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山梅花

《獨山梅花》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王安石的一首七言律詩。此詩當作於熙寧以前。或在舒州任上,或在金陵講學期間。當以後者為近是。 詠梅之作,宋代漸多。王安石就有好幾首。這首詠梅詩所寫之梅,環境較為典型。因為它生長在“獨山”,一座偏僻的山,無人游賞的山,荊棘密布的山。所以,這梅花也是無人欣賞的,自開自落的 ,寂寞無主的。首聯“半開半謝”之語,頗多怨慕。頷聯以比喻來寫此地梅花命運悲苦。美人、志士,既是擬物,也是將人的身世之感併入其中。頸聯再寫其色與香,雖孤猶艷,雖遠猶香,見其自信。尾聯抒發感慨。不能移植入上林之苑,其根欲老,深可嘆惋;而更值得痛惜的是,上林苑中,此刻正缺少顏色美艷的奇花異木!這種弦外之音,不難聽出:一方面國家需要傑出人才擔負責任,另一方面,卻又有許多優秀人才閒置草野,老死蓬萊! 此詩借寫獨山梅花的不幸處境,諷詠當今統治者埋沒人才。含蓄而見警策。

作品正文

獨山梅花⑴

獨山梅花何所似,半開半謝荊棘中。

美人零落依草木⑵,志士憔悴守蒿蓬⑶。

亭亭孤艷帶寒日,漠漠遠香隨野風。

移栽不得根欲老⑷,回首上林顏色空⑸。

作品注釋

⑴獨山:在今江蘇溧水。《建康志》:“獨山,在溧水縣東南一十里。高一十丈,周回五里。山北獨水出焉。即秦淮之源也。”或雲,屬懷寧縣,去縣四十五里。諸峰低,一峰卓然獨立。

⑵“美人”句:語本屈原《離騷》:“帷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東晉陶潛《歸園田居》:“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杜甫《佳人》亦云:“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雲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⑶“志士”句:語本三國魏阮籍《詠懷》:“戰士食糟糠,賢者處蒿萊。”蒿萊、蒿蓬,均指野草。

⑷移栽:移植。白居易《廬山桂》:“無人為移植,得入上林園。”上林:秦漢時皇家園林。秦時較小,在今陝西西安市西南。“(漢)武帝廣開上林,南至宜春、鼎胡、御宿、昆吾,旁南山,西至長楊、五柞,北繞黃山,濱渭而東,周袤數百里。”(漢揚雄《羽獵賦》)後世帝王所建園林,多假以上林之名。其中廣植奇花異草,或養珍禽異獸。

⑸顏色空:語本白居易《長恨歌》:“六宮粉黛無顏色。”

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號半山,撫州臨川(今江西撫州)人。1042年(慶曆二年)進士。1058年(嘉祐三年)上萬言書,提出變法主張。1069年(宋神宗熙寧二年)任參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1074年(熙寧七年)罷相,次年復任宰相;1076年(熙寧九年)再次罷相,退居江寧(今江蘇南京)半山園,封舒國公,不久改封荊,世稱荊公。卒諡文。執政期間,曾與其子王雱及呂惠卿等注釋《詩經》、《尚書》、《周官》,時稱《三經新義》。其文雄健峭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歌遒勁清新。所著《字說》、《鐘山一日錄》等,多已散佚。今存《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後人輯有《周官新義》、《詩義鉤沉》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