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狀肌綜合徵

梨狀肌起於第2、3、4骶椎前面,分布於小骨盆的內面,經坐骨大孔入臀部,止於股骨大粗隆。此肌因急、慢性損傷,或加上解剖上變異,致易發生損傷性炎性改變,刺激或壓迫神經,而產生腰腿痛,稱為梨狀肌綜合症,也稱股神經盆腔出口綜合徵。

犁狀肌綜合徵 穴位:秩邊穴(第4骶椎脊棘突旁開3寸) 西藥:硫酸鎂、葡萄糖10ml(含硫酸鎂1g及葡萄糖0.5g)如病程長可加,鹽酸呋喃硫胺20mg(溶於10ml注射用水內),吸入30ml注射器內(22號麻醉針頭),患者取俯臥位,穴位處皮膚常規消毒,針頭直刺穴位。進入臀大肌後,繼續深入進犁狀肌下緣時,操作者似感刺入豆腐樣,患者有明顯酸脹反應,多數患者感向下放散,此謂針感“得氣”此時將針頭輕退少許,抽吸無回血、加壓注藥,注藥時局部酸脹明顯,並有藥液向下流動感。隔日或隔兩日注射1次,5次為一療程。症狀改善可隔4~5天重複2~3療程。 用藥指南:犁狀肌綜合徵主要是由於犁狀肌損傷而壓迫坐骨神經引起的一側臀腿痛為主的病症。大多由間接外力所致,如閃、扭、跨越、下蹲等或者做某些動作,當犁狀肌損傷後,局部充血、水腫,可直接壓迫坐骨神經而引起相應症狀。臨床以硫酸鎂、葡萄糖局部注射針灸治療,能使局部充血、水腫消失,疼痛全無,療效滿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