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26 《十三陵水庫》

特26 《十三陵水庫》

特26 《十三陵水庫》,屬於收藏品、郵票,印製機構北京人民印刷廠。發行機構郵電部。

郵票圖案

特26 《十三陵水庫》 特26 《十三陵水庫》
特26 《十三陵水庫》 特26 《十三陵水庫》

郵票信息

志編號 特26
版別 雕刻版(無背膠)
名稱 十三陵水庫
全套枚數 2
發行日期 1958-10-25
全套面值 0.12元
全套售價 0.12元
發行機構 郵電部
印製機構 北京人民印刷廠
雕刻者 宋廣增、高振宇
設計者 劉碩仁、吳建坤
整版枚數 90(9×10)
圖序 票圖名稱 面值(元) 票規格(mm) 齒孔度數 發行量(萬)
2-1 修建 0.04 34.5×27.5 P14 400
2-2 全景 0.08 34.5×27.5 P14 850

郵票介紹

十三陵即中國明代皇室陵寢。古代,封建皇帝很關心死後葬身之地的選擇。他們除命朝中一、二品官員去選址外,還吸收深曉地理、風水的人參加。陵地選好後,要上圖帖給皇帝看,再經皇帝親臨現場審察,最後才能確定。明成祖朱棣非常重視選擇陵地。1403年,他在南京即位後,因深知北京在軍事上的重要性,便於1407年開始徵調民夫、工匠百萬人修建北京,準備遷都。1408年,皇后徐氏去世,開始派人到北京尋找陵地。1410年,朱棣在江西術士廖均卿等人陪同下,察看了地處北京昌平境內的一塊群山環抱的盆地,山間明堂廣大,群山若封若閉,中間水土深厚,再加上術士們的神奇誇張,又將黃土山更名為“天壽山”,朱棣十分滿意。於是,下旨圈地80畝,作陵區禁地。自明永樂七年(公元1409年)修建長陵起,到清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修建思陵止,二百多年間,先後共修建了13處明代皇帝的陵墓,即長陵(成祖)、獻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憲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慶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故統稱“十三陵”。
十三陵水庫位於北京昌平縣溫榆河支流東沙河上,因為正處在明十三陵分布的方圓之內,故而得名。這座水庫是邊設計邊施工,參加勞動的是工農商學兵五路40萬義務勞動大軍,因此,水庫主體工程攔洪大壩能在短短140個晝夜內勝利完工。1958年5月25日下午,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中央領導同志,到十三陵水庫工地參加義務勞動。當時,毛澤東同志應水庫指揮部宣傳處處長張賽英同志的請求,欣然為水庫題寫了“十三陵水庫”五個字。十三陵水庫建成後,不僅可以防止溫榆河的洪水,而且可以灌溉25萬畝農田;在大壩的西頭,建有120千瓦的水電站,利用灌溉用水發電,供應農村照明用電;水庫中可以養魚,計畫每年能產魚250萬斤。現在,十三陵水庫已經成為首都一個風景優美的遊覽區。
1958年10月25日,為了慶祝十三陵水庫勝利完工。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發行一套《十三陵水庫》特種郵票,全套2枚。劉碩仁、吳建坤設計。雕刻版。宋廣增、高振宇雕刻。齒孔14度。無背膠。郵局全張枚數90(9×10)。北京人民印刷廠印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