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玉璧城遺址(第四批省保)
時代:北朝
地址:稷山縣太陽鄉白家莊村一帶
在南城牆入口的西側,有兩處地形高、牆基厚,平面是凸形的地方,如今荒草野蒿橫生瘋長。據說這兩處就是當年西魏守城主將韋孝寬下令縛木連線建高樓,以抵禦東魏高歡大軍築土山欲乘之而入的地方。城北部有一條土崗,高約3米,寬 約 約10 米,長約100餘米,平面為拱形,當地民眾形象地稱其為“圈椅背”。據說,這個圈椅背上,原有一座宮殿式建築,可能是韋孝寬的指揮所或勛州官署之所在。
其他信息
玉壁城東北角,原有一條羊腸小道,蜿蜒而下,直達汾河,據傳為玉壁城的“飲馬道”。城的北面和西面,各有一個平頂土丘,與城相連,昔日均為城堡,無門,從暗道而入。後因高崖坍陷,城堡無存,暗道也不復再有。據說這城堡原為城防碉堡,也有人說是瞭望哨堡,用以觀察效果動向,或稱報警台。
城東溝里半坡地方,有一地道口,人望可見,黑黝黝的,入口處塌土甚多,原來彎腰可進,如今僅容鑽身而入。據當地人說:原地道內寬三尺有許,高約四、五尺,可容一人行走。傳說此處原非地道口、而是城內暗道坍陷所致。當年玉壁大戰時,韋孝寬命人專修的,從城內一直通到村東十里左右的吳壁村,因為韋孝寬夫人系當時的皇姑,其娘家就在吳壁村。修此暗道,以備戰事吃緊時,讓皇姑從玉壁城通過暗道安全轉移。據筆者查閱有關史料,確有玉壁大戰結束後,東魏曾向西魏遣返皇姑之一說,但此皇姑是否韋孝寬夫人,不敢貿然確定。更多的人則認定,此地道是從東往西而鑿,當為東魏高歡攻打玉壁城時命人挖的,即所謂“我會穿地取爾”的軍事戰術之一。筆者引著這個地道口從崖上直線循跡,果然看到城西溝沿半腰處也有一個地道口,正是嶙嶙白骨堆積處,正好印證了當年韋孝寬令西魏士兵挖塹壕、點柴火、斬殺薰死從地道而入的東魏士兵這一史實。這個地道,是南北朝時攻堅戰的歷史見證,也是迄今我國時間較早、保存較好的古代地道戰的實物遺存。
回頭再看玉壁城遺址,入口處雖然立著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石刻標識,但除此之外,再無任何文物保護措施。遺址觸目可見附近村民在此燒磚、養雞,土煉油的痕跡,特別是一些人發財心切,削崖取沙,已漸漸逼近玉壁城遺址,再不阻止,勢必有一天遺址將喪失殆盡!城垛故壘夯土處,因不時有人隨意取土、砍柴,遺蹟亦日漸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