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分
按 勞動對象的特殊性,有水泥物流、 石油及油品物流、煤炭物流、腐蝕化學物品物流、 危險品物流等;
按數量及形體不同有多品種、少批量、多批次產品 物流,超大、超長型物物流等;
按服務方式及服務水平不同有“ 門到門”的一貫 物流、配送等;
按裝備及技術不同有 貨櫃物流、托盤物流等;
按特殊的領域有 軍事物流、 廢棄物物流等;
按組織方式有加工 物流等。
軍事物流
軍事物流學(Military Logistics),是計畫與執行 軍事部隊的運輸與維護的 藝術與科學。淺顯的說就是軍事行動中的:
物料的研發設計,籌措,倉儲,配送,維護,撤離與處置
人員的運輸,撤離, 醫護
設施的建造,維護,運作與處置
服務的籌措與提供
物流是一門精確的科學。對於物料或服務的種類、 時間、 地點等要求並有數學公式或表格協助求解。因此負責的軍官要並用科學與直覺。他們不但需要專業知識,也要知道軍事行動其他部分的相互關係。
物流系統也可像網際網路般,促進全球化。若要更進一步與世界連繫,就得靠良好的物流管理系統。 物流師即是負責 物流系統管理的專才。 物流的專業領域中,單是硬體設施是不足夠的,最重要的是海、陸、空、火車,即所有運輸線的聯繫(Connectivity),同時也不可忽略貨倉的重要性。
廢棄物流
廢棄物流是指將 經濟活動中失去原有使用價值的物品,根據實際需要進行收集、分類、加工、包裝、搬運、儲存等,並分別送到專門處理場所時所形成的物品實體流動。它僅從環境保護的角度出發,不管對象物有沒有價值或利用價值,而將其妥善處理,以免造成環境污染。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 物資的 消費要求越來越高:既要質量好又要款式新。於是被人們淘汰、丟棄的物資日益增多。這些產生於生產和 消費的過程中的物質,由於變質、損壞,或使用壽命終結而失去了使用價值。它們有生產過程的邊角余料、廢渣廢水以及未能形成合格產品而不具有使用價值的物質;有流通過程產生的廢棄包裝材料;也有在 消費後產生的排泄物:如家庭垃圾、辦公室垃圾等。這些排泄物一部分可回收並再生利用,稱為再生資源,形成 回收物流。另一部分在 循環利用過程中,基本或完全喪失了使用價值,形成無法再利用的最終排泄物利用,即廢物。廢棄物經過處理後,返回自然界,形成 廢棄物流。
發展潛力的物流
回收物流與 廢棄物流不能直接給企業帶來效益,但非常有發展潛力。
相關實例
5.12地震發生以後,在全國擁有強大 物流系統和豐富 供應商資源的家樂福優勢不可替代。而家樂福也即刻利用自己的資源優勢,把自己的系統嵌入到政府的救災體系中,希望把家樂福的 物流系統和龐大的 供應商資源變成一條可以依賴的生命線。
2008年5月13日早8時,家樂福召開緊急會議,組織成立救災危機處理小組,小組由中國區副總裁呂中立負責,成員包括中西部地區成都和重慶的區域經理,採購主管等,每天會商1到2個小時。
2008年5月13日當天,家樂福調集自己的8輛運輸車讓自己的第一批物資——價值22萬的生活必需品運往離成都最近的重災區都江堰市。呂中立親自押送,他說:“ 非典我們在這兒,雪災我們也在這兒,今天我們還會在這兒,因為我們一直說家樂福(中國)是一個中國公司。”
“如果我們的供應出現問題的話,毫無疑問它會給成都的居民帶來恐慌。”呂中立告訴《第一財經周刊》,除了保證成都所有門店生活用品供應充足、正常營業外,政府救援物資的供應也是重中之重,壓倒一切。受災地區有些急需的物資,會與紅十字會進行溝通,由家樂福去尋找合適的 供應商保證物資供應。
家樂福已把能提供的所有商品清單提供給 四川省紅十字會和相關機構,這些機構會在清單中根據災區的需求打勾。
呂中立告訴《第一財經周刊》,家樂福不是對所有的商品在採購上都有優勢,但是正在應對這種變化帶來的挑戰,因為家樂福的 供應商基本上只跟日常生活有關,而災區急缺的消炎藥品、口服消炎藥和 帳篷等物資有時要經過很長 時間才能找到供應商。
“比如我們 供應商以前提供的都是家居用的手套,但是現在救災戰士使用的手套是專業的手套,因此我們就要尋找非供應商商品。而16日,家樂福從四川自貢採購的14000雙專業手套剛剛運到成都,這樣的救災物品家樂福就是通過已有的 供應商資源,再找到專業手套的生產廠家。”呂說。現在成都家樂福救災中使用的普通口罩和部分專業口罩,也是從家樂福的 供應商渠道中找到的。
為了救災物資快速送達災區老百姓的手中,家樂福在中國第一次改變了自己的 物流模式。這個模式從家樂福向都江堰送第一批貨開始就已運轉。
“按照我們的 物流模式,是我們下了 訂單, 供應商把 貨物運到各個門店,然後再由門店進入政府指定捐助 地點。現在已經啟動了另一個系統,並且以這個系統為主來運轉,即我們讓 供應商直接把 貨運到政府指定捐助 地點比如紅十字會,然後供應商再到家樂福簽單這樣一個程式。”