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600~664)
正文
唐代高僧、旅行家、翻譯家。俗姓陳,名禕。通稱三藏法師。洛州緱氏(今河南偃師緱氏鎮)人。13歲出家後,遊學各地,深感佛教理論分歧和經典譯本不全,疑偽雜陳,於貞觀元年(627)冒險孤征,留學南亞各地,貞觀十四年在印度那爛陀寺主持講座,蜚聲南亞。次年春,攜帶 657部經典和塑像以及花果種子動身歸國。貞觀十九年正月抵長安。前後跋涉 5萬多里。回國後,從事翻譯佛典工作,直到逝世前一個月才停筆。19年中共譯出74部,1335卷,1300多萬字,在中國翻譯史上作出了巨大貢獻。他提出“既須求真,又須喻俗”的翻譯原則,即既忠實於原文,又便於讀者了解。為求得文和義切合原作,譯筆文從字順,其方法不拘泥於直譯或意譯,儘量避免梵文化的漢文。他運用六朝以來偶正奇變的文體,參酌梵文鎖連環的方式,形成一種“精嚴凝重”的翻譯文體,在中國文學史上頗具特色。玄奘又應唐太宗之命,於貞觀二十年完成由他口述、門徒辯機記錄的《大唐西域記》12卷。這部書翔實地記載了玄奘離開高昌(今新疆吐魯番)後,旅行中親身經歷的 110國和所傳聞的28國的山川形勢、地理位置、政治文化、歷史沿革、風土人情、宗教信仰以及物產等,其中多為新、舊《唐書》所未載。書中還保存了大量的印度神話故事和宗教傳說。文筆朴質謹嚴,駢散相間,絢麗雅致,簡括流暢,在唐初可稱上乘之作。19世紀後期起,法、英、日本諸國先後出版了該書譯本。
玄奘所譯經典都收在宋、金以來各種版本的《大藏經》中。其著作《會宗論》、《制惡見論》、《三身論》等均已亡佚,今僅存《表啟》一卷及《三類境》、《真唯識量》、《論五種不翻》。事跡見《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續高僧傳·玄奘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