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觀簡介
玄都觀位於南嶽山之半,系清同治年間(1862-1874),由道士譚教清將始建於南齊的佛寺吸雲奄改建而成。庵側原有省心亭,民間慣稱之為半山亭。觀內原有一木質豎匾,上書“天下名山”四字,為宋徽宗手筆,早失;銅鑄“千僧鍋”一口,上有“清順治七上造”字樣,亦失。山門上有一石刻名聯雲:“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須努力;會心不遠欲登絕頂莫辭勞。”道教著名宮觀。在湖南省衡山祝融峰至南嶽鎮之間。玄都觀又名半山亭、吸雲庵。初建於南朝齊梁時代,清代光緒四年(1878)擴建為觀,並闢為道教全真十方叢林,全稱“十方玄都觀”,後屢廢屢建。現主要建築有山門、玉皇殿、三清殿、齋堂、道舍等,多為近年重建。觀外古松蒼勁,雲霧繚繞,觀內花草飄香,仙樂飄揚,環境清雅,宛若仙宮。為衡山著名的道教宮觀之一,現為湖南省道教協會所在地。
建築構成
現存觀宇有三進。一進是山門、靈官殿。山門為宮殿式的牌坊,兩旁聳立著裝飾華麗、嵌有雲龍大幅浮雕的八字照壁,壁下立著一對高大的石獅和仿古式的鐵香妒。牌坊崇高雄偉,金碧輝煌,廡殿式頂,正脊上飾琉璃雕花漏空瓦格,中豎紅黃色寶瓶,兩端有張口翹尾龍形鴟尾,四檐裝琉璃瓦當,檐角上翹。坊壁正中,豎書“玄都觀”三個大字,金光閃閃,鮮麗奪目。旁邊飾有八洞神仙和“紫氣東來”彩塑。
二進是大羅寶殿,又叫玉皇殿。殿宇恢宏,巍峨壯觀。門上懸掛著“大羅寶殿”的泥金橫額,左右置“德配天地”、“道貫古今”兩塊金字黑漆大匾。庭中有兩株高約十丈的古樹,張開巨大的樹冠,掩蔽著硬山頂、馬頭牆殿宇。殿中供奉著玉皇大帝的神像。玉皇大帝又稱昊天金闕至尊上帝,為總執天道之神,如人間的皇帝。神像高約2. 5米,端坐於1. 3米高的神台上,頭戴寶蓋,面色慈祥,身著紅袍,腰束金帶,雙手拱捧玉笏。
三進為三清殿。官殿式屋頂,八坡九脊,重檐吊角,覆以黃色琉璃瓦。石質檐柱,上銨檻聯:“三寶至尊統御一無造化;清虛妙道衍稱萬世育宗。”雕花窗扇,上懸“三清殿”泥金,黑漆橫額。大殿中吊著一盞華麗的枝形宮燈,上面為八角彩繪藻井。梁問飾有松鵝同春、葛洪煉丹圖。殿中有一座巨大的紅漆繡金神龕,龕內一排端坐著無極界三位至尊之神。神像高約3米,宛如白玉鏤成。無上道寶先天教主玉清元始天尊居中,掌掛元珠,象徵洪元;無上經寶玄中教主上清靈寶天尊居右,懷抱玉意,象徵混元;無上師寶混天教主太清道德天尊居左,手持寶扇,象徵太初。
自然景觀
玄都觀前,古松參天,修竹滴翠,山岩崢嶸,清溪潺流,是南嶽著名的遊覽勝地之一。它的對面,便是清幽深邃的磨境台。站在這裡,常常可以看到雲煙從下面的山谷里冉冉升騰,聽到佛寺和道觀的鐘聲在群山間迴蕩。玄都觀北依煙霞,東扶香爐,西望天柱,腳沓赤帝。登山公路從觀門前通過,蜿蜒西上,對面有半山亭招待所,東西兩側有幾十家各具特色的酒家和飲食店,鱗次櫛比,登山車輛在此處交叉換車。古觀東角有高山索道,空中客車掠起鏇風,呼嘯而上。所以玄都觀四周終日車水馬龍,喧譁不止。道教追求的那種寧靜與清幽,在這裡早已蕩然無存。如果不是古殿裡面不時傳來陣陣悠悠鐘聲,香爐里升起裊裊青煙,以及出出進進身著道服的道士,人們很難想像,這裡就是道教徒們修身養性、追求長生成仙的宮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