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狀:果穗及籽粒均可受害,被害果穗頂部或中部變色,並出現粉紅色、藍綠色、黑灰色或暗褐色、黃褐色霉層,即病原蓖的菌體、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粒無光澤,不飽滿,質脆,內部空虛,常為交織的菌絲所充塞。果穗病部苞葉常被密集的菌絲貫穿,黏結在一起貼於果穗上不易剝離,倉貯玉米受害後,糧堆內外則長出疏密不等,各種顏色的菌絲和分生孢子,並散出發霉的氣味。
發病規律:病菌種子、病殘體上越冬,為初浸染病源。病菌主要從傷口侵入,分生孢 子借風雨傳播。溫度在15~28℃,相對濕度在75%以上,有利於病菌的浸染和流行,高溫多雨以及玉米蟲害發生偏重的年份,穗腐和粒腐病也較重發生。玉米粒沒有曬乾。入庫時含水量偏高。以及貯藏期倉庫密封不嚴,庫內溫度升高,也利於各種黴菌腐生蔓延,引起玉米粒腐爛或發霉。
防治方法:①實行創作,清除並消毀病殘體。適期播種,合理密植,合理施肥,促進早熟,注意蟲害防治,減少傷口浸染的機會。玉米成熟後及時採收,充分曬乾後入倉貯存。②藥劑拌種及藥劑防治,參照玉米乾腐病的防治方法。
相關詞條
-
玉米頂腐病
玉米頂腐病是我國的一種新病害。病源菌在土壤,病殘體和帶菌種子中越冬,成為下一季玉米發病的初侵染菌源。種子帶菌還可遠距離傳播,使發病區域不斷擴大。頂腐病具...
玉米頂腐病 主要症狀表現 發生規律 防治方法 防治實踐經驗 -
玉米絲核菌穗腐病
玉米絲核菌穗腐病,絲核菌侵入玉米果穗後,早期在果穗上長出橙粉紅色霉層,後期病果穗變為暗灰色,在外苞葉上生出白色至橙紅色或暗褐色至黑色小菌核。
基本信息 為害症狀 形態特徵 傳播途徑 發病條件 -
玉米青黴穗腐病
玉米青黴穗腐病主要發生在機械損傷、害蟲或鳥等為害的果穗上,在籽粒上或籽粒間產生青綠色或綠褐色霉狀物,多發生在穗的尖端。病菌侵入種胚的,種子發芽時,引致幼苗萎凋。
形態特徵 傳播途徑 發病條件 防治方法 -
玉米穗腐病和粗腐病
病菌在種子、病殘體上越冬,為初侵染病源。 實行輪作,消滅病殘體。 參照玉米乾腐病防治。
症狀 病原 防治方法 -
玉米鐮刀菌穗粒腐病
受禾穀鐮刀菌侵染的染病果穗頂部變為粉紅色,籽粒間生有粉紅色至灰白色菌絲;受害早的果穗多全部腐爛;病穗的苞葉與果穗粘結緊密,且在果穗與苞葉間長出一層淡紫色...
為害症狀 形態特徵 傳播途徑 發病條件 防治方法 -
玉米小斑病T小種穗腐病
玉米小斑病T小種穗腐病是由玉蜀黍平臍蠕孢T小種引起,是玉米小斑病中常見的一種。主要以休眠菌絲體和分生孢子在病殘體上越冬,成為翌年發病初侵染源。
病害症狀 病原特徵 傳播途徑 發病條件 防治方法 -
玉米灰葡萄孢穗腐病
玉米灰葡萄孢穗腐病,主要為害雌穗。花絲染病病部呈水漬狀。果穗染病多發生在有機械傷或昆蟲為害的穗上,籽粒上或籽粒間生灰色至灰綠色霉狀物,常在穗的尖端或上半部發生。
基本信息 為害症狀 形態特徵 傳播途徑 發病條件 -
穗腐病
局部或全部的植物病害的統稱。
穗腐病簡介 預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