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的起源
“俾格米”這個名字源於希臘語,是古希臘的長度量度單位,大約是從手肘到手指關節的距離 。在荷馬的史詩里亦有提及過這一種人種,並指他們在衣索比亞居住。過往研究普遍認為這兩種人並未有任何關連,純粹是19世紀時歐洲人借用了古希臘的名稱來形容這種當時新發現的人種。然而,在近年考古學家對黑色非洲人種的研究,顯示可能俾格米人的種種傳說是由當時遊走於非洲大陸的科伊桑人流傳到歐洲。
人種定義
俾格米人(單數作Pygmy)並不是一個種族,而是泛指所有全族成年男子平均高度都少於150厘米或155厘米的種族。對於身高稍長的人種,又稱作“類俾格米人”(pygmoid)。比較知名的俾格米人都生長於非洲中部,例如:Aka、Efe及Mbuti等民族;在泰國、印尼、菲律賓、巴布亞紐幾內亞、巴西及玻利維亞亦有俾格米人。這些棕種人是東南亞最早定居的人種。此外還發現至少有25個小型人類個體,大約於1000到3000年前在密克羅尼西亞的帛琉群島生活。
現時“俾格米人”這個名詞一般被用來專指在非洲的相關人種,不過“俾格米人”這個名詞一般被認為帶有貶義,但由於現時未有一個較好的詞語來形容這班在非洲中部的人種。Hewlett建議採用他們的自稱“森林的兒子”("Forest people"或"Forest forager",而他們比較喜歡其他人以他們實際所屬於的種族的名稱來命名,例如:阿卡族(Aka,又名姆邦加族/Mbenga)、巴卡族(Baka)、木布提族(Mbuti)和特瓦族(Twa)。
俾格米人最早大約在晚石器時期出現,他們原是位於中非洲的熱帶雨林里的居民,是一班狩獵採集者,後來被鄰近新移民的農耕者吸收或取代,並學會使用他們的語言。因此,在非洲的俾格米人現時使用的語言都是中非洲當地的語言,包括有:中蘇丹語、Adamawa-Ubangian及班圖語。不過,這個看法目前尚未得到考古學方面的支持,而在遺傳學及語言學方面的研究亦未能提供毫不含糊的證明。
人種成因
熱帶雨林內非常低的紫外線水平,可能是俾格米人的矮小身材的成因,因為紫外線是令人體皮膚產生維生素D的必要元素,而維生素D亦會影響身體對鈣質的吸收,從而影響到骨骼的生長及保養。
分布
以下國家皆有非洲俾格米人在生活:盧安達、蒲隆地、烏干達、剛果民主共和國、中非共和國、喀麥隆、赤道幾內亞、加彭、剛果、安哥拉、波札那、納米比亞及尚比亞,主要集中在中非和西非。大多數的俾格米人都是狩獵收集者,主要依靠從生活環境中取得的食物。他們有時亦會跟鄰近的農夫交易,以取得耕種得來的食物,又或其他所需的物品。
非洲俾格米人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種族:
當中最為知名的是姆邦加族(Mbenga),包括了阿卡族和巴卡族,他們居住在西部的剛果平原;
木布提族,包括了在伊圖里熱帶雨林(Ituri Rainforest)居住的埃菲族(Efe)等民族,以及
在非洲大湖區居住的特瓦族。
生活狀況
俾格米人發育快,八九歲時性機能就發育成熟,開始結婚、過性生活,隨後便生兒育女,卻只有三四十年的壽命。有些人錯誤地認為,吃了俾格米人的性器官能增強體 質和力量。一位剛果(金)的俾格米少女說:“我們實行一夫一妻制。結婚後,夫妻間要忠誠於對方,不能亂來。”俾格米人的聽覺、視覺和嗅覺十分靈敏,是捕獵 的高手。如果一隻蜜蜂在距離他們10米外飛過,他們能準確地說出蜜蜂的種類和雄雌。俾格米男子擅長打獵,喜歡集體圍捕大象;女人在家采野果,挖樹根 。
俾格米人喜歡鹽,愛吃白蟻。白蟻出洞,預示大雨降臨。每當天氣悶熱,下雨之前,俾格米人就去找出洞的白蟻,一邊捉一邊吃,津津有味。喀麥隆俾格米部落的一位 長老介紹說:“吃白蟻對身體有好處。平時不下雨,我們就用煙把白蟻熏出洞。”俾格米人將採集到的各種野果子搗碎,把汁液與婦女的乳汁混合在一起做化妝品。 因野果種類不同,顏色各異,所以,配製出的化妝品五顏六色。俾格米婦女喜歡濃妝艷抹。她們在臉部繪上幾何圖形,以增加美感,驅妖祛邪,用來表示吉祥美好 。
在盧安達和蒲隆地邊界的尼亞瓦森林的旁邊,有一條名叫“比艾艾”的俾格米人村莊。最近,比艾艾的特瓦族村民們為了堅守數百年的傳統生活方式,而不得不與盧安達政府進行抗爭。由於政府頒布禁令,不準特瓦族人到尼亞瓦森林裡打獵,很多特瓦族人因為被剝奪了謀生方式而陷入貧困,甚至有些人因為感到絕望而酗酒度日。尼亞瓦森林是中非熱帶雨林帶的延伸,裡面居住著大量的黑猩猩和其他猴類。盧安達政府熱切希望在當地發展生態旅遊產業,因此決定設立自然保護區加以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