(1909~1957) 1940年入黨,王集村第一屆黨支部書記。1943~1945年,在二區政府工作,秘密配合黨組織進行清匪、反霸,主要負責槍班工作。1946年黨員身份公開後,任農會會長、槍班班長,積極領導王集村民眾,進行土地改革,擁軍支前。1957年病逝。
任殿芳(1921~1986) 1956年入黨。1964年任村黨支部書記。在任期間,配合農業學大寨運動,帶領民眾對村西四條葫蘆溝和村東村南葫蘆溝進行平整,使昔日的葫蘆溝、 馬鞍橋地成為良田。他注重農藥化肥的使用,使王集村糧棉產量在全縣領先。1986年病故。
侯亞修 1929年生。1946年參加人民解放軍。參加了天津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榮立特等功3次。1952年赴朝鮮作戰,榮立二等功2次。回國後任團長、浙江軍區政治處主任。現已退休。
張習坦 1939生,男,漢族,中共黨員,流行病專家、教授、博士生導師。1965年,畢業於上海第一醫學院衛生系。1968年,軍事醫院研究生畢業後留院工作。2000年退休。長期從事流行性病學,特別是傳染病流行病學研究。參與並主持過10餘項重大研究, 取得了顯著成績。獲軍隊科技一等獎1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6項。作為導師,培養碩士、博士、博士後、研究生16名,協助培養研究生10餘名。1993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00年獲全軍預防醫學基金獎。
李加璞 1939年生,男,漢族,中共黨員。1967年畢業於山東醫學院,先後任講師、副教授、教授、碩士生導師等職。從事中醫教學臨床研究30年,尤對傷寒症的研究成績突出,主編了《傷寒症臨床辯略》等10餘部著作。1992年主持的《李克紹學術思想整理與研究》獲山東省教委科技成果三等獎;1997年主編的《傷寒論臨床辯略》獲山東省科委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是年,在全國第四屆《仲景學術思想研討會》上發表有關學術論文,為我國醫療衛生事業作出了貢獻。
李文立 1958年生,男,漢族,鄆城縣利民棉紡廠法人代表、同德化纖有限公司副董事長、 鄆城縣工商聯副主任、鄆城縣工商聯合會副會長。1985年8月,辭去丁長紡織廠的職務,在王集村辦起了全縣最早的民營企業--鄆城縣利民紡紗廠。2000年,年產值已增到2500萬元, 向國家繳納稅費40餘萬元。建廠以來,向社會捐資4萬餘元。1993~1995年, 連續3年被評為全縣民營企業納稅第一名。1996~2000年,年年都被評為納稅先進單位。 1999年,被山東省工商局授予山東省百強私營企業。1996~2000年,被中共菏澤地委、行署,鄆城縣委、縣政府授予“優秀農民企業家”稱號。
張洪冰 1962年2月生, 山東大學白癜風研究所所長、教授。1982年畢業於山東醫學院,獲學士學位,後就職于山東省一家三級甲等醫院,在皮膚科先後任醫師、主治醫師。 1992年發明了表皮細胞分離機,獲國家2項專利。ZL92.2.19911.6和ZL92.3.03578.8先後獲愛迪生髮明協會金獎、 當代專利科技成果博覽協會金獎。1994年9月,調入山東大學,任白癜風研究所所長,相繼發明了新型墨色素細胞促進劑及製備方法。
張淑霞 1966年生,女,全國優秀教師。1985年畢業於菏澤師專英語系,分配至鄆城縣第四中學任教,1995年調入鄆城一中,任英語組長。現技術職稱為中學一級教師。張淑霞執教10餘年,摸索出一套啟迪學生思維的“點撥式”教學法。其先進經驗多次在全縣推廣。所領導的英語組成績突出,每次在全縣、地區級考試中均獲得第一名。多次被評為縣級優秀人民教師、縣骨幹教師、地區“三八”紅旗手、地區“巾幗建功”模範、縣首屆教育明星。被國家教委和人事部聯合表彰為全國優秀教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