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全意

王全意

王全意,男,1996年畢業於山東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現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地方病控制所副所長。

基本信息

簡介

王全意,男,1970年出生,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地方病控制所副所長,副研究員,首都醫科大學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專業研究生導師。1996年畢業於山東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先後在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美國西維吉尼亞大學地區研究所、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工作。自2002年調入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工作以來,王全意同志在傳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控、四川災區傳染病防制體系重建和2008年奧運會公共衛生保障等工作中,作為業務骨幹,吃苦在前,率先垂範,以精湛的業務水平和忘我的工作精神,做出了優異的工作成績。

成就

2003年,北京市發生了突如其來的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王全意同志始終戰鬥在抗擊非典疫情的最前線,深入病房對非典病人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出色地完成了重點病例的調查,掌握了疫情的第一手資料。另外,他還協助制定了有關非典病人隔離與控制的相關檔案草案,為北京市及我國非典防控工作依法有序開展提供了專業支持。在整個非典流行期間,他還承擔繁重的非典病例和疫情分析工作,負責起草新發病例分析和北京市疫情分析報告,每日向衛生部領導和北京市委、市政府領導進行匯報,為國家和北京市非典的控制提供了科學依據。非典之後他具體負責北京市非典防控的總結工作,從管理和專業技術層面總結了北京市防控非典的經驗,為2003年以來北京市禽流感、鼠疫、霍亂等重點傳染病防控工作奠定了基礎。

2008年5月四川、陝西等地發生大地震,作為具有12年傳染病預防控制經驗的公共衛生醫師,王全意同志深感肩頭責任之重,立刻分析災區歷年傳染病疫情數據,對如何開展地震後衛生防疫的工作進行研究,他認為地震災區傳染病防控的重點不應僅局限在消毒,建立敏感、高效、持續的傳染病監測和分析系統更重要。因此在四川什邡災區重建中,他指導開展了傳染病的疫情分析工作,編制了《傳染病網路直報系通數據分析手冊》,套用於災區防病工作的實踐,提高了災區傳染病網路直報系統數據分析與利用的水平。同時他還從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引進預警分析軟體對災區傳染病數據進行預警分析,提高了地震災區的傳染病預警分析水平和能力,為地震災區傳染病預防控制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他深入震危害最嚴重的鄉鎮,指導開展傳染病症狀監測系統,在災民居住點開展針對發熱、腹瀉等症狀的監測,對每一例發熱、腹瀉病例均進行調查,將可能的傳染病疫情控制在萌芽狀態。

為了解決災區實驗室災後無法開展病原微生物檢測的具體問題,他引進傳染病現場快速檢測方法,15分鐘就可對霍亂、傷寒、沙門、流感等傳染病病例進行初步的病原學診斷,大大提高了傳染病防控的能力。作為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地方病控制所副所長,他還從對口支援的角度出發,制定面向地震災區的對口援助計畫,從人員培訓、項目合作和技術援助三個方面,對北京市對口支援地區什邡市的傳染病預防控制工作進行長期的、持續的援助工作,從傳染病預防控制的角度,保證北京市整體援助工作圓滿完成。他的這些工作立足於地震災區震後公共衛生保障的實際需要,充分考慮災區重建的長期性和艱巨性,以災區傳染病預防控制體系建設和能力建設為出發點,對於促進災區公共衛生體系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將在今後災區傳染病預防控制工作中發揮積極的作用。

舉世矚目的奧運會承載著億萬中國人的百年夢想,在國際奧委會對第29屆奧運會所面臨的風險進行的分析中,傳染病的暴發或流行是主要的風險之一。王全意同志2005年起開始參加第29屆奧運會和第13屆殘奧會傳染病風險識別與分析工作,對22種可能對北京市公共衛生安全造成威脅的傳染病進行分析研究,按照國際先進的矩陣理論模型,對各種傳染病的威脅進行半定量分析,為奧運會公共衛生保障的籌備工作奠定了基礎。2005年起,他開展了奧運會傳染病症狀監測系統的研究,在國內率先建立了中小學生早期預警監測系統、傳染病相關藥品銷售監測系統、職工因病缺勤系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醫行為監測等早期預警監測系統,提高了北京市傳染病監測的水平。在奧運召開期間,他具體負責傳染病的監測、流行病學調查和疫情處理工作,對奧運會的圓滿成功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特別是在奧運召開期間,建立了對涉奧人員和城市聚集性病例進行5種症狀的監測和流行病學調查系統,通過在93家奧運場館內的157所醫療點和全市125家二級以上的醫院對涉奧人員、外籍病例和關聯性病例進行監測、報告、流行病學調查和傳染病排查,發現了多起傳染病和食物中毒線索,通過及時採取措施將這些隱患及時控制,避免對奧運會造成不良影響,確保了奧運會的順利召開。此項工作得到了衛生部、北京市政府的高度讚揚,衛生部陳竺部長專門批示肯定了該項工作。

成果

王全意不僅在非典防控、抗震救災和奧運保障工作中做出了重要貢獻。作為一名公共衛生醫師,他在公共衛生研究中也取得了重要的成績。他1996年起在國內較早開展了愛滋病的社會行為學研究,為我國早期愛滋病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理論依據。2006年完成全國公眾結核病防治知識態度行為調查,建立了我國公眾結核病知曉率指標體系,為我國結核病健康促進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基礎數據。他先後完成國家863、衛生部、世界衛生組織、世界銀行、全球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十餘項,發表論文80多篇,獲省部級科技成果獎1項。

第五屆中國醫師獎(名單)

中國醫師獎是經衛生部批准設立的中國醫師行業最高獎,其宗旨是通過表彰獎勵醫師隊伍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優秀代表,展示當代醫師救死扶傷、愛崗敬業、樂於奉獻、文明行醫的精神風貌。前七屆是每年評選一次,根據衛生部的指示,之後的中國醫師獎評選每二年進行一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